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2018年财报:全年收入超过800亿美元!Stelara销售额突破50亿美元

1月22日,强生公布2018年业绩,全年实现总收入815.82亿美元,相比2017年增长6.7%。研发总投入107.75亿美元,占收入比重为13.2%,相比2017年增长1.7%。

从收入的地域分布上看,亚太和非洲地区是强生2018年业绩增长最快的地方,增幅有10.5%,其次是欧洲9.5%。

从收入的业务构成上看,制药业务板块贡献收入407.3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仍是强生保持业绩增长的最大动力;消费者保健产品和医疗器械业务板块的收入分别为138.53亿美元(1.8%)和269.94亿美元(1.5%)。

对部分产品的表现做一简单介绍:

  • Stelara(乌司奴单抗)是银屑病的经典标准用药,受益于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的整体快速扩容,特别是对克罗恩病患者覆盖范围的扩大,Stelara在2018年首次突破50亿美元,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很好弥补了Remicade遭遇生物类似物竞争以及提高折扣/退款补偿下的市场萎缩。与此同时,强生为了对抗IL-17A系列产品所推出的Tremfya(guselkumab)也交出靓丽成绩单,2018年贡献5.44亿美元收入(见:强生guselkumab暴力入场,银屑病市场竞争升级)。

  • Darzalex(达雷木单抗) 是首个获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单抗药物(anti-CD38),最初2015年底上市时是作为四线药物使用,此后两年又陆续扩大到二线用药和三线用药,上市2年后便成为年销售额12亿美元的重磅炸弹。2018年5月7日,daratumumab被FDA批准联合硼替佐米、美法仑、泼尼松作为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疗法。随着Darzalex在日本、拉丁美洲地区的市场渗透,适用人群进一步扩大。2018年的销售收入站上20亿美元,增长后劲十足。

    2018年10月19日,强生在中国向NMPA递交了达雷木单抗的上市申请,被纳入优先审评,预计2019Q3获批(见:2019年,这17个重磅新药将在中国上市)。

    就在1月22日,杨森公司还向FDA提交了新的补充申请,申请daratumumab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用于一线治疗不合适高强度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期望继续扩大daratumumab的适用人群。

  • 强生拥有Imbruvica(伊布替尼)在美国以外市场的开发权利,并于2017/8/30成功拿到Imbruvica在中国的上市资格,用于二线治疗CLL/SLL/MCL等B细胞淋巴瘤。广泛的适应症和不断扩大的使用国家范围支持了Imbruvica较高的增速,2018年强生从Imbruvica身上获得26.15亿美元的收入。

  • Zytiga(阿比特龙)由于在美国遭遇仿制药和恩杂鲁胺的竞争,之前两年的业绩基本处于滞涨状态,但是2018年却在欧洲市场迎来了大爆发,全年增长39.6%,接近35亿美元。强生在阿比特龙基础上推出了第二代高选择性雄激素受体拮抗剂Erleada (apalutamide) ,在2018年2月被FDA批准上市,是首个凭借无转移生存期(metastasis-free survival,MFS)的临床终点获批上市的肿瘤新药。不过Erleada的业绩未在今年财报中披露。

  • Xarelto(利伐沙班)被阿哌沙班压制,不得不提高折扣和退款补偿以维持市场份额,在2017年业绩增幅降低到10%以后,2018年业绩并没有好转,小幅降低0.9%。

  • Invokana/Invokamet遭遇的市场压力与Xarelto类似,由于不良反应的不利影响,在与其他SGLT-2抑制剂竞争中不得不依靠提高折扣、增加医疗护理退款补偿等手段,2018年业绩继续缩水。不过在2018Q4,FDA批准了卡格列净新适应症,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

  • Opsumit(马西替坦)、Tracleer(波生坦)等肺动脉高压药物在被强生收购后,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特别是2017年10月,马西替坦在中国也获得批准上市,为中国这一罕见病群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2018年Opsumit几乎实现了翻倍增长,站上20亿美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