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诗|伊沙:BB机显示
每天一首诗栏目,欢迎所有朋友参与。将你看到的好诗推荐给我们,并附上作者五十字左右简介。当然,要有你简短而精彩的荐语。一经采用,打赏所得一半金额将发放给推荐者,一半发给诗人。(投递邮箱:zongsiwen@qq.com)
Love The Way You Lie Rihanna;Eminem - Loud
BP机显示
伊沙
“水泥铸就的城市
我们玩物丧志的童年
当年的洞穴在哪里”
传呼台
亲爱的小姐你好吗
请用这首诗call我的朋友
他生意很忙
请他忙中回话
“只留下
这只挂在腰间的蛐蛐儿
我们最后的
最后的蟋蟀已经成精
只会叫不会咬”
诗人简介 | 伊沙,原名吴文健,诗人,编选家。男。1966年5月19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已出版诗集《饿死诗人》《伊沙诗选》《车过黄河》等。
题目是冷静的,因为机器能够显示只是一种物理属性,这和正文的人情之热构成巨大反差,而这又不止于张力效果的营造,它实则反映了现代人性的两面,忙碌冷漠的表象下还有对于美好情感的内心需要。正文在结构上又极为巧妙,可谓诗里有诗,甚至都不好说诗里的诗是一首还是两首,是一人独唱还是双方互答。这两可的效果可能正是诗人有意所求。首尾两段如果是同一人所发,它当然是一首完足的诗作,是一个人热情而孤独的召唤,他能得到什么回应还都是未知的。而我更愿意把第三段看作是童年玩伴的回答,他们的话语可以各自成诗,他们的默契又使得两段融合为一。默契是内心的,而生活毕竟有了距离,他们的沟通需要第三者插足,第二段就营造了这种间隔效果。“洞穴”一词也因了歧义而丰富,童年和蛐蛐都有了藏身处,游戏的范围就更广大了。蛐蛐儿的叫与跳,BP机的铃音与震动,实则将童年与成年勾连起来,以期人之情感能在时间的河道自由溯洄。“只会叫不会咬”的是机器,而这首诗却生生咬在人们的心尖上,在疼痛中苏生一点美好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