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的核心社会价值——承贤启智

育邻梦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每个人出生之时对生活的世界一无所知,必须在被辅导状态下才能从生物人成长、蜕变为社会人,教育就是借助人类社会业已成熟的文明成果辅导孩子从“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成长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基础。因此,教育工作的核心社会价值亦可被归结为——承贤启智。

教育—借助先贤智慧开启子孙智慧

一、承贤

人类社会文明从无到有、从原始到现代、从粗糙到精致......每一分点滴进步都蕴含着祖先无数次探索与实践,有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教育就是导师【包括家长和学校老师】以自身言行示范为榜样引导学生成长进步的活动,是通过示范与实践引导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中的语言文学、数学、物理、生物、地理、化学、自然、政治、历史、医学、社会经济学等等悉数传授给子孙后代,让更多孩子实现“站在巨人肩上成为巨人”。

二、启智/学贤明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如何成长......这些对于刚出生的孩子都概莫能知。因此,教育工作的基础就是开启孩子自带的成长智慧,简称启蒙。

唐 彭晓 《参同契明镜图诀诗》之一:“造化潜施迹莫穷,簇成真诀指蒙童。”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雁足系帛书》:“而坊本俗刻,蒙童所习,又多讹字。”蒙童,指知识未开的儿童。每个孩子都是一盏明灯,教育工作需要做的就是以人类社会文明去开启、点亮他们,并为他们实现长明提供燃料。

学贤明智

1、生活启蒙

人类婴儿出生之时就如同一个大号的“胚胎”,吃、喝、拉、撒、睡......全需要在被辅助下完成。半岁能翻身、一岁能行走、三岁能自食、三十岁能自立,个人生命旅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在被启蒙辅助之下逐步走向自理的。

2、认知启蒙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教育是开启人类成长智慧潜能最科学的辅助方式,每个人生命旅程中的道德、礼仪、文艺等都源自被教育启蒙。

3、人文启蒙

《道德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天地不会感情用事,对万物生灵一视同仁。的确,人类与其他生命一样,都是自然物质体系中的一部分。但是,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总结、汇集出社会文明使人类开始与其他生命相区别开来,教育就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不断进化的基础、亦是引领每个人从生物人过度到社会人的核心。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一个山村里,人们发现狼群里有两个人类孩子。

人们打死了狼后,在狼穴里发现两个狼孩,大的八岁叫卡玛拉,小的两岁叫阿玛拉。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 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 素食而要吃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

阿玛拉在第二年去世,卡马拉活到十六岁,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没有水滴种子不会发芽、没有阳光植物难以生长、没有食物动物不可存活......教育就是孕育人类社会文明之水、照耀人类社会繁荣和谐之光、补给个人智慧成长精神养料。先贤智慧为教育工作提供营养补给,开启子孙后代自身蕴藏的成长智慧潜能是教育工作最核心的社会价值。所以,教育工作的核心社会价值即可归结为“承贤启智”。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