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柑“泡药”后直接上市,果农自己不吃的背后,谁受益?谁买单?

315到来,“泡药”的沃柑成为了水果圈和消费者热议的话题,本身沃柑“泡药”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泡药后直接上市,就属于违法行为。
事情的起因是记者调查沃柑市场时,发现有不少“泡药”的沃柑直接上市,并且有一个完整的工序,沃柑采摘后,经过药水清洗后,进行打蜡处理,随后进行装箱直接发走,销往各地,达到消费者手中,但是,他们自己却从来不吃。
沃柑为何要“泡药”?
沃柑“泡药”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原因是沃柑的存储时间有限,而沃柑从采摘、运输、销售,达到消费者手中,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沃柑很容易发生腐烂,采用“泡药”的措施,能很好地起到“保鲜”的作用,保证沃柑能长时间储存,即使经过一两个月,果皮看起来可能还鲜红透亮。
不论是对于果农还是果商来说(尤其是果商),经常会采取“泡药”的措施,所使用的药剂一般有百可得(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抑霉唑等,这些药剂的作用之一就是能防治收获后的水果腐烂。
这些农药都是经过审批后有证销售的,属于低毒或微毒的农药,但是,在使用这些药剂时,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按照使用方法进行,比如使用剂量、间隔时间。据悉,使用百可得处理后的果实,需要贮藏30天左右才能上市,而使用抑霉唑处理后的果实,需要贮藏45天左右才能上市,并且使用剂量有严格的要求(不同的含量,稀释倍数不同,具体可查看使用说明)。
而此次曝光的“泡药”沃柑,没有经过安全间隔期,直接上市,会导致什么后果?果皮表面有药物残留,虽然药物属于低毒或微毒,但是人食用以后,也会带来一定的不适,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并不是没有道理。

“泡药”沃柑谁受益?谁买单?

沃柑的上市时间集中在12月到次年的4月,3月中旬正是沃柑的上市旺季,在此次时间过程中,谁受益?谁买单呢?
受益方我个人认为有2个,其一是果商,其二是农药经销商。
当沃柑价格较低时,果商大量收购,随后经过“泡药”后储存起来,储存一段时间后,沃柑价格大涨,然后进行出售,当做新采摘的果实卖,中间赚取较大的利润。虽然说果商或果农都有“泡药”的理由,但是,整体来说,还是以果商为主。
沃柑“泡药”肯定离不开农药经销商,对于一些农药经销商来说,他不会管你什么用途,只要能卖农药就行,量越大越好。据记者采访一位农资经销商说,高峰期的时候,一天卖这种浸泡的药剂,销售额能达到5-6万,这个数字可能不少农药店一个月也达不到。另外一些农资经销商为了多卖货获取利润,还会虚假宣传,一味强调药剂的防腐效果,并且让他们加倍用药,以此来多卖货,所以,农资经销商也是受益的一方。
买单方我个人认为也有2个,其一是果农,其二是消费者。
果农作为买单方,指的是正常操作的果农,第一,不采取“泡药”措施,现摘现发。第二,指的是虽然采取“泡药”措施,但是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储藏时间达到了安全间隔期。
当“泡药”沃柑事件出来后,会影响这些正规的果农利润,销售会受到影响,买家害怕买到“泡药”后直接上市的沃柑,直接会放弃购买,而市场上那些正常的沃柑销量也会下滑,果农可能出现滞销。
另外一个买单方则是我们普通的消费者,花了钱,买了“泡药”后直接上市的沃柑,可能对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图啥呢?用这些钱,买肉吃不香吗?大家习惯说的一句话,我们消费者招谁惹谁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
网友们对于“泡药”沃柑的事情也有不少看法,比如有网友说“自己前些年做水果生意,刚入行也不懂,去产地拉水果,不知道有“药水”一说,拉到店里后,3天左右就烂了好多,一周左右卖不掉的基本都烂了”,还有网友说,“此次爆出来的是沃柑,那些没爆出来的水果,是不是也有很多也会泡药呢?”。
针对这个问题,上面也已提到过,正常的“泡药”是允许的,正确使用剂量,度过安全储藏期后,大家可放心食用,没有问题。但是那些“泡药”后直接上市的水果,肯定是不建议食用的,那不会分辨怎么办?只能建议食用前,多清洗几遍。
近些年来,水果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前几年热议的膨大剂草莓、石灰纸催熟芒果、用氨水催熟香蕉、盐酸泡荔枝、膨大剂催西瓜,再加上今年的“泡药”沃柑等等,一定要引起重视,不仅需要普通消费者监管,还需要相关部门严查。毕竟,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吗?
【点一下右下方的【在看】和【】,可以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