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酱当体”书法,9个字拍出253万,咋被喷为江湖体?
李可染
李可染是近现代国画大家,其绘画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与时代特征,比如他的《万山红遍》,满目红山,然人震撼,近年在拍卖会上创出了过亿的佳绩。在国画创作之外,李可染还擅长书法,尤其喜爱魏碑。与他的国画作品一样,他的书法也一样能够入古出新。
嘉德拍卖李可染作品
在今年嘉德拍卖上,李可染的一件书法作品拍到了253万元,这件作品创作于1989年,主体部分仅仅9个大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众所周知,李可染于1989年去世,这件作品写于其去世几个月前,算得上是其晚年的力作了。
对于这样一件作品,很多网友却并不买账,甚至有人说是“江湖体”。其实,李可染的书法功底是很深厚的,不仅在幼年时有着扎实的功底,而且在其成为名画家后,仍然很看重书法的练习,并且他的书法取法都来自于古代经典,与“江湖体”有着本质的区别。
李可染书法
透过这件作品来看,李可染的书法厚重、深沉,笔力劲健,有苍茫的气象。李可染曾称自己的书法为“酱当体”, “酱当体”来自于就是后酱园招牌上工匠制作的大字招牌,这些字大多笔画平直粗重,缺少书写的韵味及结字的变化,显得比较呆板。
这是李可染自己的戏言,但其中能够看出他的书法是以平实直接为追求的。李可染的书法崇尚丰厚,他曾说:“字体消瘦容易……丰厚比瘦削好,传世多颜字是有道理的,颜字有庙堂之气。
李可染的画案
他的书法显然不是简单的形同“墨猪”般的丰厚,其线条中的律动与节奏,结字的圆浑与开张,营造出宽博大气的书法意境。与匠气十足的招牌字相比,李可染所谓的“酱当体”书法,一个是无审美意识的实用之作,一个是带有艺术家创造性的审美之作,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李可染的绘画作品,到了晚年才开始有了老辣的意境。其实他的书法与他的绘画的成熟路径是一致的,直到他去世前的十余年间,才确立自己的风格。李可染早年的书法,更多的是追求赵子昂流美一路的书风;到了晚年,他抛弃了对于字形结构美的追求,转而追寻更深、更厚的书风。
李可染书法
从追求形美到追求内美,李可染的书法的新升华不可避免地增加了“丑”的成分。而这种“丑”并不是简单的丑书,而是突出了“拙”的趣味。书法之美有多种多样,二王书法是一种文雅之美,唐楷是一种规矩之美,王铎、傅山的书法是一种壮阔之美,李可染的书法是一种类似于《好太王碑》那样的生拙之美。
李可染的身份,首先是一位画家,其次才是书法家。对于书法的功用,他首先考虑的也是为绘画提供补充。这种补充分为两方面,一是以书法的线条提高绘画的质量;二是题画文字更加契合画面。“书画同源”是自古以来的永恒命题,李可染的书法与他的绘画就是相互生发、相互补充的具体实例。
李可染书法
作为画家的书法,以画意加入书法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李可染也没能逃出这一定律。更多的绘画构图意识加入书法,会使书法带有更多的“做作”的痕迹,这多少影响了李可染书法向更高境界发展的可能。对于李可染来说,这虽难以避免,但多少带些遗憾。
李可染书法
近些年,李可染一直是被拍场十分看好的艺术家,其国画作品屡次拍出高价就是市场对他的认可。相比其国画作品,他的书法仍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对于一些网友认为他的书法是“江湖体”的看法,只能说网友的眼光还没能看懂这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