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功法必须掌握,“以沉变轴”,深入了解一下
上山一千,出山二三。什么拳,什么劲。一个人,一个命。学拳的很多,拔尖儿的很少。不怪师父,也不怪徒弟,自始至终,拳都有一股悟性。当有一天,看清自己以后的路,你会很欣慰。拳,从来都不练给别人。自己的拳,自己的路。
扬鞭指小村,笑迎梨花开。很多老师,不是保守,而是说多了,反倒使徒弟迷惑。只有练到一定层次,才听得懂,做得出来。练明白一门东西,才有博采众长的甜头。跟师父学拳,一定听师父话,哪个阶段,练那个东西,这样才扎实,不能越级。
一拳一太极,一步一重天。练拳,等同于修禅,没有初禅,二禅天是看不到的。初学靠师父,有师父把关的人,是幸福的。拳练到后来,就得经历自悟,能不能继续深入,要看悟性,也是个人造化。不少武人,相信天意,因为很多东西,冷不丁冒了出来,提高一大块,确又无从解释。
翩翩而来,举枪就刺。高手,可以挑动大筋。肌肉弹跳,筋劲腾腾。练松功,不为求软,而是蓄弹性。松没问题,但是你要拧。不用直劲,言下之意,你要旋转。腹肌合闭,拧腰活背。臀肌合闭,腾起沟筋。墙上拧螺丝,不往前钻进不去。旋转没问题,但轴得中正,打拳别晃荡。
不会运用自重,说明还没深入。太极劲像胶泥,只有练出松沉,才会有黏劲。我认识一个人,他轻描淡写,手臂往白墙上一蹭,洋灰刮出一大道痕。摸他手臂,二头肌柔软,三头肌似钢条,再摸他背阔肌,胛骨一卸,压缩力非常惊人。
抱石坠海,海底踱步。有人很松,但没有功力,因为不够沉。沉劲,是个综合东西。好比说,背阔肌够不够开,坠肘力如何。丹田够不够密,浓缩度如何。落胯够不够稳,承重力如何。有人说,浑身牵拉开了,劲也就沉了。其实不全面,应该是,浑身牵拉开了,还要体悟自重力。
为什么练胯,胯练开练活,才能驾驭自重,再练沉劲与轴力互换。人有两条轴,左右脚底,通过腰脊,连到头顶。轴力不是飘的,轴力必须稳定,所以要练沉劲。你看旗杆,随便插土里,小风一吹,随时会倒。旗杆底下,都有个石墩镇着。头领起来,虚裆落胯,骨盆沉坠,脊柱顺松。把胯死的人,轴再正,脚底也是飘的。
练松功,就要下好裆劲。落沉一边的胯,另一边变成轴。反过来说,不停的换胯,就是以沉变轴。拳的精髓在于,用胯打拳,而不是用手打拳。练出胯的主动性,这是必须的。主动落胯,形成沉劲。主动蹬胯,生成轴力。主动旋胯,拧动轴力。
重心下去,轴力才稳。裆劲贵活,更更沉稳。有个词儿,叫内角支撑。虚下裆劲,内裹股骨,大脚趾与小腿,一直到腹股沟,有两条内侧力线,通到丹田。丹田一动,这两条里帘劲,相互交错牵拉。打个比方,你把两条手臂,交叉插在腋下,不要用手打拳,就尝试用胯打拳。沉胯~蹬胯~旋胯。以沉变轴,关键是胯法运用,我们练太极拳,必须细化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