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高考文言翻译浅说(二)
187.高考文言翻译浅说(二)
作者:gkgushiwen
四、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在文字的三要素词汇、语音、语法中,词汇义变化是非常大的。这里面有范围的变化,轻重程度的变化,感情色彩的变化等。
比如河,古指黄河。先指一般的河流,词义扩达。
又如朕,古代最任何人都可称朕,只是一个第一人称代词而已。
又如疾病,现在连用,疾和病同义,并无轻重的不同。但是,在古代病要比疾,严重的多,甚至威胁到生命。
又如恨,古义是遗憾,今义是怨恨,感情加重了很多。
再如,谤,古指一般的批评,评论。今指对别人的造谣诬陷。
这些词语在翻译时,都应细心揣摩,不可轻易放过。比如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元年》,这里的“毙”,不是枪毙的意思,而是倒下,引申为灭亡。
再如,我们熟知的《曹刿论战》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是第二次,不是“又一次”。
五、注意特殊语法
这里说的特殊语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词层面,一个是句层面。
关于词层面,上文已经提到过词类活用,首先需要强调是三类特殊的词类活用即: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它们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在自身词性发生改变的同时,由于主语和宾语的特殊关系,分别需要加上“使”“认为”“为”等才能使句意完整通顺。
仅就使动用法来说,比如《烛之武退秦师》这个课题,我们可以翻译为:烛之武劝退了秦国的军队。但是,这里的“退”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来说,就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一个动宾短语包含了主谓短语的句子。
“烛之武劝退秦师”这个句子,“劝退秦师”是动宾词组,“秦师撤退”是主谓短语。动词的宾语同时做了兼语。换句话说,如果在一个句子中谓语动词的动作是由宾语发出,而不是由主语发出的,那这个谓语动词就使用了使动用法。
可见,若想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语法分析是多么重要。好多同学头疼的也就在这一块,要下决心补好语法知识,掌握了语法我们就有了克敌制胜的法宝。
再看句子的层面,主要是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类。在分析时我们要注意抓住规律,一方面是抓标志,如:……者,……也,……者也,就是判断句。为……所,见……与,就是被动句。另一方面,在没有明显标志的情况下,要抓住整体句意来判断。
比如《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其中“雁阵惊寒”就是被动句,译为:整齐排列的雁群被寒气惊散。
在文言文中,倒装句式中的状语后置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可以说每篇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现。而最常见的状语后置又具体表现为介词短语后置。我把这种现象总结为:谓语动词(形容词)+介词(于、以、乎,注:其中乎相当于于)+名词(名词性词组),翻译时,需要将介词结构提到谓语动词前。
但是需要注意:
1.有时介词会省略,这就需要你补充。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刺秦王》)
“者”后省略介词“于”,意为“在”。
2.有时介词后是补语,此时介词结构是不需要提前的。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于”后引出的是观察的对象,是不需要提前的。
各位看官:原创辛苦,如果对您有用,烦请打个赏,鼓励一下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