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2.5亿年前制霸海洋的凶猛猎食者,却莫名其妙走向灭绝
在三叠纪(约公元前2.5亿年前至2亿年前)初期,海洋里面曾活跃着一种名为“鱼龙”的海洋生物。如果论绝对战斗力的话,鱼龙与史上那些巨大的海洋猎食者相比不值一提,但是在那个时代,它们曾是海洋里面最好的猎手。
由于鱼龙这种生物存在的时间很长,所以不同时期的它们也有着不同的形体特征。在三叠纪时代它们的体型有些像蜥蜴,等发展到白垩纪时期,鱼龙的体型已经有些像海豚了。目前根据古生物学家的研究,共计发现了十多种不同的鱼龙。这些鱼龙的形体特征及大小还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其中最大的鱼龙化石长达17米,最小的鱼龙化石仅为2米左右。
不过无论是哪种鱼龙,它们都有着相似的几个性状特征,比如像桨一样的肢鳍,嘴巴很长眼睛很大,牙齿尖锐并且生有锯齿等等。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所有的鱼龙都是卵胎生的海洋生物。成年的雌性鱼龙一胎可以产下1~3只幼崽。
在三叠纪到白垩纪的那漫长的岁月里,鱼龙几乎都是海洋里面速度最快的猎食者之一。特别是在三叠纪时代,时速达到40千米的鱼龙在海洋里面几乎没有对手。而且因为鱼龙的嘴巴很长,牙齿锋利且呈现锯齿状,所以一旦被鱼龙盯上的猎物几乎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
强大的捕食能力以及环境适应能力,也让鱼龙这种生物的繁衍效率远远高于海洋生物的平均水准。所以在漫长的岁月里,鱼龙成为了海洋世界中数量最多的海洋生物之一。在全世界的大部分海域,几乎都有它们活动的踪迹。所以,目前考古工作投入比较高的国家,几乎都在自己的本土区域发现过鱼龙的化石。比如在我国的安徽、西藏、贵州等省份,都发现过鱼龙的化石。
目前世界上发掘出鱼龙化石最多的国家是德国,在1876年的时候,考古学家曾在德国的霍耳茨马登附近一次性发掘出了300多具鱼龙化石。并且这些鱼龙化石保存的非常完好,从成年鱼龙到幼年鱼龙品种非常齐全。甚至还有正处于怀孕期的雌性鱼龙。这也为之后人们对鱼龙这种生物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大的价值。
面壁思过:
目前科学界关于鱼龙最大的悬案就是它们的灭绝原因。因为从各方面的条件来看,鱼龙的环境适应能力都是顶级的,并且它们的演化速度和多样性也高于海洋中的大多数生物。然而,在白垩纪后期,这种群体庞大适应能力极强的海洋生物却神奇地走向灭绝了。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