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喝茶,都提倡盖碗泡茶,今天说说冲泡界2大话题,闷泡和洗茶

原创小陈茶事

2020-02-06 12:01: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盖碗泡茶,是当下喝茶的主流。

素瓷的盖碗,丰俭由人。

不过提到泡茶,现在的茶桌上有两个最热门的讨论话题。

第一个是闷泡。

按过去的观点,好茶都是要闷一闷再喝。

不过,现在的情况有不同了。

金牛座的村姑陈,写了这么久的冲泡文章,都立足着一个点——快出水。

到如今,好茶究竟还要不要闷着喝,不少茶友的心里开始打问号了。

另外一个常常在茶圈里有争议的点,是洗茶。

究竟,洗茶是喝茶的必备仪式呢,还是有的茶可以不用洗?

这两个话题,长久以来在茶圈里没有停止过讨论。

今天就来旧话重提,落笔写一写这两大冲泡界的热门。

《2》

何为闷泡?

顾名思义,是指泡茶时,将茶叶长时间的闷着,让茶与水长时间的接触,久久不倒出茶汤。

闷泡的对立面,是快出水。

快出水的概念,其实也很简单,是指“快冲快出”的泡茶方式。

具体的快出水要求,村姑陈给它下了个具体的定义。

泡茶时,从注水开始计时,到大部分倒出茶汤,整个的泡茶时间以控制在7-8秒为宜。

超出“快出水”范畴之外的就算是出汤比较慢,将茶闷到了。

以前,在村姑陈没有专门写快出水的文章时。

茶圈里的很多声音和观点,是将茶闷一闷再喝,喝着更有滋味。

其实,现在再回过头来想一想,这样的说法很不科学。

一款好茶,产区好,工艺出色,仓储到位,茶叶内部的茶味物质充足。

一开始泡茶,如果在注水后,较长时间不倒出茶汤,将茶汤闷在盖碗内。

那么盖碗里的好茶,一旦泡茶时间过长,就容易提前过多的释放茶味物质。

茶叶内部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容易过量的浸出,以至于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容易偏浓偏重,并不好喝。

再加上,长期的喝这类闷出来的浓茶,从长远的健康喝茶角度来看,同样不利。

最后,如果是在干茶状态下就直接将茶闷着喝,那么会很容易浪费茶味物质。

这会导致,一款好茶前几冲泡出来的茶汤,茶味物质过量浸出,滋味过重。

而等到后几冲,茶味物质的释放后继乏力,滋味落得很快。

用句大白话说,将茶闷着喝,会让好茶变得不耐泡。

由此见,闷泡对好茶的影响,不言而喻了。

浪费茶味,泡不好喝,让茶不耐泡,是属于闷泡的三宗罪。

《3》

泡好茶,建议快出水。

特别是在最开始泡茶时,茶汤倒出的速度越快越好。

品质好一点的茶,先天茶叶内质物积累丰富。

泡茶的时候,只需要稍微与水一接触,便能够有充足的茶味释放。

到最后,汇聚成一杯浓淡适宜,茶味物质释放适中的茶汤。

通常喝这样快出水泡出来的好茶,风味会更加的清甜、清爽、清新,不浓不重。

简单的说,快出水更能充分的利用好茶内部的风味物质。

如果是闷泡,那么对茶味来说,有些浪费。

既然,快出水对泡好一杯白茶而言,如此的关键。

那,是不是每一冲泡茶出汤,都需要用到快出水呢?

当然不是。

往往,按照平常的盖碗泡茶习惯,前面几冲泡茶时,做好快出水很关键。

等到后面几冲,茶味被泡淡了后,才需要适当的延长些许泡茶时间。

具体等到哪一冲开始坐杯,要根据具体的茶叶情况来定。

像冲泡太姥山出来的白茶,一般在前8冲、前9冲,甚至更多次冲泡后,茶味才会落下去,需要稍稍坐杯。

坐杯5秒、坐杯20秒、坐杯30秒等,逐渐的往上加。

等到后几冲泡茶时,出汤时间可以根据具体的茶汤颜色,以及个人的喝茶口味偏好决定。

总而言之,盖碗泡好茶,前几冲做好快出水很关键。

如果一上来就直接闷泡,那么对好茶的内部风味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打击!

《4》

聊完了闷泡,再来说到洗茶上。

何为洗茶?

按现在较为通行的茶圈文化,是指第一冲快速出汤后,倒掉不喝当做洗茶。

那到底,洗茶这件事有没有必要呢?

从仪式感上说,很多人觉得有,洗茶是喝功夫茶的必备操作。

更有甚者认为,如果第一冲不洗茶就直接倒给客人喝,是不尊重客人。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这些关于仪式感和礼节上的争论,现在暂且先不讨论。

从客观科学的角度看,洗茶究竟有没有帮助?是否能把脏东西洗掉?

答案是不能。

如果是简单的,快速出第一道茶汤,那么是根本洗不干净的。

个中原因,就和洗衣服的过程,是一样的。

如果一件沾了污渍的脏衣服,放在水里简单的泡一泡就快速捞起来,那么是洗不干净的。

至少,得用手反复的去搓洗,才能将污渍洗干净。

再回到泡茶上,如果是一款品质不堪的烂茶、劣茶,那么不论怎么洗,都是洗不干净的。

再加上,洗茶和洗衣服不同,没有办法反复的去搓洗。

这对于本身就内质平平,风味寡淡的劣茶而言,极有可能搓洗两下过后,茶叶内部的风味物质,就所剩寥寥无几了。

等到这时,再去喝茶,就完全没有意思了,不如喝白开水!

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再来回过头看,第一冲不洗茶,真的是不尊重客人吗?

当然不是。

如果是劣茶,那么就算洗茶两、三遍,都仍然无济于事。

周全的招呼客人,多给客人泡好茶,才是正经事!

毕竟,品质好、足够值得信赖的好茶,根本就不需要洗茶。

《5》

好茶,不需要洗。

品质值得信赖的好茶,在其背后往往有多方面的要求。

首先是产区好,最好是高山茶园出产。

海拔适中,植被繁茂,空气清新洁净的高山茶园,原生态,无污染。

生长在其中的茶树,嫰梢的新生芽叶上,自然不会沾染上杂质和灰尘。

本是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次是工艺出彩,制茶加工规范。

按照严格的标准,白茶的制作过程,难度不小。

至少,从产品卫生的角度看,就要求白茶在萎凋+干燥的过程中,全程离地操作。

比如在日光萎凋时,摊晾茶青的水筛,要隔离地面一定的距离。

像S师傅家做白茶,就特意订购了一批高70公分的架子,用来摊晾茶青。

远离地面摊晾,不仅能让茶叶免受灰尘干扰,还能远离地面的高温,更有利白茶的品质。

制茶环节上处处用心的白茶,自然而然,不会有任何杂质的干扰,品质可信赖。

最后是仓储过程中,严格用三层包装(纸箱、铝袋、塑料袋)分别将茶密封后,隔墙离地的放置在干燥清洁的环境。

做到干燥、干净仓储要求的白茶,可以不断发生良好的陈化,更是没有半点沾染杂质的可能。

足可见,优质的好茶,卫生程度足够,没有洗的必要!

《6》

洗茶,是对好茶的浪费。

这得从茶叶的特性说起。

处于干燥状态下的茶,在未经冲泡前,内部的茶味物质处于满格的状态。

等到一经冲,茶叶接触到沸水的一刹那,茶味物质和茶香物质,就按耐不住的释放。

这一方面,不仅能看出快出水的重要性。

还能说明,这第一冲泡出来的茶汤,是好茶的精华所在。

举个例子,冲泡白毫银针、特级白牡丹等,白毫较为丰富的一类茶时。

第一冲最开始泡出来的茶汤,汤水晶莹,白毫密布。

明亮的汤水里,密匝匝的分布着白毫,如同水晶球里,漫天飞舞的雪花那般,如梦似幻。

白茶里的白毫,深藏满满的养分物质,茶氨酸含量丰富,能够为茶汤提供清甜、清爽的质感。

这样一杯白毫满满的茶汤,平白的倒掉不喝,实在是太过浪费。

据有关方面的研究数据显示,六大茶类里边,不论是任何一种茶,第一道茶汤里的茶味物质和养分物质,是最丰富的。

头道茶汤里,茶氨酸、维生素、水溶性糖、胶质物、多酚类物质……要远比后面泡出来的茶汤丰富。

打一个通俗的比喻,像一条浸满水的毛巾,一开始用手拧干时,能挤出不少的水分。

而越到后面,越往下拧,水分越不好柠出。

泡茶过程时,茶味和养分的释放原理,也是这样的。

品质好的白茶,最开始泡出来的第一道茶汤,倒掉不喝,完全是浪费了好茶的精华!

《7》

闷泡与否,以及第一冲茶汤要不要洗茶?

这是比较主观的命题。

自己的好茶,自己做主,选择权在喝茶者的身上。

如果是泡茶方法不对,白白的浪费了好茶,那么结果是得自己承担的。

好茶的得来,多有不易。

泡茶方法选对,才不至于辜负了茶味。

对于泡好茶,村姑陈历来的观点是,不建议闷,也不需要洗!

品质可信赖的好茶,喝起来完全可以心安。

用一句老苏的话作结:

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