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安 | 敬畏之心不可无

2019年9月,摄于龙门溪龙头石(上图)。龙头怪石是龙门旧时一景,因裸露的岩石形如龙头而得名。

敬畏之心不可无

孙承安

想当年,每逢久旱无雨,村民便会请来大德高僧,举行隆重的接龙求雨祈礼。仪式主要在龙门山的上龙潭举行,届时也在这龙头石小庙里祭拜龙王菩萨。

或许有人认为,龙门龙潭祈雨的习俗,多多少少带有封建迷信的色彩;但我们知道,先人们处于“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凭当时人类的有限认知,对大自然根本无法预测更无法控制,只能把一切寄望于大自然的恩泽。因此,龙潭祈雨礼俗表达的是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敬畏大自然,是华夏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传统。先祖们在恪守“成事在天”观念的同时,还懂得“谋事在人”,于是通过各种主动的举措,祈求大自然给予眷顾和庇护,包括历代帝王,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寄托于神灵。如北京的天坛(下图,摄于2015年夏),便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求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0年),是按照中国传统礼仪制度建立的国家祭坛。自明永乐十九年起始,共有22位皇帝亲御天坛,向皇天上帝顶礼膜拜,虔诚祭祀。

祭天作为祈求神灵赐福攘灾的一种文化行为,曾经是中国古代先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显然与人类当时认识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相关。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一系列改造自然的活动不断加剧。不容否认,开发和利用自然造福自己,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事实也证明,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比如,现在我们可以准确地观测天气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台风,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制造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我们可以开采煤炭和石油,为各种现代化机器提供能源和动力,从而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诸如此类,无需一一赘述。今天,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仅靠祈求神灵是不可能赐福攘灾的,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却是不能缺失的。因为,无论未来的科技发展到一个什么水平,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始终是十分渺小的,要想凌驾于大自然,只会受到无情的惩罚。

当我们毫无顾忌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的时候,大自然已经在以各种方式惩罚人类。全球气候变暖了,雾霾使人喘不过气来了,不少动物濒临灭绝了……人们终于发现,这一切来自于人类自己的贪婪;人们终于意识到,如果我们抱着“人定胜天”的观念而肆无忌惮,就会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其结果只能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天灾频仍。

近年来,青山绿水正逐渐回归,因为我们已经积极采取了诸如“五水共治”、雾霾治理等可持续发展战略。事实雄辩地证明,虽然我们不会再到龙潭去举行求雨仪式了,但任何时候,“人与大自然同属一体”的信仰不能变,尊重规律、敬畏大自然的虔诚之心不能变。

孙承安老师

作者简介

孙承安老师,1951年10月生,杭州市富阳区龙门镇人,中学高级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30余年,后供职于富阳区教育局教研室。曾任富阳区第6届政协委员。已出版《且行且思说教育》《蛙声》《在龙门读中国》等文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