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年号纪年
我国用帝王的年号纪年,起自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时。自有年号后,年号即成为这个政权的标志;用不用这个朝的年号,是说明承认不承认这个政权。
周宣王元年、鲁隐公二年等不是年号,只是即位年次;用年号纪年,是自汉武帝建元元年开始的(这里的“建元”就是年号)。但“建元”年号并不是武帝当时所定,而是后来追加的。武帝亲自明令(提前)颁布的第一个年号是“元封”,公元前111年(元鼎六年)夏四月,武帝登封泰山,下诏书“以十月为元封元年”(我的理解,虽然史书通常将“元封元年”标注为公元前110年,因汉初岁首始于夏历十月,故元封元年实际应始于前111年11月或12月);元封之前,武帝时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5个年号,都是后来追加的(汉武帝确立年号之前,曾有五次改元,但当时只以一元、二元、三元、四元、五元为别;至五元之三年始提出设立年号,追加一元为建元、二元为元光等)。有的书说,年号起于元鼎,这是因为追加的几个年号都是在元鼎年间(五元三年)确定的,而元鼎年号的确定是在五元(元鼎)四年(因这年“得宝鼎后土祠旁”),故元鼎元年、二年、三年也是追加的。
明清以前,同一皇帝常有很多年号;明、清两代则基本上一帝一号(有例外)。明永乐、崇祯,清康熙、乾隆、光绪等就是以年号称皇帝,明清以前则不能。
年号起名(改元)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几种:1、出现自然现象、自然灾害,如汉武帝时“以长星见”改元“元光”,汉成帝时因大水改元“河平”;2、见珍禽异兽,如汉武帝巡狩“获白麟”改元“元狩”,汉宣帝时因“神爵翔集”改元“神爵”(爵通雀);3、祝愿王朝稳定,如汉元帝“竟宁”(竟同境)、北魏孝庄帝“永安”等;4、吉祥祝福语,如仁寿、如意、天祐等;5、说明系“真命天子”,如唐武后“天授”,辽太祖“神册”,清太祖“天命”,等等。
皇帝即位改元,一般都是从次年年初开始用新年号(无论前一帝几月死,新帝即位后的年号自明年年初作为元年),但也有从本年年中开始就用新年号者。如果不了解情况,计算时往往会相差一年。在一年中出现两个年号以上时,《资治通鉴》必用最后一个年号冠于是年之首,这样就避免了重复。但这种方法却不能反映前元共有多少年(容易少算)。如公元220年,《通鉴》冠以“黄初元年”,但十月之前还是东汉,东汉未亡纪年已是魏黄初,不得其实(实际上这年三月东汉还曾改元,因此这年有三个年号:汉建安二十五年、延康元年、魏黄初元年)。
《资治通鉴》的这种写法也会导致学者误解。如梁启超《支那内学院精校本<玄奘传>书后》一文有云:“《旧唐书》本传云'显庆六年卒,时年五十六’,此说纰缪特甚,……显庆只有五年,并无六年耶!”其实唐高宗显庆六年三月才改元,显庆六年与龙朔元年是同一年。如熟悉改元日期,也可以用来鉴定文物,《新五代史·张策传》有一段记载可以说明:
张策父同,居洛阳敦化里,浚井得古鼎,铭曰“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同以为奇。策时年十三,居同侧,启曰:“汉建安二十五年,曹公薨,改元延康。是岁十月,文帝受禅,又改黄初,是黄初元年无二月也,铭何谬耶?”同大惊异之。
“黄初元年二月”《通鉴》上可能有,事实上并不存在,鼎铭之伪立现。
陈垣先生的《二十史朔闰表》不用《通鉴》法,而采用前元盖后元“藏头露尾”法(藏后元之头,露前元之尾)。此法为什么优于《通鉴》法,是因为断了前元之尾,无法知前元有多少年;而断了后元之头,次年就是后元的二年,只要标出二年则必知前面有元年。
(此外,同一年内可能有几个政权并存,各有不同年号,如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这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参见刘乃和《中国历史上的纪年》,载《文献》第18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