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夏莹、吴冠军现身慧田众课堂

从精神分析到政治哲学

——跟着拉康与齐泽克一起思考

主讲人:吴冠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导言:

精神分析是解决“心灵问题”的有效途径吗,或只是关于“力比多”的学说?政治哲学感觉很高大上,但和我们生活究竟有什么相关?我们周遭的世界变化如此之快,我们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充满困恼,什么样的学问,能切近我们的存在性感受而不是一堆纸上符号?

在本系列课堂中,吴冠军老师专门设计了十个议题,通过它们系统地展示拉康与齐泽克一派激进思想的精华,以及作为“存在性学问”(existential learning)的精神分析与政治哲学。

本次课堂分以下10讲:[已报名37人/仅限300人]

第一讲

导论:“为己之学”与“群学”;

核心议题:政治哲学与精神分析如何进入日常生活。

第二讲

理解当下世界:“历史之终点”;

核心议题:用政治哲学剖析“次贷危机”、“伊斯兰国”。

第三讲

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

核心议题:什么样的问题苦苦困扰古往今来政治哲人?

第四讲

政治哲学的四个时刻;

核心议题:重访政治哲学的古与今。

第五讲

精神分析的症状;

核心议题: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真实。

第六讲

幻想的瘟疫;

核心议题:幻想和现实,真的是对立的吗?

第七讲

眼睛的背叛;

核心议题:百闻不如一见?你能“见”到什么。

第八讲

两性关系(1):欲望的辩证法;

核心议题:人(男人)是欲望的动物?

第九讲

两性关系(2):爱情是个坏消息;

核心议题:陷入爱中的女人(非人)

第十讲

过去能否被改变?

核心议题:“穿越”仅仅是一个科幻议题?

当代法国思想与文化

主讲人: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法国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德国古典哲学)

课堂导言:

[已报名41人/仅限300人]

如果说近代思想是德国人的天下,那么当代(20世纪以来的哲学思想世界)则是法国人的天下。当代法国思想不是国别哲学,它就是当代哲学主流形态的基本样态。在这段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影响法国思想界的思潮可谓异常繁杂。大体说来,它经历了这样一条思想历险:从3H(胡塞尔、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到3M(马克思、马尔库塞与毛泽东)的转变,最终被三个怀疑大师(弗洛伊德、马克思与尼采)所占据。

由此滋生出了法国现象学运动、法国科学主义传统、新尼采主义以及法国马克思主义等多个独属于法国的思想潮流。其中更是孕育出了一大批影响世界的思想者:科耶夫、彭加莱、列维斯特劳斯、梅洛·庞蒂、萨特、伊波利特、巴塔耶、拉康、福柯、德里达、德勒兹、巴迪欧。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路径不尽相同。但却具有某些思想特质的共性:「他们都注重对感性生活的体验,试图将生活直接转变为一种哲学,因此他们从未将自身限定在思辨哲学之内,而是将思想辐射到文学、艺术、宗教等方方面面,从这一意义上说,他们都是当代的百科全书派」。

试图将所有以上思潮全部囊括其中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本系列课堂讲述将只能「以概述的方式完成一次当代法国思想的“走马观花”」。故而放弃了以时间的序列来描述思想史的做法,而以不同的问题领域为中轴来展开讨论。在我们的10讲课堂中,我们将涉及到五个大专题:当代法国思想概述、当代法国科学哲学的基本特质、当代法国思想中社会学的讨论方式、当代法国激进政治理论以及拉康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第一讲:启蒙与当代法国思想的起航;

启蒙大体被分为三类:苏格兰启蒙、德国启蒙与法国启蒙。法国启蒙与另外两种启蒙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如果说前两种启蒙都富有理性色彩,法国启蒙则带有鲜明的感性色彩。而这种“感性启蒙”以及其所内涵的复杂后果开启了当代法国思想的历险。

第二讲:科学的另一幅面孔:庞加莱的约定主义;

孔德的实证主义传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是囿于感性与经验事实之关注而形成的一种理论倾向。他开启了法国科学主义传统的独特维度,亨利·彭加莱是这一传统的继承者。他认为科学规律的形成源于拥有自由心智的诸多思想者之间的相互约定,并形成一种偶然的选择。这是一种不以必然性为理论向度的科学主义。

第三讲:科学理性与诗意精神的二元张力——巴什拉的断裂;

加斯东·巴什拉即是科学家,又是诗人。他主张的认识论断裂的思想塑造了阿尔都塞对于马克思思想的独特解读方式,而他本人则以这种断裂性的方式梳理了变态科学发展的历史。今天,他的思想资源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第四讲:社会学的诞生——礼物经济学及其相关的社会事实;

莫斯的《礼物》篇幅不大,但却开启了当代法国社会学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它构筑了一种抵抗现代经济交换的礼物交换,让法国社会学先天带有的批判性,它从未以量化研究为主导,而更多地以定性的方式来讨论问题。围绕礼物经济学,巴塔耶、鲍德里亚以及德里达都有自己的理论主张。

第五讲:结构主义的入侵;

列维斯特劳斯从莫斯的礼物经济学为起点来反观人类学,将结构主义的基本思想注入到对人类学的分析当中,开启了法国结构主义的研究路径。结构主义与语言学结合起来,共同构筑了一种独特的分析范式:它存在有两种基本的形式:对于在我们之外的野蛮人的分析(结构主义人类学)以及在我们之中关于疯癫的研究(早期福柯以及精神分析)。

第六讲: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

福柯,从语言学中发现了话语(discourse)的构造作用。话语不是现实的中介,而是构筑现实的主导力量。结构主义的自我演进,推至极端之处,正是解构主义的发源地。德里达并不是这一传统的反叛者,而是结构主义的彻底化。

第七讲:法国激进政治传统的主体原则;

法国激进政治理论的核心在于对主体哲学的重构。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对神学政治的摒弃与对情景的分析。葛兰西的现代君主以及阿尔都塞的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都是在对马基雅维利思想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第八讲:事件哲学——激进策略的重构;

对于事件的强调本就是当代法国思想中的一个主题。德勒兹、德里达对此都有所涉及。当代的阿兰·巴迪欧与齐泽克等人则是系统讨论事件哲学的当代传人。通过对事件思想的界定,他们构筑了新的革命主体的基本类型。

第九讲:拉康的精神分析——三类主体与三界说;

拉康思想中以不同的方式讨论了对主体的构筑:其中包括无意识的主体(源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继承)、能指主体(语言学的介入),以及欲望主体(源自科耶夫欲望理论的重构)。而关于想象界、真实界与象征界之间的关系则成为后期拉康思想很重要的主题之一。

第十讲:拉康思想的当代阐释;

德勒兹的反-俄狄浦斯被称之为 “68书”,其中同样以欲望为主旨,却构筑了一套与拉康完全不同的理论方向。因为对于德勒兹而言,精神分析已经沦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共谋。齐泽克,作为拉康思想的通俗化阐释者,同时也是当代意识形态批判的重构者。他在意识形态终结的呼声中重新发现了意识形态的存在及其可能的批判路径。

参与课堂需知

  • 1,所有课堂的每讲时长为1个小时,学费为100 RMB,一次报名一个系列的前200名同学将优惠到300 RMB;

  • 2,所有课堂讲解均在慧田微信平台进行,开讲后参与者可随时随地反复收听、探讨、追问和碰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