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文字缔结的情缘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散文福地杂志(纸刊)的选稿基地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文字缔结的情缘
天津 徐桂兰
认识王友明老师,缘于2016年7月初的那次全国散文作家石家庄笔会。笔会之后,我们互加了微信,征得同意后,把他拉入“散文福地”文学群。后来,我又向《散文福地》杂志主编张宝树老师推荐,让他担任了顾问。他不辱使命,即刻组稿“临汾作家专栏”,对刊物鼎力相助,使福地瑞气萦绕。
自此,我格外关注起王友明老师的散文作品来,是文字让我们缔结下深挚的文友情缘。说句心里话,我很欣赏王友明老师的散文作品,更敬慕他重情重义的品性,他的率真性格非常自然地弥漫在散文作品中。
从2016年7月到现在,王友明老师发在朋友圈里的所有散文作品,我是必看的。他写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的散文作品,在所发表散文作品数量中占很大的比重。他对父母和岳父母的思之切、爱之深,让人泪奔!他对老首长的敬重、对战友的盛情,催人泪下!她对老伴的情和爱,深沉如海,坚如磐石,令人钦佩!我清楚地记得,著名散文家张宝树老师,在《乡情如酒》一文中的留言,是这样写的:“把乡情写得酣畅淋漓,情真意切,不但醉了作家自己,而且把我们读者也灌醉了,好文!好酒!乡情如酒!”据我所知,多年来,张宝树老师可是惜墨如金,极少为别人的文章点赞留言啊!
阅读王友明老师的散文作品,我尤其敬慕他的正义感。他从不趋炎附势,是位正人君子。鼠年初春,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候,有的文人昧着良心信口雌黄。他却相继发表了《作家要发好声音》《做一个有道德、有品位的文人》《责任与使命》等散文作品,发出了铿锵有力的正义之声。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位有道德、有品位的文人呢?那期间,他还写了《战“疫”中你们最美》《一枝一叶总关情》《直把白衣作“战袍”》《一份合格的答卷》《英雄的眼泪》《最后的撤离》等25篇散文、诗歌作品,鼓舞士气,凝聚人心,传播正能量、讴歌真英雄。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王友明老师散文作品的主旨。我们需要正能量,给自己充满正能量,给社会传递正能量。他的纪实散文《永恒的丰碑》,展示了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吕玉兰的时代风采,在第二届“苏门山杯”全国大赛征文中,获得唯一的一等奖;他的游记散文作品《李大钊,不朽的灵魂》,凸显了这位革命先驱的光辉形象,刊发于《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被封面重点推荐。这类有时不被现代作家看好的题材,他却写出来,发表出去,纯粹的正能量,意义非比寻常。
令我敬慕的,还有王友明老师的勤奋和进取精神。已经有名气的他,完全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安享天伦之乐了。可年近古稀的他,依然笔耕不辍,著述颇丰。除了以前出版的10本专著外,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以来,他在各种报刊、微刊上,发表散文作品近500篇,有18篇散文作品收入各种选本。由此说,他是高产作家绝无炒作之嫌。
前不久,我认真拜读了王友明老师的散文作品《诚赠一叶秋》。看第一遍时,心潮澎湃,感叹他对《散文福地》刊物的关注、认可和支持;看第二遍时,脸就开始发烧了。他用一大段文字,写了我们的文字交往。那溢美之词,让我顿觉心里不安,也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我何德何能,让其耗费笔墨赠予我?此时,我又想起他在2016年10月,发表在《散文福地》微刊的《别样的关爱》,那是特意写给我的,全文3198个字。当时,我既感动又不安。这次,我又有了同样的感觉。感动与不安之余,一种崇敬之情涌上心头。
闲暇之时,只要阅读完王友明老师的散文作品,我必定留言,且字数较多。这既是有感而发,又是为加深对他写作风格、遣词造句的理解,进而达到“偷艺”的目的。当然,他对我的作品也是悉数留言点评,给文章增光添色,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厚爱,令我感激不尽,终生难忘。
以前,一位有名气的老师曾经问我:“对王友明的文章,你怎么那么偏爱?”我一笑了之。现在,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墨子说“尚贤为政之本”。我认为,见贤思齐也是为人之本,何况古训还有“近朱者赤”一说。故而,我把他尊为良师益友,钟情于他的作品也就顺理成章了。
王友明老师的孝道,同样令我敬慕。他不仅能为国尽忠,也对老人尽了孝。《一把小木椅》《哭母亲》《为父亲洗脚》《陪伴》《常回家看看》等多篇作品中,其拳拳孝子之心跃然纸上。为父亲洗脚,为母亲洗头,用手为母亲抠大便,为岳母洗涤沾了大便的衣裤等细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人人都有父母,但这些事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好的。特别是在陪伴岳母的岁月里,他带老人去北京看天安门,参观人民大会堂,游览故宫;他用电动三轮车拉着岳母去县城的浴池洗澡,给已经糊涂的岳母喂食喂水;在老人病重的日子里,他更是一直守护在身边,直到老人驾鹤西归。就是亲生儿子,也仅此而已吧!
王友明老师的文字表达,是我所钟爱的。他写的情感散文作品,像是一颗催泪弹,令我泪流不止;他写的游记散文作品,能让我陶醉其中,心醉神迷;他写的热点散文作品,能引起我的共鸣,与他一道鼓与呼。以小见大,点石成金,让读者在似乎狭小的空间领略天地寥廓之美,是他笔头的硬功夫。我认为,他的文字细腻而又不失恢弘,飘逸而又不空泛,这是要见真功夫的。他在《聆听花瓣折碎的声音》一文中写到:“地上,一层落花如雪;枝头,千枝万枝依然如雪。地上的白色与枝头的白色浑然一体,俨然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尘世上,哪一种花的鲜艳,能比得上如雪梨花的晶莹?如雪梨花的纯洁?如雪梨花的静谧?”他在《想起那棵老枣树》一文中写道:“静静地躺在小院的西墙根,我的心一阵绞痛,顿感小院的天空也仿佛坍塌了,一切都变得空荡荡了,一股悲凉之情袭上心头。我蹲在地上,把脸紧紧地贴在老枣树粗糙的躯干上……”此情此景,就是铁石心肠,也会在胸中涌起一股热浪……
大家对王友明老师的作品多有了解,可他改名的事儿,知之者就不会太多了。刚上学时,父亲给他起的名字是“王有名”,期待他出人头地,名气大振。可他在当兵入伍登记表上,却自作主张地改成了“王友明”,他明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他看重的是友情而不是名气。“无心插柳柳成荫”,他不管是职业生涯,还是业余文学创作,真的就应了父亲的愿望——有了名气。他的散文作品,获得过不少全国奖项,令我既羡慕又敬佩。其中《永恒的母爱》获得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中国散文年会“中国百篇散文奖”,荣登中国散文排行榜,位列第16名;《黄河吟四章》获得中国作家创作年会交流评比一等奖,中国散文学会“第二届中国散文精英奖”一等奖、第四届中国散文精英奖“卓越成就奖”;《父亲是座山》获得中国作家金秋笔会一等奖;《父亲的双拐》获得中国散文学会“当代最佳散文创作奖”、《散文选刊》“首届全国情感散文大赛”亲情类一等奖、临汾市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奖项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多家国家和省市报刊、电台电视台,专题宣传报道过他的文学创作事迹。可他并不为名气所骄所扰,而是遵循自己确认的宗旨:“只管攀登莫问高”,“随心,悠然;随性,淡然;随缘,怡然;随意,超然。”他的如此心胸,如此境界,焉能不被别人所敬、所学!
感谢王友明老师的坦诚,敞开朋友圈大门,让我对他近年来在朋友圈里转发的散文作品,又欣赏、拜读一遍,受益匪浅啊!
在我人生的最后这段行程,能够结交上王友明老师这位良师益友,得以向他学做人、学作文,是很幸运的。
作者简介:
徐桂兰(笔名怀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散文福地》杂志编辑。出版有散文专集《心灵放歌》(团结出版社)。曾有通讯、散文、诗歌、小说发于《吉林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农民报》《中老年时报》《东方散文》《永恒的飘扬》(天津社科院出版社)等报刊或出版物。散文《璀璨的街灯》获天津建卫600周年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二等奖,散文《女人是五味瓶》获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优秀奖。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陈彩洁
编校:紫 月
制作:陈彩洁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散文福地杂志邮箱:swfd2010@126.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