水果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来看吃水果的禁忌
关于吃水果,大家听过不少说法:
空腹不能吃水果,伤胃
饭后不能吃水果,长胖
饭前吃水果,减肥
饭后吃水果,帮助/影响消化
还有「水果和牛奶不能同吃」、「早上金苹果晚上烂苹果」之类的说法。
吃个水果真有那么难吗?今天就来聊聊吃水果的禁忌。
有人说,
水果和牛奶一起吃会产生反应,不利于消化,还会造成营养流失。
如果真这样,喝了几十年咸豆浆的人,他们的胃还好吗?
牛奶中的蛋白质和水果中的有机酸等相遇,发生凝固变性,会产生絮状物。咸豆浆一般是加了醋,同样的原理。
其实,就算不和水果一起吃,牛奶还是会遇到胃酸的啊。
至于会不会影响钙的吸收,首先,水果中的草酸含量并不多;而且,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有机酸等,对钙的吸收还有促进作用。
不建议水果和牛奶一起吃的理由只能是——
打成水果奶昔太好喝了
一不小心就喝多
水果还是自己啃着吃吧。
吃水果和长胖没有直接关系。
水果虽然含糖,但80%以上都是水;同等重量下,水果提供的热量更少。
不管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水果都能增强饱腹感;水果中富含的植物化学物、膳食纤维和其他微量营养素,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等机理,帮助你维持好身材。
水果中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糖,那可比鸡鸭鱼肉好消化多了。
但如果已经吃得很饱了还要来一盘水果,那倒是很可能会让肠胃不舒服呢。
有人说,
水果中的蛋白酶很强大,可以嫩肉,也会分解胃黏膜表面的蛋白质,所以空腹吃水果对胃不好。
菠萝、木瓜、猕猴桃、无花果等水果,确实含有很强的蛋白酶;但健康人的胃酸很强,这些蛋白酶吃到胃里活性已经很低了,不用担心。
现在市面上很多菠萝,本身就是蛋白酶含量低的品种(凤梨就是啦),甜甜的不扎嘴。🔗水果双胞胎
还有人说:
空腹不能吃柿子,会得结石。
的确,水果中的单宁类物质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再与果胶、纤维之类的搅拌在一起,会形成胃柿石。
但只要没有胃酸过多的问题、不吃生柿子,就用不着担心。
总之,对于胃没毛病,消化能力正常的人来说,「空腹」没那么可怕,饭前可以吃水果;除非吃太多,影响了正餐。
其实餐前适当吃点垫垫肚子,既能避免饿到模糊正餐吃太快太多,而且研究发现,这样做对血糖控制也有积极意义。
比如,提前半小时喝一杯无糖豆浆,或者一个猕猴桃,跟同事分一根香蕉。
总之,如果没有胃肠疾病,也没有血糖困扰,什么时候吃、吃什么水果都是可以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吃水果可以百无禁忌。
比如猕猴桃、火龙果、草莓等带籽的水果,通便能力强;平常吃没事,但拉肚子的时候还是不吃为好。
有些水果,并不适合所有人。
比如水果过敏。过敏的症状有轻有重,如果确定自己对某种水果过敏,就不要拿健康和生命冒险了。
再比如杨桃。杨桃含「杨桃毒素」,正常人肾脏功能良好,可以通过尿液排出;肾功能不好的人,无法将这种毒素及时排出,就会导致中毒。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吃杨桃时也务必留意自己的肾功能。
另外特别要当心的,是某些药物和某些水果之间的相互作用。
木瓜、芒果中含一些物质,会增强抗凝血药物华法林的药效。
如果正在服用叫做××他汀、××地平的药物,不要吃西柚或者喝西柚汁。一些抗癌药物、治疗焦虑症的药物也会与西柚发生反应。
吃水果,并没有普遍适用的「黄金时间」;不同水果成分特性不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也不一样。
人云亦云,自缚手脚,就不太明智了
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说,为了获得吃水果的好处,强调吃适当数量的水果,比强调吃水果的时间更重要。
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说,
中国人如果能多吃点水果,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可以减少50万。
去年(2019年)发布的一项研究也显示
在人口最多的20个国家中,中国吃水果少的问题最突出,其导致的绝对心血管病死亡人数最多,约有54万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大家每天吃200-350g新鲜水果,但调查显示,中国人均水果摄入量不到50g。
你,达标了吗?
很多人抱怨水果贵,请各位生活小达人分享:如何买到便宜又好吃的水果吧~
参考资料[1]Satya P. Sharma, Hea J. Chung, Hyeon J. Kim et al. Paradoxical Effects of Fruit on Obesity. Nutrients. 2016 Oct; 8(10): 633.[2]https://www.docwirenews.com/docwire-pick/fruit-vegetable-consumption-cardiovascular-deaths/[3]Du Huaidong et al. Fresh Fruit Consumption and Maj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ENJM. 2016.
编辑 | 山楂
设计 | 柚子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以上信息仅为科普,不应视为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