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 | 探究中华礼乐传统:从周公到孔子
近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主办的“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第二讲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公开课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担任主讲嘉宾,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礼乐传统:从周公到孔子》。在讲座中,杨朝明以孔子“梦周公”为引,介绍了周公的特殊身份和人生历程,概述了周公辅国安邦、创立典制、制礼作乐的历史功绩,总结了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对从周公到孔子时期中华礼乐传统的发展演进历程作了独到的解读。
讲座中,杨朝明首先阐明了周公是中华礼乐文明的奠基人。周公奠定了中华礼乐传统,也塑造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基础。他以孔子“梦周公”为引,指出孔子一生推崇周公,把“为东周”作为人生追求。孔子之所以在晚年发出“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的感慨,是孔子对当时“道”之不行的隐喻性表白。
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孔子为修齐礼乐,“缀周之礼”,对周代之礼进行总结、整理与恢复。杨朝明谈到,孔子认为周代之礼损益于夏商两代而来,既要学习周礼,也要了解夏商之礼,当孔子到夏商祖先所在的杞国和宋国学习礼时,发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于是总结出周礼是文明的高峰。
杨朝明认为,“礼”为中华文明的内核,“礼”的形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变化,而“礼”的精髓却一脉相承。周公与“前儒学时代”对中国传统礼乐文明和孔子儒家学说有着至深至切的影响。
殷周变革之初,周公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辅佐武王取得天下,又辅佐成王巩固天下。《尚书大传》中概括了周公一生的功绩:“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营建洛邑,分封诸侯,制礼作乐,目的在于稳定周初的政治体制,维护周朝的长治久安。近代史学家夏曾佑曾指出“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杨朝明结合历史文献,从三个层面具体概述了周公的历史功绩。其一,西周建立之初,立足未稳,周公平定叛乱,统一东方,确立其军事霸主地位,巩固了周王朝政权统治。其二,成王七年,周公归政,在政治上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血缘为纽带的制度,将政治和伦理结合在一起,是把国家和家族融为一体,形成“国家同构,忠孝同义”的政权文化。其三,周公“制礼作乐”,摆脱了礼乐中的原始宗教成分,使礼乐成为人们在社会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章,并逐渐演进为一种人文文化。
杨朝明认为,周公拥有超凡的胆识和卓越的见识,虽然他无天子之位,但却具备天子之德。成王八年,伯禽受封鲁国。周王室赏赐大量典籍文献,特许鲁国享有天子礼乐之制。伯禽亲聆父教,秉承周公确立的典章制度和礼乐文明,变俗革礼,使鲁国展现出一种新的文化面貌,对中华文明礼乐传统的奠基起到巨大作用。
孔子思想的产生与鲁国礼乐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鲁国传承天子之礼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尚,为孔子学说及儒家思想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杨朝明认为虽然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但是周代的典籍尚在,孔子尚能看到诸多周初历史,使他有条件了解、效法“周政”。在他看来,《论语》记载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这里的“太庙”,即鲁周公庙,又称文宪王庙,是鲁国讲习礼乐的重要场所。“每事问”是指孔子对于不懂的礼制和礼仪,以求真务实、虚心好学的态度去求教于人。同时,孔子还曾到洛邑实地考察学习,游历了重要政治文化场所,表现出对西周礼乐制度的向往之情。他非常仰慕周公,经常引用周公名言,对周公的赞美常常溢于言表。
杨朝明指出,孔子非常熟悉周公事迹和“周公之制”,将“周公之典”作为后世行事的法度。周公被后世尊为“元圣”,他的“明德”“保民”“勤政”“尚贤”“慎罚”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孔子“德治”思想的资源,亦是儒家学说的基础。周公治国所提出的“顺天得时”“务在审时”思想,为儒家学说主张的“与时偕行”提供了理论来源。受周公品行影响,孔子对于为政治国之人的德行和榜样作用十分看重。
礼乐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蕴含的德治、仁政、修身、仁爱等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讲座尾声,杨朝明强调了礼乐传统的精神传承和时代价值。他认为鲁国的礼乐传统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孔子儒学的诞生,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杨朝明表示,儒家学说与周公思想有着直接联系。在他看来,孔子以其礼乐之学传授生徒,开私家讲学之风,创立儒家学说,实际上就是继承了周公的礼乐传统。孔子去世后,孔子之徒散游诸侯,阐发礼的意义,使得儒家之学影响渐广。他认为,儒家对礼的阐发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并以儒家重视“成人”礼仪为例,指出礼乐对于“成人”的教化作用,不仅在于掌握某种技能或培养某方面素质,更注重发挥其在塑造“成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功能。这对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培养以及人生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只有认真研究礼乐传统文化,借鉴其合理成分,才能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杨朝明的讲座围绕周公、孔子与中华礼乐传统展开探究,深入阐述了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华文明的重大贡献、礼乐传统的当代价值以及独特魅力,也为了解并研究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