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如何医?中医治疗“解忧烦”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血脉里流淌着中医的文化,它蕴藏了中医医学上的知识和治疗的方法,随着中医药的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中,中医的特色,特点,和优势愈来愈重要,中医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展示出了中医的优越性,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必然有它的优势!
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患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
小脑萎缩症又称:脊髓小脑萎缩症或脊髓小脑失调症,简写为“SCA”是一种家族显性遗传神经系统疾病,有百分之五十的遗传概率,只要亲代其中一人为此疾病患者,其子女将有50%的机率遗传此症并发病,这类患者发病后,行走的动作摇摇晃晃,有如企鹅,因此被称为企鹅家族。
小脑萎缩的临床有多种类型,其主要症状为走路不稳、动作不灵、握物无力、言语不清,有的患者头晕、头重,头胀,头痛,伴有复视或视力模,吞咽困难,喝水呛咳,书写颤抖,大小便障碍,无法自理等
小脑萎缩属于中医'痴呆'、'健忘'、'眩晕'、'痿证'、'震颤',中医认为本病虽病位在脑,但与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病理机制属本虚标实。
共济失调的病因有小脑性共济失调、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前庭性共济失调。
1、整体观念:《内经》中有关肝主筋脉,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髓海空虚,脑失所养,气血濡养经络骨结等论述,是临床的理论基础。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亏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说明人体的损伤必然影响到整体,因而整体治疗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重视外邪为患:小脑萎缩为外邪侵袭,精血津液运行受阻,故致肌肉神经损伤,只有祛除外邪,才能保证津液不至枯竭,生化有源,小脑萎缩合并肌萎缩才可以恢复。
3、开通经络:活血化瘀是治疗小脑萎缩合并肌肉萎缩的原则,治疗之法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先,血不活则淤不去,瘀不去则经络不通,经络不通则脑和肌肉失之营养。
4、强调身体亏弱:把心、肝、脾、肺、肾的虚损当做重点,是中后期小脑萎缩肌萎缩继续发展的主要病机,身体越虚弱病情越重,病情加重身体更虚,形成恶性循环,故应及早治疗为主,这是抵御此病的根本。
5、补益脾肾:脾肾是子母之脏。脾主气血,肾主藏精。肾精必须依赖气血的滋养,精气血是相互贯生的,脾主四肢充肌肉,肾主骨,通经络,肾生骨髓,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
6、顺势疗法的运用:通过内服的治疗,按摩合理的功能训练,调理脏腑,恢复正气。
小脑萎缩的分型治疗都有哪些?
1、肾精不足,髓海空虚型:
2、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神疲倦怠、腰膝酸软,毛发焦枯,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或沉细。治宜滋补肝肾,填精健脑。
小脑萎缩的中医治疗方法:熟地、山萸肉、山药、制首乌、龟板、枸杞子、桑葚子、远志、菖蒲、怀牛膝等水煎服。失眠多梦者加枣仁、龙骨、牡蛎。偏瘫加黄芪、全虫、地龙。肢冷较甚加肉桂、附子。
2、气血不足,脑髓失充型:
主要表现为面色少华,倦怠流涎,失眠纳少,肢体麻木,表情呆滞,喜静恶动,短气懒言,舌淡苔薄,脉细缓。治宜补气养血,益智健脑。
小脑萎缩的中医治疗方法:人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山药、黄精、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紫河车、益智仁等水煎服。颈硬胀者加葛根。大便干结加女贞子、草决明。
3、阴虚火旺,脑髓消缩型:
主要表现为急躁易怒,失眠多梦,颧红咽干,眩晕耳鸣,两目干涩,皮肤干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宜滋阴降火,补髓健脑。
小脑萎缩的中医治疗方法:黄柏、知母、生地、丹皮、元参、女贞子、枸杞子、龙骨、牡蛎、生铁落等水煎服。震颤加龟板、鳖甲。腰膝酸软加杜仲、山萸肉。神呆者加菖蒲、远志。
4、痰浊雍盛,蒙蔽脑窍型:
主要表现为头重且晕,胸闷短气,倦怠嗜卧,肢体麻木或沉重,舌淡苔白腻,脉滑。治宜祛痰化浊,开窍醒脑。
小脑萎缩的中医治疗方法: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壳、远志、郁金、菖蒲、胆南星等水煎服。舌质紫暗者加丹参、川芎。食少加山楂、鸡内金。腹胀痞满加莱菔子。
5、瘀血阻滞,脑失荣养型:
主要表现为口唇紫暗,肢体麻木,善忘,口干欲饮,语言颠倒,或久病反复加重,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或涩。治宜活血祛瘀,通络醒脑。
小脑萎缩的中医治疗方法: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远志、菖蒲、鸡血藤、柴胡、牛膝等水煎服。小便失控加益智仁。共济失调加黄精、全虫。视物不清加菊花、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