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天(小说)
故人故事
杨一天(小说)
文/任冉
木匠这行当有方圆之分。方木匠是指专门做箱、柜、桌、椅、床之类方形家具的木匠,而圆木匠是指专门做些盆、桶之类的圆形家具的木匠。
杨一天是远近出了名的圆木匠。像洗澡盆、洗衣盆、脸盆、脚盆、水桶、马桶、粪桶……之类的圆形家庭用具,他做起来非常得心应手,通常不用半点油灰,所做的盆呀、桶呀也绝不会漏。每每遇到做些人家闺女出门陪嫁的马桶或盆,他还会细心的雕些“囍”字或富贵花鸟或吉祥图案什么的。
杨一天本名叫杨冠文,因为他不管箍什么桶,打什么盆,也不管大小,从开木下料到成品完工大多都是一天时间,久而久之,人们都叫他杨一天。
杨一天住在码头古镇上。从码头镇到清江浦要走二十多里的水路,这条水路就是运河。每天清晨,在码头镇的河岸边就有一些木船泊在那里,船老大在船上吆喝着:“下清江浦啦——,进城啦——”这种船不太大,不能装货远行,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摆渡船,这种船往往人货同装,乡下人大多带着些新鲜的蔬菜、鸡蛋、家禽或者稻米、玉米、山芋、花生之类的农副产品到城里去卖,晚上又从城里买回些针头线脑、布匹、洋油、洋火、洋胰子、食盐、烟卷、糖果之类的东西再乘船回镇子里。这种专门跑短途的人货船,被人们叫作“人傤船”。
早晨在码头镇的河岸边,这种船很规矩的一条接一条的排着挡,这条船装满了开走,那条船舣上来再装。船一直开到清江浦北门码头再往回开。
杨一天每天早晨起来带着放着平口斧、半口斧、直锯、槽锯、凿子、圆铲、平刨、小圆刨、箍拔手、墨斗之类的工具的箱子,早早的就坐船进城,揽活。他帮人家箍个桶,打个盆,中午主家一般都管顿饭,一天就做完了。结了账之后就到北门大街的荷花池澡堂子泡一泡澡,晚上再从北门码头乘船回去。有时到中午还没揽到活的话,他下午一般都会到十里长街上的六市巷戏园子里看看淮戏,或者到清江大闸附近的王锅灶的茶馆兼书场,听听扬州评话。这么优哉游哉地过一天,晚上再乘船回去。
民国二十八年春天,日本人占领了清江浦。但作为码头镇到清江浦的唯一交通,人傤船却没有停航。日本人为了防止抗日分子混入城内搞破坏,便在进城的要道口和几个城门口都设立了哨卡,仔细盘查来往的行人,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抓捕。
这年秋天的一天,杨一天又乘船进城。这天,船上的人和货物特别多。杨一天上船后,和往常一样将装工具的箱子放在船头的五头舱内,便和熟人聊起天来。船到北门码头和熟人搭腔着一直走到城门的哨卡处,这才想起自己放在船舱内的工具没拿,便对熟人说了声:
“哎呀,我的家伙还没拿呢!”
哨卡里的皇协军听他说家伙,以为他带着枪,是新四军的探子,便端起枪朝他打去。子弹从他的后背穿过前胸,他晃了晃,想转过身来看个究竟,终没有看上,便倒在地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