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8 元代艺术

第八章 元代艺术

12世纪,中国和北邻关系紧张,最终还是能化蛮夷为华夏。但是,在更北的中亚沙漠地带,却生活着被费子智(Charles P. Fitzgerald)称为的“有史以来最野蛮最凶悍的民族”—蒙古。[1]1210年,蒙古首领成吉思汗攻击作为屏障的金国,并在1215年攻陷金国首都。1227年,成吉思汗灭西夏,当地人口骤降到原来的百分之一,西北一带一蹶不振,沦为荒漠。灭西夏当年,成吉思汗去世,然而蒙古的铁骑并没有就此止步。1235年,他们转向南方攻击宋。随后40年中,南宋军队努力抵抗,却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覆亡不可避免。早在南宋于1279年覆灭之前,蒙古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国号为元。汉人侥幸逃避了其他地区受害者所遭遇过的残暴,因为耶律楚材曾经建议,最好不要灭绝汉人,因为他们活着还能交税。然而战争和统治秩序的破坏给蒙古统治者带来的是一个衰败的王朝,纳税人口从宋代的1亿骤减到不足6000万。尽管忽必烈(1260—1294年在位)是一个能干而仰慕中国文化的统治者,但总体而言蒙古的统治残暴而腐败,在忽必烈去世之后不足40年间,前后就有七位皇帝登基。
1348年,汉人最终不能承受蒙古统治者的残暴统治转而奋起抵抗,随后20年间,各地的割据势力和军阀不断混战,而元朝国力急剧衰退,蒙古统治者已经无能为力。1368年,蒙古人北逃,蒙古政权土崩瓦解。元代短暂而不光彩的统治最终结束了。在征服中原时,他们实现了所有游牧民族长期以来的梦想,但不到一个世纪,中原人消磨掉了他们在征服之中可能拥有的生机和活力,并最终将他们逐回到空旷的大漠之中。
从政治上讲,元朝短暂而不光彩,但是,在中国艺术史上,这却是一个具有独特趣味和意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由于缺乏现实安定感,不断地前瞻和后顾。他们的怀旧情绪在绘画和装饰艺术中都有所表现,试图复兴华北在辽金统治下濒于半化石化状态的唐和北宋艺术古风。同时,元代在好几个方面颇具革命意义,他们不仅给予那些复兴的传统以新的解释,同时由于蒙古的控制带来的庙堂和知识分子之间的隔绝,导致学者阶层自视为独立自为的精英集团,这个观念一直持续到20世纪,对绘画影响极为深远。
在艺术和工艺上,元代有众多创新,与宋代的精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元代大胆甚至狂野的风格,这些变化部分反映了蒙古征服者和诸如维吾尔、通古斯和突厥等非华夏族裔的艺术口味。蒙古曾经扫荡了他们的旧制,但却结盟征服中国。惨遭掠夺的中国士绅,尤其是南方人士,对这个新生的半华夏化贵族阶级既羡又憎。
蒙古统治者驱使所有被征服的种族的贵族和工匠为他们服务,将他们按照半军事单位组织起来。尽管中亚人、波斯人,甚至欧洲人都有所贡献,但对元代艺术的主要影响仍然来自汉人。马可波罗对汗八里(今北京)的忽必烈宫殿和鄂多立克修士(Friar Odoric)对上都的蒙古夏宫的描述都表明元代建筑形式主要采用中国样式,蒙古人喜欢用黄金和绚丽的色彩来表现他们的财富,这与宋代的倾向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在宫殿房屋之中悬挂厚厚的帷帐、皮毛和地毯,以致看起来与极尽奢侈的蒙古包别无二致,微妙地透露出他们的游牧文化来源。
图8.1 多彩铅釉模制琉璃香炉,出自元大都遗址,元代,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图8.1所示釉彩华丽的香炉就出自1964年发掘的北京一处元代房屋遗址,它生动地说明了侵略者和从中获益的中国商人对传统中国艺术形式中的炫耀甚至野蛮的趣味的青睐。

建筑

忽必烈的汗八里目前在地面上已经无迹可寻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北京城是明朝永乐皇帝时期建造的,1421年,永乐皇帝将首都从南京迁回北京。明清两代,北京一直在修建和重建。明代首都在1644年被占据之时称为“鞑靼城”(即内城),实际上,明代北京比蒙古时期的北京要小,尽管清朝统治者后来在明北京以南修建新城以容纳土著居民而使北京得到极大的扩张。北京城内有城,外城城墙长达24公里,内城为皇城,城墙周长为10.5公里,皇城中央是紫禁城,即宫城(图8.2)。
图8.2 美国空军1949年拍摄的北京航片,正中为北海、中海和南海;右侧为紫禁城,南北轴线上为三大殿,南端为天安门,北端为景山。此片拍摄之后,城墙被拆除,天安门外清理出天安门广场,其西侧修建了人民大会堂。北京城内外的胡同和民居拆除后修建了大道、办公楼和居民楼。
在长达12公里的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是天坛和圆形的祈年殿。天坛矗立在三重围绕的大理石台阶之上,其蓝色屋顶给每位北京访客留下深刻印象。
图8.3 自南面观看紫禁城三大殿,T. A. Greeves绘制。
明清两代统治者都遵循周代“三朝”礼制中描述的天子须从三朝之中统治天下的规定,因此,紫禁城的中心由三大殿构成(图8.3),三大殿被逐级安置在主轴线上,从南向北,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是太和殿,用作皇帝临朝听政之地。太和殿建立在巨大的台基之上,殿外是大理石台阶。太和殿之后是用来等候上朝的中和殿,而中和殿之后是用于宫廷宴飨的保和殿。宫城北部主要是内宫、官署、宫廷作坊和花园。然而,我们今天所见的宫殿建筑大多不是原样。太庙建于明代,但是在1464年大火之后重建。而太和殿始建于1427年,但1645年按原样重建,1669年再度重建,持续了30年才得以完成,1765年得到第四次重建。尽管它不断地翻新和重建,但是由于清代建筑工匠相当保守,所以太和殿应该和明朝原样相去不远,保留了14世纪建筑风格的原貌。
事实上,从元代开始,中国建筑变得越来越没有创新性。宋代建筑中对四眼天井、旋转藻井和极具动感的斗拱形式的积极尝试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所有的建筑都不过是平淡无奇的长方形:屋檐变得如此地沉重,木工繁缛不堪,因此建筑者不得不在房屋的外沿增加一排柱子,以支撑屋檐的重量,那些充满了机巧的斗拱和昂现在已经变成了毫无意义而纯具装饰性的板块,不过是一串从屋檐下伸出的装饰木工而已。紫禁城的辉煌并不在于细节,而在于色彩的丰富(现在更显示出历久弥新的成熟魅力),其屋顶展示出震撼人心的简单感和平面布局的巨大气势。所有建筑都是木构,虽然在16世纪出现了少量的石拱门或砖砌小庙宇,但是,和以前一样,拱门和券顶多用于墓葬。这个时期最典型的墓葬是西山万历皇帝的墓葬。1958年,考古学家在此工作长达两年才完成发掘。

蒙古统治下的艺术

和以往的侵略者一样,蒙古以支持佛教为国策。他们特别倾心于西藏喇嘛教的密宗,但也像辽和金一样,对正统佛教和道教持支持态度。无论是年代约1312年、出自山西南部稷山附近的兴化寺的壁画(现在分别藏于堪萨斯、费城和多伦多的博物馆中),还是最近修复的山西芮城县专门供奉道教神吕洞宾的永乐宫中年代在1325—1358年的壁画(图8.4),都是这个时代宗教艺术的代表作。
图8.4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三星殿壁画局部,元代,1325—1358年。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两处壁画中,画匠首领的名字后往往带有待诏字样。待诏曾经是高级宫廷画家的名衔,现在多用于职业寺观画家身上。元代的供奉画数量也很多,有些是诸如因陀罗之类的僧人创作的,也有颜辉等职业画家创作的。颜辉及其门徒在元代按照传统的南宋风格绘制佛道主题绘画。
总体而言,蒙古人对那些既不愿归隐于山林,又不愿出仕于朝廷的南方知识分子深持猜忌态度。在被剥夺了正常的收入来源之后,不愿意和元朝统治者合作的士人们只好依靠自身一技之长,教书、占卜和行医谋生。任仁发(1254—1327)既是水利专家,又擅画马。他的名作《二马图》形象再现了与谄媚蒙古统治者而占据高位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拒绝合作的士大夫的窘况。
有的家境富裕的南方人醉心于小说和戏剧的创作,反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除了极少数之外,大部分文人画家都不在蒙古征服者的控制之下。钱选(1239—1301)在南宋灭亡之时已步入中年,入元之后处于归隐状态,仍然一心效忠前主。他的两幅以燕雀为主题的小型扇页可以看作是宋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之一,虽然风格柔和,但是也不乏革命意义。
图8.5 钱选(1250—1301)《羲之观鹅图》局部,淡彩墨色纸本,高23.2厘米,元代,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在一幅手卷中,他选择了一个唐代风格的古典主题—书法家王羲之观鹅的情景(图8.5),事实上,主题本身既可以看成是对宋代文化的排斥,也可以看成对伟大过去的复兴的起始。后者成为以后文人画的预设观念。[3]忽必烈的王朝并没有吸引到多少有才华的画家,而让人奇怪的是,在钱选的学生赵孟頫(1254-1322)身上,蒙古统治者却发现了一个填补蒙古政权和中原受教育阶层之间的鸿沟的理想人选。赵孟頫是北宋第一个皇帝的后代,在南宋末期出任过一些小闲差,后来得到忽必烈的重用,历任奉训大夫、兵部郎中及翰林院翰林等职务。他一直深悔和蒙古统治者的合作,尤其考虑到他本人与宋代皇室之间的近亲关系。身居京城,远离家人,赵孟頫深感形单影只。但是正因为有赵孟頫这样的人,才慢慢地汉化了蒙古人,也间接地消磨了他们的斗志,导致了他们的覆亡。赵孟頫也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篆隶楷行无一不精。

书法

在本书较早章节对书法的讨论中(第五章),我已经提及后世奉为楷模的王羲之。虽然六朝时期诸多佛教摩崖石刻还可见到整齐的汉隶,但在南方,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尤受追捧,这正是中国在分裂四百余年后重新统一时隋唐宫廷青睐的风格。唐太宗誓要得到最著名的王羲之存世作品《兰亭序》,于是派人设计从智永和尚手中赚取了这件作品,不仅享用余生,还随葬在陵墓之中。
图8.6 怀素(700—750)狂草书,唐代,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系列书体出现在唐明皇时代的开放氛围之中。唐明皇本人于745年以强劲、优雅的汉隶书写了《孝经》,不过南方书风仍大行其道,诗人杜甫的好友张旭、怀素等人则书写超越常规的狂草(图8.6),最无羁的狂草笔画连绵,文字几近不可识。散文家韩愈(768—824)认为王羲之风格至纯至精,回归到古代书体的纯真本质。
图8.7 颜真卿(709—785)行书《祭侄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刘正成摄影。
在安史之乱中挽救了国运的颜真卿(709—785)则表现出“非王”倾向。他的书法(图8.7)将汉隶的强劲和王羲之楷书及行书的俊美(图5.3)结合在一起,成为后世仿效的对象。两种传统平行地延续到北宋,王羲之风格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书家得益于潮流聚汇,创造出内容广泛而微妙的书法作品。
图8.8 宋徽宗瘦金体《闰中秋月》,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刘正成摄影。
北宋伟大词人苏东坡、门生黄庭坚以及更离经叛道的画家兼诗人米芾倾向于丰满、圆润而流畅的书风(图5.4),而北宋末代君主徽宗则书写一种被称为“瘦金体”的锐利、优雅且具有自觉意识的书体(图8.8)。
图8.9 赵孟頫(1254—1322)楷书《洛神赋》,刘正成摄影。
这就是元代士大夫继承的以王羲之风格及其变体为尊的伟大而复杂的传统。1300年前后,赵孟頫(图8.9)就是南方风格的代表,明代文人画家沈周和文徵明直承赵孟頫余绪。尽管每个艺术家都试图以自身方式阐释—但是无人达到我们将在下章介绍的画家和评论家董其昌(1555—1636)的高度,其书法(图8.10)和艺术评论及山水画一样,兼具智识内敛和个性张扬。
图8.10 董其昌(1555—1636)行书,刘正成摄影。

赵孟頫

赵孟頫不仅以书法著称,而且拥有近乎传奇的画马技巧。这位宫廷画家深知蒙古人内心深处对动物题材的喜好,所以任何追溯古意的佳作常常被认定为他的作品。马也极受中国人喜爱,视之为美德和坚持不懈的象征,对于帝王而言,传说中善于相马的伯乐就是选拔贤能的典范。然而赵孟頫最杰出的成就在山水画上,可能和塞尚一样,他会说:“我是我所创立的表现方式的第一人。”在中国山水画画史上,赵孟頫占据了一个枢纽位置。他生活在北宋传统已经衰竭,或者向禅宗借用笔法的时代,他将直接、自发的感情表现形式和深沉的复古倾向结合在一起,跳过正统北宋风格,重新发现了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董源、巨然所代表的南方传统的诗情画意。因此,他不仅开创了随后以四大家为代表的元代业余画家的绘画方式,也影响了直到现在所有的文人山水画画风。
图8.11 赵孟頫《鹊华秋色》手卷局部,彩墨纸本,高28.4厘米,1295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著名的山水画卷《鹊华秋色图》(图8.11)中,他描绘了一幅友人从未见过的故国山水图样,赵孟頫以学者的智慧将唐代山水画的古朴画风和董源、巨然传统的宽阔平静的景象结合在一起,同样,他的书法也代表了一种以王羲之为代表的早期风格的优雅而平衡的复兴。
赵孟頫的妻子管道升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画家,尤其以画竹而出名。人们常常问为什么在中国艺术的历史上很少有女性的位置。实际上在历史上仍有很多著名的女诗人和女书法家,例如宋代的李清照,但女性在中国艺术史上缺失的原因不是因为女性缺乏天赋,而是历史和评论著述多由文人书写,那些作为丈夫的人往往倾向于“女子无才便是德”。[4]这一传统的一个显著例外是18世纪的诗人和异端人士袁枚,他很喜欢有才华的女性,并鼓励她们的创作天赋。

山水画四大家

赵孟頫开创的运动在半个世纪后由元四家完成。元四家指黄公望、倪瓒、吴镇和王蒙,年纪最大的是黄公望(1269—1354),其代表作为图8.12的《富春山居图》。
图8.12 黄公望(1269—1354)《富春山居图》手卷局部,水墨纸本,高33厘米,1350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于他的身世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曾经担任小官员,退隐之后在浙江老家以教学、绘画和诗词度日。他的名作《富春山居图》完成于1350年,前后画了近三年,因为黄公望作画只有灵感来时才画上几笔。整个画面处理极其宽阔、放松和沉静,丝毫没有受到南宋画院中的装饰性阴影、一角构图和其他画匠习气的影响。我们所感受到的是画家本人发自肺腑的声音。明代画家沈周和董其昌的题跋提到了给予黄公望灵感的董源和巨然,然而黄公望的自然笔触暗示他已经掌握了古代的精髓而没有变成传统的奴隶。
这种高雅而简朴的构图方式在倪瓒(1301—1374)的画作中得到进一步发挥。倪瓒是无锡一带一位富裕的乡绅,为了逃避苛捐杂税,他的晚年是在游走于江苏东南一带山水之间的客船上度过的,有时他栖身于禅院之中,有时在朋友家中逗留,明朝于1368年建立之后,他重回无锡,在一位亲戚的家中安详去世。对明代文人而言,他是不羁的文人画家的典范。
图8.13 倪瓒(1301—1374)《容膝斋图》立轴,墨色纸本,高73.3厘米,1372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如果黄公望代表了构图严谨的画风,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描述倪瓒呢?岩石之上的秃树、水面上的山石,以及空空如也的亭子,这就是全部(图8.13)。形式空疏而简单,用墨干枯,甚至流露出一种灰色调。毛笔侧锋形成的皴法见于画面各个部分;人们常说倪瓒“惜墨如金”,此外,再也没有给观者提供什么—没有人物,没有船,没有云彩,甚至没有动感,弥漫在图画中的沉寂就像相交多年的老友之间的友情一样。众多后世画家模仿倪瓒的画风,然而只有从仿作的对比中,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隐藏在显而易见的脆弱的构图后面的力量、笔墨之中的技法,以及在空旷构图中的丰富的内涵。
图8.14 传为王蒙(1308—1385)《东山草堂图》立轴,彩墨纸本,高111厘米,元代,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王蒙则是截然不同的画家,他在元朝曾经出仕,在明朝之后继续担任小官吏,但由于牵涉胡惟庸案而入狱,1385年死于狱中。他擅长使用由扭曲旋转的线条和丰富的皴法组成的密结质地的笔法(图8.14),他的画面构图看起来拥挤,然而笔法却很敏感,且构图非常清晰。他是少有的能够用一种充满活力而密集的笔法技巧实现空旷效果的中国画家,石谿可能是另外一位(参见第十章)。
在钱选和赵孟頫的倡导下,中国艺术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画家不向自然,而向艺术本身寻求灵感的潮流。这种新颖而更具革命意义的态度对后世画家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元代之前,每位画家的成就都是建立在前代画家的基础之上,通过丰富其形象语言,师法自然而获得的,就像郭熙之于李成,李唐之于范宽一样。然而现在,这种传承关系被打破了,艺术家开始在整个传统中游离、复兴、变化。他们以古代画师的画意绘画,特别是师法那些10—11世纪的画家。
图8.15 唐棣(1296—1340)《霜浦归渔图》立轴,彩墨绢本,高144厘米,1338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棣(图8.15)就复兴了李成和郭熙的风格,而吴镇和黄公望则取法于董源,还有些画家来自马远和夏圭传统。如果说这种“艺术史的艺术”通过对伟大传统的研习而成长壮大起来,那么它也同样受制于这个传统,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的人才能获得创作自由。
在元代文人画中,文学、诗歌与画作的关系获得了全新的价值和重要性。画家本人常常写诗或题跋,不仅表达诗、书、画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因为他们的画作不再是自然的现实主义表现,所以他们的题跋将有助于说明画作的意义。
图8.16 吴镇(1280—1354)《中山图》手卷局部,水墨纸本,高26.4厘米,1336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镇在仿董源的《中山图》(图8.16)中仅仅只记录了时间、画题和签名,其宁静、庄严和高雅的气氛需要题跋予以说明。画家的朋友和后世崇拜者往往添加一些题跋,以至于画面充斥了各种各样的题记和印章。在中国人眼中,这非但没有破坏画面,反而增加了它的价值,从这个时代开始,文人画家也和书法家一样倾向于在纸上作画,这不仅仅是因为纸比绢更便宜,而是纸比绢更能反映笔触的魅力。[5]

墨竹

在元代,墨竹图特别受到欢迎,这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竹正是远离蒙古朝廷而过着与世隔绝生活的文人的自豪和独立的最好体现。对他们来说,竹本身就是真正的文人的标志—柔软但坚强,不管试图折服它的逆风如何吹鼓,它都会坚定地保持正直之心。竹茎优雅的弧线和叶子的尖锐为画家的毛笔提供了最好的主题。更重要的是,墨竹图将画家与最艰难的艺术—书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绘制墨竹时,每一片竹叶的形状和位置都需要精确定位,竹叶和竹茎之间的结合并不能在像山水画中一样隐藏在薄雾之中,近处竹叶和远处竹叶的墨色需要准确地区分开来。茎和叶的平衡,叶和空白的平衡都需要精确把握。为了达到这些目的,画家必须了解竹子是如何生长的,并研究这种植物的生活规律,一幅伟大的墨竹画其实就是高度秩序感的最好表现。
墨竹图艺术在六朝时期曾一度流行。当时除了画在小幅面上的墨竹之外,其余的按照习惯都是采用双钩填色的方法。这种费时费力的技术主要是由画院画家传承,宋代画家崔白和14世纪大师王渊也偶尔为之。墨竹图在唐代就不再流行(徽宗收藏之中就没有此类唐代艺术品),但到北宋时又重获士人们的欢迎,尤以文同和诗人、书法家苏东坡为代表。在元代,几位伟大的文人,如倪瓒和赵孟頫都以绘制墨竹出名。
图8.17 李衎(1245—1320)《四季平安图》,水墨纸本,高93.5厘米,元代,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李衎(1245—1320)师法文同,献身于墨竹图的绘制,他对竹子的研究不仅出自一个画家的立场,更像一个业余的植物学家一样(图8.17)。他关于竹子的著述《竹谱详录》成为后世画竹之人的最基本工具书,也成为他们研究的起点。
图8.18 顾安(1295—1370)、张慎、倪瓒《枯木竹石图》立轴,水墨纸本,高93.5厘米,元代,约1369—1373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采取比李衎更自然、自发的立场的是顾安在多家合绘图中画的墨竹(图8.18)。顾安(1295—1370)曾经是苏州一带的学者和官员,他的朋友,曾出任山东巡抚的张慎绘制了老树,而书法家杨维桢(1296—1370)则以狂野的形式赋诗一首,其中他写道“醉中画竹”,应该是指顾安的表现。[6]这幅杰作是顾安1370年去世前完成的。后来,年迈的倪瓒添加了一段长长的题跋和右下角的岩石。倪瓒的添笔不具原作意味,破坏了整组构图,如果我们遮蔽住倪瓒的添加之作便能发现,笔墨之戏的真挚率性真是回味绵长啊!

瓷器

过去常常认为,在元代,中国的装饰艺术不是停滞不前,就是衰败下去。但是,现代学者认识到不仅不是如此,恰巧相反,这是一个充满了创新和技术试验的时代。在陶瓷艺术上,釉下红彩或蓝彩的技术得以复兴。磁州窑和钧州窑之外的北方陶窑,经历了辽金元入侵之后,已多数不存。陶瓷工业中心转移到中部和南部。浙江龙泉和丽水的陶窑继续出产大量的青瓷,事实上,这个时期的产品数量只有持续增长才能满足出口近东地区的要求。[7]伦敦戴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一件纪年为1327年的瓷碗正能说明这个时期最具巴洛克风格的表现。整个瓷器装饰极其繁缛,甚至显得毫无品位地采用了釉下贴花的方法装饰成唐草纹样。更令人吃惊的是将一件盘子的装饰纹饰中间留白不上釉而仅保留浮雕形象。有时这些浮雕是手工制成的,但是戴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一件青瓷盘和另外一件碟上有着同样的龙纹,前者上釉而后者不上釉,这显示可能使用了模具。元代最大的创新可能是飞青瓷,即铁锈纹青瓷。也有迹象显示,在14世纪中期,龙泉窑品质开始下降,可能这是与江西景德镇窑竞争的结果。
景德镇于10世纪就已经出现瓷窑。1004年,景德镇瓷器进贡宫廷,但是直到1369年,元代宫廷才在景德镇设立官窑。官窑于1608年关闭后,到清康熙年间(1680年)又重新开张,一直沿用到1910年,清廷转向民窑购置。
北京所需瓷器数量波动尤烈:有时一件不用;1443年却订下多达44万件。有时为了赶制宫廷订单,官窑可能与民窑合作,倘若民窑产品不符合严格的宫廷标准的话可能受罚。已经实现机械化的景德镇陶瓷工业迄今仍很繁荣,生产大量供国内外市场的产品。
景德镇在宋代出产的最精致的瓷器是白瓷,主要是青白瓷和对北方定窑瓷器的仿制。但14世纪早期开始,新技术已得到运用。成书不晚于1322年的《浮梁志》提到,景德镇窑以刻花、绘花和制模工艺精湛著称。模印和刻画可以在所谓枢府瓷中得到印证,枢府瓷可能是景德镇生产的最早的宫廷用瓷,主要包括碗和碟,其上或刻或印花草、莲叶或凤凰,表面涂抹透明釉,有时器物上带有“枢府”或“福禄寿”等吉祥意味的文字。与这些瓷器密切相关的是高柄杯、瓶、壶,这些瓷器往往装饰浮雕贴片,纹饰带边缘有成串突起的珠纹。
图8.19 青白瓷观音像,高67厘米,出自元大都遗址。
塑像主要为菩萨形象,多用于民间寺庙。北京元代遗址中发掘出土了包括图8.19观音像的青白瓷。
图8.20 釉下红彩碗,直径40.5厘米,元代,现藏于海牙Gemeente博物馆。
14世纪中期之前,景德镇的另外一项成就应该是釉下红彩技术的运用(图8.20)。这个技术起先曾在湖南长沙附近的铜官窑中得到尝试。元代釉下红彩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呈梨形的瓷瓶,口沿呈火焰状,釉下用极其简要的笔触绘制花草或云彩。
图8.21 釉下多彩透雕缸,高36厘米,出自河北保定,元代。
到明代,设计变得更为精致,但用作红彩颜料的铜颜料色调灰暗并容易流动,因而导致釉下红彩最终在15世纪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更易控制的釉下蓝彩,即青花。元代工匠一度尝试将釉下红彩、釉下蓝彩与贴花、透雕和雕花等技术结合起来,图8.21所示河北保定出土的一件酒缸就是糅合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典型器物,充分反映了元代的趣味。
在整个陶瓷历史上,可能没有任何器类比中国青花瓷更受推崇。不仅日本、印度尼西亚和波斯纷纷仿制,荷兰代尔夫特(Delft)和其他欧洲瓷窑也在此刺激下生产青花瓷。它吸引了美国画家惠斯勒、英国诗人王尔德,乃至婆罗洲上猎头部落的野蛮人,青花瓷的魅力迄今丝毫未减。
关于青花的早期历史争论尤其激烈。在唐代的河南巩县窑中,我们就已经发现了一种粗糙的青白瓷器,而在浙江和江西的瓷窑中也发现了一些质量较次的青白瓷,其年代可以追溯到北宋晚期。但是直到14世纪早期才可见到青花瓷的连续发展过程。甚至远在云南昆明以南的瓷窑,都曾经用本地出产的蓝色钴料生产青花瓷。但14世纪之后,青花主要产自景德镇。
图8.22 1351年铭青花对瓶,高63厘米,元代,现藏于伦敦戴维德基金会收藏。
青花技术发展极其迅猛,因此,很快就能生产像戴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一对瓷器那样的精品(图8.22)。这对瓷器烧制于1351年,供奉在江西的一座庙宇中。刚开始,鉴赏家丝毫也不关注青花瓷,1387—1388年编辑而成的《格古要论》将其和五彩瓷器统统贬为粗俗不堪。
图8.23 釉下青花神兽纹盘,直径46厘米,元代,现藏于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
能够准确地推断到元代的瓷器,还包括那些主要出口到近东地区、装饰风格极其繁缛的大型盘(图8.23)、壶和碟,装饰纹样包括了近东纹样造型和中国龙纹、莲花纹和卷云纹,一些纹饰已经出现在南宋时期的吉州窑之中。戴维德瓷器生产之时,景德镇的陶工和画家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这种技术,随后数百年中出产的盘和碟,无论在形态上还是纹饰的精致上都无与伦比。纹样的绘制自由奔放但不失精致,釉色从纯蓝到灰暗的蓝色一应俱全,有时釉料凝固,失色过重而变黑,这是16世纪的陶工们苦心加以克服的瑕疵,不过,到18世纪反倒成了刻意仿效的对象。
注释
1 Patrick Fitzgerald, China: A Cultural History (London, 1935).
2 Sir Henry Yule, trans.,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London, 1905). 越来越多的人置疑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他可能是根据他的父亲和叔父的游历经历写作的,他本人最远只到达喀喇昆仑。参见Susan Whitefield, “Exploring Marco Polo”, Britain-China, no. 3(1994), no. 1 (1995)和Dr. Frances Wood, Did Marco Polo Goes to China? (London, 1995)。
3 美国学者对元代“革命”的特征与范围,以及随后的中国书画史的概述参见James Cahill、Robert Harris和Jerome Sibergeld的讨论,Archives of Chinese Art 55(2005): 17-39。
4 对中国女性画家的介绍,参见Marsha Weidner et al., Views from Jade Terrace: Chinese Women Artist, 1300-1912(Bloomington, Ind., 1988)。
5 中国人在画作上写什么以及为什么写,参见Michael Sullivan, The Three Perfections: Chinese Paintings, Poetry and Calligraphy, rev. ed. (New York, 1999)。
6 关于此画的讨论,参见James Cahill, Hills Beyond a River: Chinese Painting of the Yuan Dynasty, 1279-1368 (New York, 1976), 175-176。
7 1976—1982年,韩国考古学家在新安岛外沉船遗址中发现9639件宋元青瓷,纪年为1225年的铭文显示此船的目的地为日本京都东福寺。参见Tokyo National Musuem, The Sunken Treasures off the Sinan Coast (Tokyo, 1983)。
END

(0)

相关推荐

  • 金元墨竹欣赏

    文苏之后,金王庭筠父子出.至元代,文人画大兴,墨竹在绘画门类占有显著的地位,名家辈出,如李衎.高克恭.赵孟頫.吴镇.顾安.柯九思.倪瓒.王蒙等.元以后直接承袭文苏绘画脉系的还有明初的王绂和夏昶.其中, ...

  • 湖州味道|巅峰时期的“湖州竹派”,朋友圈里都有谁?

    全文9310字,阅读约32分钟 <湖州味道>特邀作者:思苇 文同的竹,苏轼的文是湖州竹派的本质核心.湖州竹派在绘画风格上一脉相承,更注重观察和写生,表现手法上严谨和工整,是道与技.形与神. ...

  • 明代画家唐寅国画竹子《墨竹图》

    明 唐寅 墨竹图 卷 手卷 29.1cmx150.2cm 大都会博物馆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 ...

  • 中国艺术史4 秦汉艺术

    水里画外 阅读.画画-- 85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第四章 秦汉艺术 前221年,强秦最终扫荡了古代封建制度的残余.中国一统于秦的铁腕统治之下.秦王嬴政建都咸阳,自称为始皇帝,在丞相李斯的协助下,他建 ...

  • 中国艺术史9 明代艺术

    第九章 明代艺术 蒙古失去对国家的控制之后,中原所遭受的混乱最终以朱元璋称帝终结,朱元璋幼年曾是牧童和僧人,后来成为盗贼.军阀乃至皇帝,1368年北伐攻陷北京,元朝末代皇帝仓皇北逃,朱元璋建立明朝,定 ...

  • 中国艺术史3 东周和战国时代艺术

    水里画外 阅读.画画-- 85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第三章 :东周和战国时代艺术 随着幽王之死和都城自陕西迁往河南洛阳,西周于前771年终结.诸侯国越来越强势,东周立国君主平王就得到其中两个国家-晋和 ...

  • 1990年中国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出版《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一册

    1990年中国台湾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出版<中国近代金.银币选集>一册,精装本,是中国近代金银币收藏与研究的专业性参考资料.

  • 中国玺印篆刻艺术的流传与演变丨参观辽宁博物馆玺印展记

    中国的玺印有着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其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等密不可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之前,玺印虽是一种以实用为主的征信器物,但也形成了 ...

  • 走近中国古代天珠艺术

    天珠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至1500年之间,阿利安人的印度古国.当时的人们为求神佛庇佑,天珠因此被创造出来.当时人们以古老文献<吠陀经>中记载的咒术.图腾等符号图案造型(也就是现在 ...

  • 中国好品牌书画艺术名家--苏厚华

    苏厚华,女,字子壹,艺术名苏子,子顺,彦德.1970年7月生,汉族,中共党员.1990年中山师范学校美术专科毕业:1992年北师大艺术系研修班:后于重庆市通信学院函授电子自动化本科毕业. 师承现代中国 ...

  •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表现特征

    中国古代人物画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其特征不断明显,主要表现在: 1.以线造型. (1)这一点在顾恺之代表作品<女史箴图>中表现突出,顾恺之对图卷中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以线造型,线条以连绵不断 ...

  • 荐读 | 中国农民种出艺术繁花

    文 | 吴南瑶 缪惠新<钱家港五队农户图> 广袤的大地,四季特征分明的风物,大美嘉兴.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数十个农民画画乡,位于嘉兴的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秀洲农民画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