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临帖很像,可临了一辈子没名堂;也有的人,临帖看似漫不经心,随心所欲,拿出作品来却有模有样。这是为什么?那么临帖到底是不是临得越像越好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应该辩证地看。凡是简单粗暴地说是或不是,都是不负责任的信口开河。
首先要看解决什么问题,临帖的目的是什么。也要看临帖的人,处于学习的哪个阶段,甚至要看正、草、隶、篆临得哪家字帖。一般来说,初学者应当实临。最初是用笔和结体问题同时解决。甚至可以“描摹”,但一定要清醒地临。描和写不同,“描”得再像,也不能以此作为终极目标。
【竹帛】纯手工蝉翼
半生熟,抖之如绸,润墨护笔
适合精确点画
▼点图下单
交易担保 墨相文坊 不凐不皱,纸质柔软,不损笔毫,包邮包退 Mini Program
入帖的目的是为出帖,临帖的目标是创作!
如果不分情况地认为临得越像越好,那就如学佛的人“着了相 ”,反而流于表面形式,距离实质问题渐行渐远。临帖的作用,犹如“标月之指”,目标在于月亮,而非手指本身。尽管要临一辈子。可每个阶段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尽相同。你不见大家的临帖作品都不像原贴,都有自家面貌吗?《兰亭序》多个版本,没哪两种是完全一样的,你说谁临得最像原作?
古代自不必说,今天如果有人临出一幅一模一样的《兰亭序》,代表他功夫很深。而具备此类功夫者比比皆是,但我们并不需要两幅一模一样的《兰亭序》!即便想要,复印机只消几秒钟就能创造。再说中书协的“临帖展”,尽管鼓励作者实临,但真正入展的作品,你看有几件是真正“实临”的?如果优秀的标准就是临得像,那么展厅里,临同一个帖子的作品全都一模一样,你说有意思吧?还要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机干啥?何况即便实临,不同人的临作,也不尽相同。真正的实临是出“形”入“神”,与原作对话,而非流于表面功夫的炫技。因此佳作必然具备个人风格,甚至是个性鲜明的。
那么问题来了,初学者要如何自行判断,保证自己时时清醒地临帖,不做“书奴”或“字奴”呢?其实多数时候,只有解决“形”的问题时,才需要临得很“像”,而“形”的问题又是最容易解决的。真正的难点,大多数时候不在于形质。学书法不同于学写字,写字跟语文老师学就行了。写工整端正了就一边玩去,够用就好。书法则不然,是要临帖一辈子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有个原则,一般人我不告诉他,通俗地说就四个字——“缺啥补啥”。以小字楷书为例,你临过一段时间“二王”,还学过文征明小楷,估计会感觉飘浮。那你就可以临钟繇,临习《宣示表》《荐季直表》“补补”。因为你的目的很明确——为解决飘浮、不沉稳的习气,那就着重感受钟繇的这种气息,而这种气息不完全需要临得逼真 ,仅需突出主要特点就行。
反过来你要解决呆板不够灵动的问题,于是你发现了王宠,王宠小字的特点是外拓,抑左扬右,内部空间疏朗,但其点画用笔缺少基本的变化,初学者很难把握。所以,你的重点不在于模仿他的点画,而是需理解他字形之所以灵动的原理,着重学习这种方法、技巧,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改变积习造就的缺点就行了。相比那些临王宠临得很像很逼真,结果还没搞明白学到了什么的人,你就高明多了。清醒的学习者,是用心用脑在临帖,真正把古人的精华汲取,化为己用。另外一些人则是机械地描摹,终于描成了一个书奴、字奴。
再比如你学“二王”,感觉太过妍丽,缺少一点朴拙的美感。但你的主要风格就想定位在二王一路上发展,那你可以用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争座位帖》等来取长补短,着重汲取它们的朴素之美。这也不见得是必须“临得像”才能学到的,而是着重于提取主要特点,补充自己的二王基础。如若执着于临得像,你反而可能歧路亡羊,记熟了颜真卿的外形,把自己原有想要保留的东西给丢了。
同理,你主攻《曹全碑》,并且想在这一路发展,但又觉得太过华丽,缺少一些朴茂、厚重的东西,那就补充点《张迁碑》《衡方碑》等;感觉太工整,想放浪形骸一下,就再补补《石门颂》而后者都不是通过“临得像”、死抠外形才能得到的,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着重学习和感受 你缺少并希望获得的东西……
回到最初的问题,有人临一辈子,临得惟妙惟肖,结果还是出不了帖,不会独立创作,拿不出像样的作品,原因就在于此,从未清醒地学过!当然,也不要因为看了本文而为自己临不像找理由,成为你不好好临帖的借口。本文的观点,虽然不认可临帖临得越像越好,但也从未说过临得不像就好。无论如何,不管你临得像不像,你都应当具备“临得像”的基本能力。艺术最重要的是灵感和天赋,但想要表达出来,仍然是需要以技术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