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缓解结肠炎!浙江省农科院发现桑黄药用新价值
近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天然药用资源研究团队在多聚糖科学领域TOP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 》(2020年影响因子IF=9.381)发表了题为“桑黄分支多糖的化学结构及抗炎活性”的论文。蚕桑与茶叶研究所天然药用资源研究室孙雨晴博士为第一作者,李有贵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 野生桑黄(图片自网络)
桑黄是一种寄生于桑树等阔叶树上的珍稀药用真菌,具有抗肿瘤、抗炎、调节免疫力等药用功效,其重要的活性成分是多糖。该研究通过水提醇沉、透析膜截留、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柱纯化等方法,分离纯化获得均一多糖组分SHPS-1,经单糖组分测定、甲基化测定、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解析了该多糖的结构,结果显示该多糖分子量为46kDa,结构中富含→3)-β-D-Glcp-(1→和→6)-α-D-Galp-(1→连接并含有多支链。
药理学研究表明,SHPS-1体外可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中STAT1蛋白磷酸化、提高甘露糖受体CD206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体内试验进一步证实,SHPS-1对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显著的缓解作用,为桑黄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该研究得到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省农科院学科建设专项等经费的资助。
| 图1. SHPS-1多糖的核磁共振图谱及推断结构
| 图2. SHPS-1体外可降低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中STAT1蛋白磷酸化、提高甘露糖受体CD206表达,体内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天然药用资源研究团队
天然药用资源研究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桑叶DNJ降血糖作用新靶点(肝脏葡萄糖激酶GK),揭示了DNJ-多糖复合物协同增效治疗糖尿病小鼠综合症、DNJ性别特异性调控雌性小鼠肠道菌群发挥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
近三年来,学科团队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mSystem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9篇,研究成果为加速桑资源由“传统衣用”向“健康食用”转型升级提供了科学依据。
桑黄是一类大型药用真菌,子实体多年生,无菌柄,外形呈蹄形或半球形,颜色金黄、黄褐色或咖啡色,以附生在桑树上的最为珍贵。桑黄在历代著名药书典籍中均有详细的功效描述与使用记载,是历代名医名方中从未断层的一味好药材,因此享有“森林黄金”的美誉。
中医对桑黄的功效描述
桑黄在《神农本草经》、《药性论》《本草纲目》、《本经逢原》、《证类本草》、《唐本草》、《广菌谱》、《纂要奇方》等多部古籍 经典医书中均有记载。现代中医典籍《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也有桑黄的相关记载。其功效主要有: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主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淋病和崩漏带下:指的是妇科的疾病,如经期大量出血、小便涩痛而夹血、白带的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发生异常。
软坚散结:指的是结节或肿瘤形成后,聚集成块,桑黄能使之先软化,之后逐渐消散。
症瘕积聚:指的是腹腔内聚有结块,胀满、痛者,称为“症瘕”,也就是肿瘤。病因是脏腑不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气聚为症,血结为瘕,以气滞、血瘀、痰湿及毒热为多见。
积聚是由于体虚腹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以及其它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以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为基本病机,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桑黄既治疗血症引起的肿块,也治疗气症为主的肿块。
癖饮:指的是腹腔有水,肝部腹水,常见于肿瘤晚期、肝炎病的患者较多;体内水多,水气停聚两胁或腹部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
脾虚泄泻:由脾气虚,或病后过服寒凉,或饮食失节,或劳倦伤脾,导致排便次数增多,稀溏。
西医对桑黄作用的研究
日本是桑黄药用研究最早的国家。1968 年,日本东京都大学医学博士久乡晴彦联合日本国立肿瘤研究中心化疗部,经实验发现桑黄对肿瘤的抑制率达 96.7%;并于 1986 年将桑黄列入肿瘤治疗临床处方药物。
韩国是后起之秀。1984 年起,韩国全面致力于桑黄的研究与开发;1992 年桑黄进入韩国 G7 国家研究计划;1993 年获韩国卫生部批准将桑黄列入肿瘤治疗临床处方药物。
美国也紧随其后。从2011 年开始,美国从日本进口桑黄用做临床研究,并在一些晚期癌症治疗中做药物替代疗法的研究。
就在2019年的4月,基于中国桑黄的(ITS)核酸序列新型抗癌药物-拉罗替尼,正式在美国上市,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款与肿瘤类型无关的“广谱”抗癌药,对于肿瘤无法切除,或已经转移的晚期患者有效率高达75%,这无疑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又一伟大创举和传奇!
中国对桑黄的研究从 1997 年才开始有论文陆续发布,研究范围涉及微生物学、中药学、化学工程及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多方面学科,在《食用菌》、《中草药》、《中药药理与临床》《中华中医药学刊》等相关期刊杂志发表。
桑黄的临床数据
经过了50余年的国内外现代研究表明,桑黄是通过提升人体抑制肿瘤的四大免疫细胞活性,来达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1、提升破坏病原性微生物和病毒的T细胞3倍;
2、提升产生病毒抗体的B细胞129倍;
3、提升直接消灭吞噬病毒和病原性微生物的巨噬细胞3-5倍;
4、提升识别病毒和癌细胞并向其攻击的自然杀伤NK细胞2倍。
桑黄的核心价值
1、抗肿瘤作用
1)防癌变:阻止溃疡、息肉、结节、良性肿瘤等恶变为癌症;
2)防突变:强化免疫力,诱导癌细胞自行死亡;
3)防转移: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
4)防复发:避免癌症的复发;
5)止疼痛:缓解癌症患者特有的疼痛,食欲不振,疲劳倦怠等症状;
6)减轻副作用: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副作用。
2、免疫调节作用
桑黄不仅可以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如促进树突状细胞成熟、分化及抗原呈递功能,增强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还可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如促进B、T-淋巴细胞增殖及抗体、细胞因子产生等。抑制免疫病理反应。
3、降血压、调血脂的作用
桑黄可降血压,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抗氧化应激诱导的炎症损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4、保肝护肝作用
桑黄可抗肝纤维化,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等,对肝损害起保护作用;
5、抑制尿酸生成作用
桑黄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抑制尿酸生成,避免因尿酸盐微结晶沉积于关节而引起局部粒细胞浸润及炎症反应的发生,达到抑制痛风发作的目的。
随着桑黄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桑黄具有防癌抗癌、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治癌药剂中有效率最高的一种药用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