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给妈妈的新年礼物【郝菊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腊月二十三,是老百姓所说的小年,农村有句俗话说“二十三,人口全”:到二十三这天,所有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聚过年了。
晚饭过后,家家户户欢歌笑语红灯高挂,芝麻糖香甜的味道在四处弥漫着,金花四射的鞭炮声让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沉寂了一冬的小山村顿时热闹起来。然而此刻,王晓玉家里却还是冷锅冷灶,屋里屋外一片冰凉,冰凉得似乎都能让人倒吸几口寒气,一种难以抑制的悲痛正笼罩在王晓玉和她爸爸的心头。
过了今晚,明天就腊月二十四了,是晓玉妈妈三周年的忌日,爸爸和晓玉的心无比沉重。外面那震耳的鞭炮声更像一声声炸雷,在撕绞着父女俩的心。他们谁都不愿意说一句话,爸爸神情呆滞,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一根接一根地抽着闷烟,王晓玉眼含泪花,一个人趴在里屋的床上,怀里抱着一个全家福的相框——那还是几年前过年时拍的。那时的妈妈不但健康而且还漂亮,穿着一件红色的毛呢大衣,齐耳的短发乌黑发亮,白皙的匀盘大脸上满是笑容。王晓玉抚摸着照片中的妈妈,心里反复叨念着“妈妈,妈妈,你在哪呀!我好想你……”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落。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爸爸抽完最后一口闷烟,掐灭烟头,擦了擦眼角的泪滴,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这个一米八的高大男人虽然才四十几岁,但是却比同龄人苍老了许多,黝黑瘦削的脸上暗淡无光,挺拔的身躯也显得佝偻了,以前爱说爱笑的他也变得沉默寡言了。他强忍着悲伤,来到里屋用沙哑的嗓音对王晓玉说:“孩子,别难过了,早点睡吧,明天还得早起。”说完帮晓玉掖了掖被子,关好门,转身回了自己房间。
王晓玉躺在床上,无声的泪水还在肆意横流,枕头早已湿了一大片,怎么也睡不着。妈妈的笑脸不时地在她眼前浮现,朦胧中,她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那快乐幸福的时光。
王晓玉今年16岁,原本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姐姐。那时候爸爸常年在外打工赚钱,妈妈除了在家操持家务照顾她们姐妹的生活学习外,还种了好几亩地。家里虽说不太富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亲相爱,生活也算温馨快乐,但这美好一切都被五年前那个夏天的晴天霹雳打破了。
那年夏天,妈妈正在地里干着农活,突然肚子疼了起来。以为是早上着急干活吃的冷饭的原因,以前有时候也肚子疼,她也没太在意,喝了几口水想着休息会就好了,可回家躺了半天也没好,村里医生给打了几天吊针也无济于事,无奈下说去大医院检查检查吧。这不检查不要紧,天顿时就塌了--妈妈患上了胃癌,已是中晚期了,需要做手术。当医生把检查结果告诉爸爸的时候,这个高大憨厚的大男人一下子崩溃了。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偷偷大哭了一场后,又回过头来故作平静的对妻子说:“医生说没事的,只是有点胃炎,住院输几天液就好了。”当时妻子也信以为真,配合医生住进了医院。
那一次妻子在医院住了十多天,感觉好多了,就吵着要出院,医生说再观察两天看看,她心疼钱执意不肯。临出院时医生告诉爸爸要时刻注意病人的身体状况,不要让她生气,饮食要清淡,并且要尽快安排时间来医院做手术,又给病人开了些对症的药物,让带回家吃。爸爸谨记医嘱,把妈妈接回了家。
半个月后,无情的病魔又一次袭向了孱弱的妈妈,并且比上次更加严重了。爸爸第二次把妈妈送进了医院,这次检查后医生说癌细胞已经有了扩散,得马上做手术了。直到这时妈妈才知道了自己的病情,抱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失声大哭。
妈妈泪眼汪汪地看看两个女儿又看看爸爸,说不要给她做手术,要把钱省下来供孩子们上学。爸爸拉着妈妈的手安慰着:“没事的,你啥都不要想,尽管安心治病,钱没了可以再挣……”毅然决然地在手术责任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取出了这些年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一部分,才凑够了妈妈手术费。
做过手术后的妈妈在爸爸的悉心照顾下慢慢好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脸色红润了许多,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心情也好了许多。就在全家人都为妈妈病情的好转高兴时候,晓玉的姐姐晓艳却悄悄地回了自己的屋,从抽屉里拿出来一张通知书。这是林州市一中的录取通知书,通知书已经拿到手里好几天了,晓艳心里很矛盾,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不告诉吧,又怕父母失望,辛辛苦苦的供自己读书,连个高中都没考上;告诉吧,又怕父母为难,妈妈刚做完手术,花了好多钱,妹妹刚上初中也得花钱,爸爸去那弄钱再供自己上学呢?正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晓玉推门进来,她一眼看到了桌子上的通知书,刚要大喊,却被姐姐一把捂住了嘴巴。晓艳小声地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晓玉,让晓玉替自己保守秘密,不要把自己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事告诉父母,如果父母问起来就说没考上,并嘱咐晓玉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给父母争光。晓玉懂事的点了点头,眼含热泪一头扎到了姐姐怀里。当晓艳拿起打火机要烧掉通知书时,晓玉一把把通知书夺了过来,求着姐姐说:“不要烧掉,让我替你保管好吗?给你留个念想,也当是给我的激励和榜样。”姐姐答应了晓玉的请求,把通知书交给了晓玉,并一再嘱咐晓玉千万不要把这事告诉父母。姐妹俩又一次泪流满面地抱在了一起。
就这样,为了减轻爸爸的负担,年仅17岁的姐姐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外出打工了,用稚嫩的双肩跟爸爸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根据王晓玉家里的实际情况,村里的干部给她家办理了低保,纳入了精准扶贫的对象,享受到了贫困户的待遇。王晓玉就读的学校也按照政策给予她贫困生补助。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一家真真切切地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可妈妈毕竟是做了手术的人,术后的每次化疗都让妈妈痛苦不堪。头发也大把大把的脱落,后来几乎掉光了,整个人瘦得脱了相,只剩下了一把骨头。即使这样也没能留住妈妈的生命,与病魔抗争了两年的妈妈早已身心俱疲,油尽灯枯,就在三年前那个万家团圆的小年夜里,妈妈撇下爸爸和晓玉姐妹带着无限的留恋和不舍走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妈妈走后,一向疼爱她们的外婆因承受不了失去唯一女儿的打击,气急攻心一下子病倒了,终日以泪洗面不吃不喝,三个月后也追随女儿而去。老天太不公了,短短几个月,姐妹俩接连失去了两个亲人,让年幼的她们承受着不该是她们这个年龄承受的痛苦,纵然把眼泪哭干又情何以堪。
逝者已逝,生者当坚,花开花落,转眼妈妈已经走了三年了,姐妹俩也慢慢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了出来。这三年来,王晓玉牢牢遵守着姐姐的秘密,对任何人都没有讲姐姐通知书的事,也牢牢记着姐姐的嘱咐,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前几名,都能拿到红红的奖状,并且在今年夏天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林州市最高学府--林州一中。姐姐也在一年前结婚了,她和姐夫相亲相爱,生活得很幸福。
明天就是妈妈的三周年忌日了,该给妈妈送份什么礼物来告慰妈妈的在天之灵呢?王晓玉忽然这样想到,给妈妈送点她最喜欢吃的食物?给妈妈多送点纸钱元宝?还是给妈妈寄一件新衣服?这些似乎都不好,送点什好呢?一番苦思冥想之后,晓玉的心里有了答案。她起身打开床边柜子上的抽屉,翻出了两张录取通知书:一张已经有点泛黄,一张还是新的——两张通知书上都盖着林州一中的印章。对,明天就把这两张通知书给妈妈寄去,大过年的也让妈妈在天堂高兴高兴。
第二天上午,当亲戚朋友们在妈妈坟前祭奠完妈妈时,王晓玉从包里拿出来两张通知书,倒身跪在妈妈坟前,一边哭一边说:“妈妈,你看到了吗?这是几年前姐姐的通知书,姐姐……姐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骗你和爸爸说她没考上,自己出外打工赚钱供我上学。这张通知书是我的,我今年夏天刚考上了高中……妈妈……妈妈你看,你看到了吗?……”王晓玉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把两张通知书点燃了——升腾而起的纸灰被风吹落又飘起,变成了一片片黑色的蝴蝶,在坟墓的低空缭绕飞旋……听了妹妹的话,刚刚止住哭声的姐姐又一次“哇”的一声哭成了泪人。此情此景,在场的每一个亲戚都为之动容,满目凄然。双眼红肿的爸爸直到此时才明白,原来自己的闺女并不是成绩不好、能力不行,而是如此懂事得让人心颤。他猛然张开双臂,把两个女儿紧紧抱在怀里,雕塑一般,任眼里的泪水漫过爬满皱纹的老脸……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郝菊月:林州市东姚人,喜欢读书,热爱诗词,闲暇时喜欢游走于文字当中,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