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教与学,是一件快乐的事儿
在一个群里,一位朋友这样问道:
昨天我们一年级大儿子问,学校的校字为什么木字旁,百度了一下,大概与古代的刑具有关,他说感觉现在在学校就像被控制了一样。我想到了福柯的作品。诸位老师怎么理解校字!
小孩子不会说假话,我敢肯定这是他的真心,是切实的感受。我也是应试教育趟过来的,快乐痛苦参半,我还算是班级里学习中上的,那些最前面的有自己的压力,在最后面的也有自己的压力,苦乐多少,各自内心清楚。
我在书院带一个亲子经典诵读班,读有所乐的少,大部分是靠父母压着,才持续读下去。孩子太忙了,“日理万机”啊!我和我们同学说,这个学期,咱们就一个目标,大家都能或多多或少地“乐学”。我们也在反思如今学校教育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校,形声字。从木,交声。1.音jiào。本义指古代桎、梏一类的刑具。《说文》:“校,木囚也。”王筠句读:“囚从□,高其墙以阑罪人也。木囚者,以木作之如墙也。桎梏皆围其手足,情事相类,故得校名。” 2.音xiào。学校。《集韵·效韵》:“校,教学之宫。”《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杜预注:“乡之学校。”陆德明释文:“校,郑国谓学为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读音不一样,字义完全不同了。一个字,有字形、字音和字义。字音是一个字的“神态”,不同的神态代表着不同的字义。形音义三位一体,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认识一个字。
虽然校有两个读音,意思大相径庭。但是其中又有着隐微的联系。音jiào之校,我们可以看到是带着惩罚的方式改变一个人。有校对、校正之意,我们还在用,被校的人是被动接受改变。这样内心容易留下怨恨,很多是暂时接受改变,惩罚过后依然如故。很多罪犯从监狱出来后依然重操旧业,这样的事不要太多。这对应的就是法制,法制的缘起是很自然的,人天生会选择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但是放一个智者发现通过暴力、刑罚,实际上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寻求柔和的方式来改变人。于是,校德第二种读音就出现了xiào。
校者,效也。这是同音义不远。效,就是效法,就是主动地去学习模仿。模仿谁呢?就是那些智者、圣贤。这样,学校就出现了,很自然的。在学校里学习,一定要有那种主动性。好的学校永远是让孩子学会自学,学会自己探究,老师是把握大方向的。
学什么呢?从最开始的学习圣贤智者的言行举止到学习通达者的技能,进而学习经典。人天生会模仿,学习父母、圣贤的言行举止是很自然的趋向,这也是教育的萌芽。技能的教育是有意识的教育,这样初步形成了教与学,教学相长并不是孔子的发明,这是在教育活动中很自然的呈现。技能的学习从农事到手工技术到经商到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从简单到复杂,从粗野到繁文,从没有文字到文字成熟,乃至于形成各行各业的文献典籍。这是教与学活动缓慢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对应王官之学时期。这时候的学习,是一种整全性的学习,没有分门别类,教学是一体的,可以说只有学。《老子》中“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言之教与自然主动之学就这样合在一起了。为什么说华夏民族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民族主义呢?就是这个民族太善于学习了,也太善于搞教育了。
上面说道圣贤智者之类的,他们从哪里来呢?这个问题是要搞清楚的,不然总会觉得不踏实。有一点是肯定的,不会上帝赐予的。虽然和神灵无关,但是和上天还是有些关系的。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系辞下》)这一段耳熟能详的的话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我们的人文始祖伏羲是怎么学习的,法相天地万物,为我们的文化打下坚实而有整全的基础,这是一个偶然事件,除了东方这片大地有这样的文化,其他地界都是没有的。这个起点就很高。这是孔子说得生而知之吗?不算是,我觉得还是介于学而知之与生而知之之间,主动地向天地万物学习,还学出个名头,学出的东西,惠泽千古,这是很了不起的。这个思想体系造就了不少的圣贤智者,也开创了灿烂的华夏文化。也可以说,古时的王官之学,是以这个“天地人三才之道”奠基的,也是整全的道术体系。这个体系,在哲学上的突破就是“一”。
孔子学习到了这个一,其言“吾道一以贯之”。而曾子理解为“忠恕”,这是老师教和学生学,这其间还是有所损耗的。这种损耗,一直从根源落入枝节。到了清朝,朴学大盛,也是这个总体的趋势,在这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了。
庄子也学到了这个一。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庄子天下篇》)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我们可以看到,学则三代共之,这几个字是很有分量的。“学”开拓了华夏民族整全的大道,这条大道靠着一代又一代的圣贤学子达人传承与拓宽。
而“明人伦”三个字同样显示了解一个重大的信号,那就是学什么的问题。此六艺?彼六艺?六艺从礼乐射御书数到《诗》《书》《礼》《乐》《易》《春秋》的转变由孔子及其后学来完成。这也是把学习从技艺学习转到经典的学习。这种演变有一个助力就是文字体系的成熟。新六艺让教与学更深入、更复杂、更专业了。但是也是有弊端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从根源流于枝节。这个时候也就有了分科学习,民间私学也兴起了,并由此孕育了百花齐放的百家争鸣时代。这个时候也催生了像稷下学宫这样的大型半官方学府。
从旧六艺到新六艺的转化,对于华夏文化而言是一次大的变道,从天道为主导的文化转向人道为主导的文化。人道为主导的文化就是“明人伦”,人就永远不再是他自己了,人是在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中的人,这是一种既非个体性又非群体性的文化,每个人安守自己的位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所有士人的追求。这样的一种文化会带来社会的安定团结和极为稳固的秩序,秦汉之后中华之所以能够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就是这种文化内核在起作用。而我们的学校,就是教化士人的地方,这是有着中国特色的政教合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我们回到校的两种读法,其实就是儒法两家的政治之道。法家靠法制,儒家靠自治。我们两千年的大一统,就是在自治与法制之间来回变动。社会安定,儒家出场,社会动乱,法家收场。这就像多音字,字体一样,内涵不一样。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感觉就像坐牢一样呢?因为我们刚从乱世恢复过来,我们的教育是以西方的教育为主,西方的教育是专业化的技能教育,既不是我们古时整全式的技能教育,也不是明人伦的德行教育,当前的教育与我们这个民族潜藏的文化基因是不那么协调的。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卦·彖辞》)所谓物极必反,传统文化的复兴不是政府在推动,而是政府在顺应这股自然的趋势,人心所向的趋势。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学记》)人之学习,不是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这是成器之教,而是成为一个通道之人,明学问之源流,乐学而好学,是为己之学,而非为人之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你看,这才是学习,学习、践行,交相往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与为乐。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少一些愤怒,少一些情绪,做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这是我们古典的教与学,是一件快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