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拾粹(4):文化期古玉打磨解玉砂痕迹特征

古代制玉不离解玉砂,无砂不成器, 现代堪玉当然要熟悉砂文化(参见《古玉学步(10):解玉砂痕一点通》)。

漫说一个砂字可是不简单,八千年古玉文明同样经历了解玉砂的漫长行程。

五千年的文化期,作为古玉文化的最主要工具——解玉砂,在古玉这个文化载体上留下了无可替代的历史痕迹。

古工制玉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捣砂研浆,制取各种质料的解玉砂(图1)。

图1:《捣砂研浆图》

最初期玉器制作的灵感来自于细石器的磨制工艺,或者最初的解玉砂取自于大自然的山涧河床。砂料的特点是:各种质料杂合、颗粒粗细不分。工艺的特点是从先期用砺石(磨石)加水直接手工磨砺到用磨石加解玉砂加水直接手工打磨(参见《古玉学步(52):辨古识玉说磋磨》)。形成文化期早期制玉打磨砂痕的特点是:粗细夹杂、纵横交错。

新石器早期打磨痕迹特征举例:

灰色石锛(图2-1)、黑色石锛(图2-2)均呈现砂痕粗细夹杂、纵横交错的工制特征。

图2-1A

图2-1B

图2-2A

图2-2B

文化期后期发展到用竹片、兽皮或其他软性材料沾细砂直接手工研磨(不排除晚期用皮砣打磨的可能),这样的打磨探索时期比较长。

这个时期解玉砂的特点是:细分。因采料而产生的质料细分(图3-1)和因工艺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粗细等级细分(图3-2)。

图3-1

图3-1B:各种质料解玉砂

图3-2

所留存的打磨痕迹特点是:或者无方向的纵横交错、或者顺器形的方向一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是绝不结束平行。

解玉砂纵横交错的打磨痕迹举例:

早期红山文化大都留下纵横交错打磨痕迹特征勾云形佩(图4)。

图4-1

图4-2

图4-3

图4-4

龙山文化晚期鹰纹圭(图5),是这个时期的精品代表作(参见《古玉玩味(19):若隐若现浅浮雕山鹰一冲九重霄》)。特点是分级精细打磨,打磨痕迹纵横交错,除残留几处先期雕琢工序和粗磨工序的深痕外,其余皆是纵横交错的细砂打磨痕。

图5-1

图5-2

图5-3

解玉砂顺器形方向一致的打磨痕迹举例:

红山文化许多瓦楞纹玉器上就存在这样的打磨特征,如玉臂饰(图6),精细的打磨延瓦楞方向行程。

图6-1

图6-2

解玉砂纵横交错与顺器形方向一致兼而有之的打磨痕迹举例:

器形较大的玉器往往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采取兼而有之的打磨方式,如良渚文化玉琮的打磨即是(图7)。

图7-1

图7-2

图7-3

打磨砂痕因受器形的局限而方向一致,但不大面积结束平行,这是手工打磨的特点。如果出现打磨方向整齐划一(结束平行)的打磨砂痕(图8),还是文化器古手工痕迹吗(参见《古玉学步(80):玉面平静先勘砂整器老旧辨风化》和《古玉学步(181):切磋琢磨不离砂细察打磨砂文化》)。

图8-1

图8-2

(0)

相关推荐

  • 古玉辨伪-从认识现代机械加工痕迹开始(四)

    2.启头圆形.圆弧形的电磨笔尖机器工: 下左图是山西卫视鉴宝栏目华山论鉴中,专家白海波鉴定为真品的西周玛瑙器,但遭到店主李磊的质疑.那么,这件东西到底是"西周"的还是"上 ...

  • 古玉学步(206):高古沧桑蚀伴砂 仿古嫩皮无文化

    2021-04-14 11:44:03 古与仿古观一皮即可鉴真伪,所以有"瓷看底玉看皮"之说. 古与仿古制玉,皆离不开皮壳的打磨工艺,区别在于古工用解玉砂打磨,砂痕粗细.长短.带入 ...

  • 古玉识趣(103):最难素璧鉴古今 自然沁裂打眼睛

    一件素玉璧的真仿看点举例 素璧最难鉴古今,老料能不辣眼睛? 一件素璧(图1): 图1-1 图1-2 直径11厘米.孔径2.5厘米.厚0.3厘米. 自古玉璧有和田玉.有地方,料不能成为辨识依据:璧最简易 ...

  • 部分转载:红山文化古玉开门常识

    原文地址:红山文化古玉开门常识作者:山山 红山古玉的仿品虽然数量居多,但只要你掌握了红山古玉的门道,鉴定亦就不难了.李彦军老师说:"因为我们都知道鉴定学的常识,越是高古的东西,离我们就越远, ...

  • 古玉拾粹(5):文化期古玉打孔特征(上)

    原创一夫之2019-11-21 08:04:21 钻孔是古玉制作的一大难题,在工具简单的文化期,钻孔是一项带有高技术含量的技艺.尤其是新石器早期完全靠人力手工来完成,其难度可想而知. 文化期古玉打孔( ...

  • 古玉拾粹(6):文化期古玉打孔特征(下)

    原创一夫之2019-11-25 07:56:36 文化期古玉打孔大约有刮刻击打磨扩孔.桯钻打孔.管钻打孔.桯管复合打孔和砣具打孔(镂空)等五大类型(参见<古玉拾粹(5):文化期古玉打孔特征(上) ...

  • 古玉界:文化期古玉器的意象获取

    龙山文化玉神人首 我们从已知的各原始文化层次中产生的玉器作品可以知道,原始人在自然和超自然的领域内,以他们特殊的心理感知方式组织起可和原型相似的和超原型的各种意象. 而这些意象的获取途径和方式是多方面 ...

  • 古玉拾粹(17):欣赏玩味探门道 急功近利藏热闹

    假仿遍地.一真难遇. 但从品味辨玩的角度来说,无论真仿每一件藏品都是学习的材料.所谓真有真章.仿有仿点,"看点"是藏品的门道所在. 一件藏品上来,得其门道者可一眼判真伪,是建立&q ...

  • 古玉拾粹(15):难遇高古真且精 幸见藏友存标本

    一件标本级高古玉蚕的看点赏析 在假仿遍地.一真难求的大收藏时代,见到真古很难.遇到精品更是一种奢求. 藏友偶然请辨的一件玉蚕(图1,以下简称"此蚕"),恰是非常难得一见的高古玉精品 ...

  • 古玉拾粹(9):古玉局部辨识的管窥基本功

    整器全面考量是辨赏的基本要求,但局部辨识"管中窥豹"却是要具备的一种过硬的功夫. 任何一器绝对不可以局部定真伪,但是任何一个局部截面都要能解读出其所含藏的信息.所提取含藏信息量的多 ...

  • 古玉拾粹(7):威风凛凛玉雕鹰 古工朴素出磨蹭

    原创一夫之2019-12-09 09:56:19 推磨是制玉工艺的起源. 漫漫五千年(甚至更长)的文化期制玉工艺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早期的打磨阶段.中期的推磨阶段和中晚期的推磨与砣琢并存阶段(参 ...

  • 古玉拾粹(8):红山开孔有特征 系挂孔上辨磨损

    原创一夫之2019-12-17 15:33:30 最是难辨识素器,文化期的素面玉璧尤其难如此. 文化期的素面玉璧无纹饰.型制上简单易造(图1),如果在沁.蚀上没有慧眼如炬的功夫,是很难辨分珠目的. 图 ...

  • 古玉拾粹(10):浅看打磨工况 深察皮壳沧桑

    原创一夫之2019-12-19 12:03:05 "瓷看底.玉看皮". 皮上看什么?浅看皮上的工况.深察皮上的沧桑(沁.蚀.包浆). 古工制玉的秘诀是解玉砂(参见<古玉学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