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经验』重用生地黄治脂溢性皮炎验案

覃某,女,39岁,2014年11月22日初诊。因面部反复出现红斑、黄色鳞屑2年,加重2个月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颊部大片淡红斑,在红斑基础上被覆油腻性鳞屑,伴瘙痒,于多个三甲医院行口服抗组胺药、增强免疫药及中药治疗,未见缓解,近两个月皮疹加重。刻下症见:鼻翼、鼻唇沟及面颊部见大片界限清楚的潮红斑,油腻性鳞屑、黄痂,炽热、瘙痒剧烈,口渴,心烦易怒,纳可,失眠,小便调,大便秘结、臭秽,三五日一行。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面油风。

中医辨证:三焦火盛,湿热内蕴证。治法:清热利湿。处方:荆芥连翘汤加减。

方药:生地黄60克,黄连5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栀子12克,连翘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赤芍30克,桔梗10克,白芷5克,薄荷3克,柴胡10克,薏苡仁30克,炒枳壳10克,紫草10克。3剂,制成中药配方颗粒,水冲服。

二诊:服上方后未见新发皮疹,面颊部炽热瘙痒症状减轻,潮红斑变淡,鳞屑稍消退,口渴稍改善,大便两日一次,生地黄增至80克;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数,黄柏减至8克,黄芩减至8克,大黄减至8克,栀子减至8克;续前方3剂,水冲服。

三诊:诸症悉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守上方,生地黄减至60克,黄连减至3克,黄柏减至5克,黄芩减至5克,熟大黄减至5克,栀子减至5克,续服7剂。

嘱其节制饮食,后随诊2个月,未见复发。

按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面油风”。清·邹岳《外科真诠》曰:“面游风生于面上,初起面目浮肿,痒若虫行,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次后极痒抓破,热湿盛者流黄水,风燥盛者流血,痛楚难堪,由于平素血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阳明胃经湿热,受风而成。”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欧柏生教授认为湿热久蕴,薰灼肌肤,重用生地黄,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口渴,大便干,脉滑数,故重用生地滋阴而不敛邪,以养代清。湿热阻遏气机,致使升降失调,宜辛开苦泄,用枳壳、桔梗辛以开湿郁,黄连、黄芩、黄柏苦以泄三焦实热;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引湿热从小便而去;湿热郁积,化燥积滞于阳明大肠,大便秘结,用大黄釜底抽薪,荡涤肠腑有形实热之邪,使湿热从大便排出体外。气机郁滞,则肝气失于疏泄,必气郁化火,予柴胡、枳壳疏理肝气,桅子、黄芩泻肝散热。湿热毒邪化火蕴结面部,以连翘、薄荷清头面郁热。用薏苡仁健脾渗湿,以防热去湿恋。病久必瘀,用赤芍、紫草凉血活血祛瘀;脱屑多加当归、白芍、川芎补血活血,同时防止热邪耗血之余。诸药合用,流通气血郁火,方证相合,药达病所,而收良效。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

  • 脂肪瘤--中医治痰核(脂肪瘤)药方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1 - 中医治痰核(脂肪瘤)药方 李风军教授 中医叫的痰核是什么? 皮肤内有结节--痰核(脂肪瘤).整个人稍微胖,舌苔白,舌边有齿 ...

  • 张志礼中医皮肤科。常用方剂

    常用方剂 疏风除湿止痒类(10方) 麻黄方 [组成]  麻黄3g,杏仁4.5g,干姜皮3g,浮萍3g,白鲜皮15g,陈皮9g,牡丹皮9g,白僵蚕9g,丹参15g. [功用]  祛风散寒,活血止痒. [ ...

  • 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龙胆泻肝汤医案三则

    龙胆泻肝汤为<医方集解>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 笔者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收效良好,龙胆泻肝汤的功效与作用介绍如下: 1 阴道炎   ...

  • 每日医方——黄连解毒汤

    医药小飞2021-05-15 09:32:11 [组成] 黄连.栀子各9g,黄芩.黄柏各6g [功用] 泻火解毒 [主治] 三焦火毒热盛证.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 ...

  •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药治疗

    今天 口疮 是传统中医病名,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淡黄色或灰白色的溃烂,伴有灼热疼痛,病程呈反复发作的疾病.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之首位. 该病病因及发 ...

  • 方剂笔记 第29方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 --<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 黄连三两 黄芩 黄柏各二两 栀子十四枚 口诀:1.三皇之子.2.百子练琴. (黄柏.栀子.黄连.黄芩) [用 ...

  • 『名医经验』益气升阳治子肿验案

    何某,女,26岁.患者主诉妊娠7月余,双下肢浮肿1月余.长期办公室工作,近1月来双下肢浮肿,皮肤光亮,按之凹陷,曾查B超:胎儿发育正常,血压140/88mmHg,尿检正常,在当地医院予中药五皮饮.猪苓 ...

  • 『名医经验』重用熟地治泻挽脱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金亮 2005年夏秋之交,一天中午,家父诊室有青年男子挽扶一60余岁老妇求诊.主诉腹泻不止已3日,日达20余次.泻下水样,已呈脱水之势.经服药多种中西药物,但泻下未停.急以 ...

  • 『名医经验』王道坤治贫血发热案

    患者安某某,男,55岁.2011年3月28日初诊.患者弓背而行,面色萎黄,眼睑.爪甲及牙龈苍白,衣着厚重.舌淡苔黄腻,舌下脉络(+).患者自诉近一月来,时常发热,体温最高达41℃.遂至甘肃中医学院附属 ...

  • 『名医经验』李寿庆应用赞育丹验案

    李寿庆主任医师系鄂尔多斯市名中医,临床推崇张仲景.叶天士.张景岳,学思结合,精益求精:临证寻求古训,求索真谛.笔者兹介绍其采用温阳补肾法,方用赞育丹加减治疗验案二则,供同道参阅思析. 病案一:心动过缓 ...

  • 『名医经验』李寿庆应用小续命汤验案

    李寿庆主任医师,五世业医,从事中医临床30余载.崇尚仲景学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内科疑难杂症.兹介绍临床应用小续命汤验案两则,供同道交流参阅. 小续命汤出自<备急千金药方> ...

  • 『名医经验』寒凝血瘀腹疼验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初诊. 患者3天前正值月经来潮,吃冰糕两块.食后少腹不适,继而少腹疼痛下坠,月经量减少呈红黃色,腹痛加重波及满腹,以下腹疼痛为重,不矢气,大便正常,因腹痛不能伸腰,伸腰则痛甚.刻诊: ...

  • 『名医经验』血府逐瘀汤枢转少阳验案选

    关于血府逐瘀汤一方的疗效及从运气学说"开阖枢"理论阐发其方解的论述已见诸报端.大量临床实例证实,该方确为少阳.少阴"转枢"良方.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 ...

  • 『名医经验』段海辰临床验案赏析

    段海辰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40余年,辨证认真,论治灵活,医德高尚,患者盈门,擅长变通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 ...

  • 『名医经验』“利小便实大便”验案举隅

    "利小便实大便"是中医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方法,即通过疏利小便而使大便成形的方法,又叫"开支河"或"分消走泄".其理论来源于张仲景<伤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