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荟洛、五路通洛、五水融洛,中华圣城洛阳千年历史
洛阳是中华圣城,中国古代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
自古以来,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105位帝王在此定都,定都历史有1529年之久,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
在洛阳市规划展示馆中,三彩艺术作品《洛阳》以五都荟洛、五路通洛、五水融洛讲述千年圣城洛阳的历史。
历史轴线中,传承中国古代“择天下之中而立国”的规划思想,国之重器西周洛阳青铜方鼎雄踞其中,彰显洛阳华夏文明中心的历史地位。
大鼎之上,在中国古代最华丽的都城中轴线“隋唐洛阳城”映衬之下,“定鼎门”巍峨壮观;隐逸其中的隋唐运河、万里茶道、草原丝路、沙漠丝路、海上丝路构成“五路通洛”,洛阳以丝路文明的起点贯穿东西;大鼎之下,在夏都斟鄩、商都西亳、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建筑的剪影在壁画中轴叠加组成“五都荟洛”,洛阳城建的历史源远流长。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源头的“河图洛书”左右环绕,作为背景的山峦与黄河、洛河、伊河、瀍河、涧河“五水融洛”所构成的河洛水纹为洛阳“山河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作了充分注脚。
在盛开的牡丹花瓣上散落着石辟邪、卢舍那、三彩马、青铜爵、周公像、绿松石牌饰等河洛遗珠。其中礼乐文明的开创者周公,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鼻祖,“周公定鼎,以礼营城”的城市规划思想,在数千年的中国都城营建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周公相对应的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卢舍那大佛,她的原型武则天同样在洛阳城市规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修建的天堂明堂等建筑构成了隋唐洛阳城壮丽的天际线。
五都荟洛
夏都斟鄩
华夏第一都城
商都西亳
中国城市的源头
周王城
雄霸天下
汉魏洛阳城
最久的都城
隋唐洛阳城
运河之中·凤披霞冠
五水融洛
黄河·瀍河·涧河·洛河·伊河
洛阳鼎
天下之中·国之重器
问鼎中原·鼎盛礼乐
建都十三朝
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
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
隋唐洛阳城
宇文恺设计营造
山河拱戴·形胜于天下
定鼎门遗址
一字阙·对称平行
天街·正南门
五路通洛
沙漠丝路·草原丝路·海上丝路
隋唐运河·万里茶道
河图
河出图 | 阴阳五行之源·八卦分野·归类五行
洛书
洛出书 | 河洛文化滥觞·五行络合·系统九宫
石辟邪
东汉·东方雄狮
青石雕纹·石雕典范
卢舍那
世界文化遗产·石刻宝库
龙门石窟·奉先寺
三彩马
稀世珍宝·多彩陶瓷
静中有动·汗血宝马
乳钉纹青铜爵
天下第一爵·长流尖尾
二里头·束腰平底
周公像
制礼作乐·营建洛邑
入周问礼·宅兹中国
绿松石牌饰
夏代珍宝·制作精美
铸造镶嵌·艺术传承
天堂
天之圣堂·通天浮屠
一代女皇武则天礼佛堂
三彩大型环境艺术作品《洛阳》长二十四点七米,高九米,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郭爱和先生创作,洛阳三彩艺陶瓷有限公司烧制。
圣城洛阳,见证了五千年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