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的北大门——丛山关
徽州的北大门——丛山关
耿培炳
绩溪之北的丛山关是黄山山脉与天目山山脉的结合部,古有“岩邑”之谓,为“宣徽之脊”“徽宁要冲”。这里离县城三十华里,地形高耸,群峰夹峙,地势险要,过去是一个行旅往来的小驿站。从前在这里构筑了关寨、瞭楼、旱关城、水关城,这座关口就叫“丛山关”。
清朝时候,关以北属宁国府管辖,关南属徽州府管辖,也就是绩溪县与宁国县分界的地方。后来由于芜屯公路和皖赣铁路贯穿其间,把横跨山麓、雄踞岭头的关隘拆除了。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下了南京后,乘势进攻徽州。当时弃官在籍的休宁人金声(正希)和他的门生歙县人江天一,号召徽州民众奋起抗清。他们认为绩溪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由宁国进入徽州的咽喉要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他们提出:保卫徽州就必须要保卫绩溪,应当驻重兵把守,因此就在这里构筑关隘,金声亲自驻守在那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同时,分头派兵扼守徽州周围的六岭,抵抗清兵的进攻。
当时皖南各地纷纷响应:如后复社领袖之一的池州人吴应箕、宁国的邱祖德、宣城的麻三衡、吴汉超、广德的吴源等义军,声势浩大,建立了许多据点。全都与金声互通声气。绩溪邑人舒应澄组建县团练以自卫,仁里人耿社旺被荐为团练头目。及夏,在金声、江天一麾下镇守丛山关,与清兵发生大小战斗十三次。
抗清义军士气高昂,作战非常勇敢,相邻的旌德县、宁国县都已经收复。但是,由于清兵源源而来,合力围攻,各地义军粮食缺乏,彼此孤立无援,导致徽州外围各个据点相继失守。
金声率部坚守,孤立应战,在丛山关坚持了三个月之久,双方在这里不断展开拉锯战。白天,不断传来喊杀声;入夜,关隘上下,到处是时明时灭的松明火把。清兵始终不能攻取。
后来清总兵张天禄由龙丛源、新岭方向偷偷攻陷绩溪县城,县令投降。因明御史黄澍投降清军,采用欺骗诡计,伪称义军来援,金声不知有诈,丛山关遂告失守。金声被擒,与江天一等一同被押解到南京,洪承畴亲自出面劝降,二人厉声斥责,英勇不屈,慷慨就义。
耿社旺逃脱后,为防清兵赶尽杀绝,遂带着仁里该支耿氏族人溯登源河而上,迁移到离仁里20多公里的成功山脚下耿家庄(后改名鱼龙川、简称鱼川)避难。迁徙后,耿社旺游山玩水,饮酒赋诗,钟情勘舆术,闭口不谈国事,终生足迹不达县城。仁里村中另两支耿姓,亦纷纷避祸,逃往临溪巧干、广德耿村、宣城和江北等地(据《鱼川耿氏宗谱》)。金声余部奉大明为正朔,在皖浙交界天目山脉中的绩溪荆州坚持抗清达146年之久。
丛山关,是沟通徽州山区和整个江淮大地及南京、武汉等地的咽喉,是古老徽州北向的门户。几百年来,那些“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徽州游子,每当再一次扑入你的怀抱,怎能不漾起满腔的乡情?徽州文化博大精深,徽州乡愁醇酿似酒。“今日故乡初入眼,丛山关下巧溪桥”,故乡是一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图腾!
如今,关北的金沙镇已划属绩溪。行经是处,眼前就是思慕已久的丛山关遗址。旧迹所剩无几,但这天造地设的险峻山形,却使人不难想象当年的态势,耳边仿佛传来昔日古战场的嘶杀声。两侧青山对峙,当中是狭长的沟壑,芜屯公路和皖赣铁路,从北笔直地穿关而来,又离关朝南而去,直至隐匿在悠远的青绿丛中……
伫立关头,倘若在雨天,你掌着的雨伞沥下的雨水,一半将急匆匆地向北溜去,汇入龙丛源水,经金沙河、西津河、水阳江,奔向那波澜壮阔的扬子江;另一半则会向南流淌,九曲回肠,经扬之河、练江、新安江,注入浩浩荡荡的钱塘江……
站在这分水岭上,望着这丛山关遗址,眼前闪现着急驰而过的列车身影、车马辏集、熙来攘往的新农村;那挺拔的山峰,披上了灿烂的新装。放眼关内外,山峦林壑,郁郁葱葱;田畈里,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这就是千百年来,令徽州游子魂牵梦绕、雄踞“宣徽之脊”的丛山关!
(作者系绩溪县退休干部,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