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年代,佘山人乘坐小火轮走水路进松江城……
提到佘山,总是会想到起伏的山林和蜿蜒的山道,佘天昆公路、外青松公路、沈砖公路,掩映林道间,一路风景,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很早之前对于佘山人而言,走得更多的是沈泾塘和陈坊桥码头。
沈泾塘依旧在,而陈坊桥码头已不在。
出生在佘山,也在这里当过老师的陆景青如今已经退休,他曾出版过《九州方圆》《云间揽胜》《文化佘山》《与岁月握手》等散文集,对佘山的故事如数家珍。回想当年的沈泾塘,印象深刻。
也是他们的时刻表
当时的陈坊桥被称为陈坊桥集镇,还有陈坊桥码头,五六十年代的时候,佘山一带的陆路交通很不发达,到松江城区叫做“上松江”,最便捷的就是乘坐小火轮,从码头沿着沈泾塘“上松江”。
所谓小火轮就是有发动机的船,上头载满了人。回首水上出行的那些年,人们会笑称当时是“水上威尼斯”,并称小火轮为“水上巴士”。现在回忆起来还颇有趣味。
景青回忆,那时候的沈泾塘上有两条小火轮专线,一条是从陈坊桥开往松江秀野桥,另一条是从天马山开往松江的。由陈坊桥开往松江的班船途中设陈坊桥、辰山、广富林、九里亭和秀野桥五个码头,从天马山开出的途中设天马山、下漾、陈家村、广富林、九里亭、秀野桥六个码头。从陈坊桥到松江票价为2毛,全程约40分钟。
“那时候,辰山和广富林还是村子,从辰山到松江1毛5分,从广富林站到松江1毛,不少人会选择走一段再坐船。”
小火轮也是佘山人的时刻表。“当时人们在地里干活,哪里有手表,别的地方的乡民抬头看太阳,估摸着回家吃饭的时间,佘山人地里干活估时间就看小火轮。”景青笑说。小火轮一天4趟来回,早上6点、中午11点、下午1点以及傍晚4点,中午时分,地里干活的人们听着独特的突突声,看小火轮“风风火火”来了,就准备回家吃饭了。
如今的陈坊桥,人们的生活还在继续。陈坊桥码头不见踪影,平静的河岸两侧有步道,也建起了新居。
提到承载着小火轮、佘山人的母亲河沈泾塘,景青用“野性”形容她。或许是因为当时年幼,景青表示,“那时候看,没见过这么大的水花。”突突的马达声,小火轮一路驶过,拍开两岸浪花。哗哗的浪花声和船上嘈杂鼎沸的人声,汇成“水之声”一路高歌。
景青记忆里最热闹的要数春节前的那几天,大家热热闹闹,去松江城区里采办年货或者给城里的亲戚送年糕,平时七、八十人的客容量几乎不能满足,所以,小火轮的屁股后面还要系上一条驳船,用来装着一筐一筐的年货、礼品。偶尔还会有几头生猪摇头晃脑,跟着乘坐驳船,前头的乘客一回头就能见着。
如今的秀野桥
住在秀野桥周边的老人到现在还能指出码头的位置。他们说,老辰光周遭还有许多做生意的,围着河道,挑着担子,吃的、玩的都有,吸引不少难得“上松江”一次的乡民采买。吆喝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流连许久不曾散去。
船上热闹,河里也同样热闹。那时候,佘山还有渔业大队,鼎盛时能下水捕鱼的就有七八十人,加上家人,能有几百人。这些捕鱼能手活跃在沈泾塘、油墩港和各条支流,水性很好,捞鱼捕蟹,扎个猛子,上来就是满满收获。孩子们会跟着蹲在岸上看热闹。“我叔公去河边撒网,网厚重得很,都是扛过去的。”在孩子们眼中,厚重的渔网撒开的一瞬间,仿佛能遮蔽天空。“有一次叔公拉网的时候,脸色都变了,分量重,又怕鱼跑了,你想想捞上来的鱼能有多大!”
一度因为沈泾塘的波浪汹涌,逐渐向两岸“拓宽”。后来,为防止土地被侵蚀,土岸变成了石驳岸。渐渐的,这条河便不再汹涌。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松江的陆上交通变得发达起来,公交车通了,后来自行车、私家车也出现在了越来越多的人家。终于有一天,沈泾塘上的小火轮退出了水上的交通舞台,翻起白浪的画面,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也是佘山永久的记忆。
文字、图片、编辑:王姝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