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中:大灸疗法起沉寒痼疾
导读艾灸可以补虚,然而若治虚弱久病,起沉寒痼疾,则有待于本文介绍的火壮力宏的大灸法解决。什么是大灸法?大灸法到底有多神奇呢?细读本文,听中医大家岳美中为你细细道来。
“大灸疗法”于一般针灸书中未见述及,是高怀医师的家传秘法。高医师为河北省丰润县人,精针灸术,能起大症,1950年在唐山时向他学习,其时年已83岁。现将本疗法介绍如下:
1.操作人员
医师1人,助手1~2人。
2.操作用具
床1张,三棱针1支,毫针2支(2寸),大方盘2~3个,大镊子2~3个,小刀1~2把,捣药缸1个,草版纸1条(长20.5寸,宽1寸),蜡签子2~3个(插蜡用)。
3.操作用品
艾绒250克,咸萝卜(即腌好的大红萝卜,如无,绿萝卜亦可)2000~2500克,紫皮大蒜500~750克,蜡烛1支,酒精少许,脱脂棉少许,火柴1盒。
4.操作前准备
将咸萝卜切成2分厚,1寸见方之块(患者中指同身寸),将紫皮大蒜捣烂如泥,平摊萝卜片上,中间用手指按一凹(深度使萝卜片显露),蒜泥即形成一圆圈,中间放置艾绒,艾绒球如食指头大。
5.临床操作
先灸患者背部。
①让患者伏卧好,将草版纸长条由大椎穴起往下至长强穴上,顺脊椎铺好,脊柱骨中间这条线不灸。
②将做好之咸萝卜蒜片先放在两边大杼穴处各1个,以后则沿着草版纸条由大杼穴往下顺着排列到秩边穴。其间所排之片多少无定数,以排满为止。
③在第1排的外侧,沿着排第2行,起点在大杼、风门两穴之间,(即在第1排第1~2块咸萝卜蒜片之间的外侧)往下排,排列到秩边穴外上部(比第1排少1块)。
④将蜡烛用火柴点着,插在烛签上(粘在它处亦可)可开始灸治。
灸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镊子夹住做好的艾球,在烛火上点着,放在咸萝卜片蒜凹中逐个放好、放齐。
②注意不要使灸火熄灭,要随时接上艾球,防止火力中断。
③若患者感觉灼痛,则可将萝卜片抬起一点,或将艾火减弱一些。注意防止烧伤及灸疮的发生。
④在灸部皮肤稍现深红色时即停止灸治。壮数多少要看患者皮肤忍受度来决定。一般每个灸点灸3~5壮。
以上做完后,休息片刻,再灸腹部。
①先在膻中穴部位上放一片咸萝卜蒜片,以此为中心点,在这点的上下左右周围放上8块,即形成一个9片的大方形。
②在鸠尾穴、神阙穴各放上一块咸萝卜片,该片的大小宽度仍如前,上下长度则要短3分(即宽3.3厘米,长2.1厘米),此点不灸,两穴之间放咸萝卜蒜片6片。
③在神阙穴以下至曲骨穴这一段放5片,若是妇女,则石门穴不灸,放一块不着蒜的咸萝卜片(宽3.3厘米,长3.3厘米)。
④腹部沿正中线的(即正中线巨阙穴与下脘穴之间)两侧,各排一行,每行放7片。
⑤沿第2行两侧(低半片与上脘穴平),各再排1行放6片。
以上步骤做好后,便可开始灸。操作注意同上。灸完后,必须用三棱针于十宣穴放血,并针三阴交(双),深3.3厘米,泻法,不留针,借以泻大热之气(按此灸法,只要手续完备,并无副作用)。
6.适应证
久病体弱,虚寒痼疾,慢性肠胃衰弱,中阳不振,肾元不充及一切虚寒衰弱,久病不能起床者。
7.禁忌证
急症、新症、热证、实证及神经过度敏感者。
8.治验举例
例一:孙xx,女性,46岁。
素患肺结核与神经衰弱,已有十余年,身体极衰弱,近在唐山市人民医院诊断为胃下垂,外观肢体削瘦,面色苍白,声微无力,不能操待家务,终日卧床。每日只吃半磅牛乳,大便无力排出,每10日左右必须服泻药一次,心悸、眠少,易出汗,脉极沉弱。
共做两次大灸,第一次灸后,腹泻秽物很多,大便日五、六行,腹并不痛,以后则每二日大便一次。灸后第二日即能吃稀粥,以后每日能添吃一个馒头,渐加至二、三个。以前若勉强到室外去一次便会患伤风发热,灸后则在室外活动无碍,并逐渐能照顾家务。七个月后又作第二次大灸。灸后并未见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亦未产生其它副作用,身体逐渐趋于健康。
例二:王xx,男性,39岁。
农民,发病数载,身体瘦弱,面色苍白,精神衰颓,食欲不振,腹胀肠鸣,日下白色溏便5、6次,畏冷,咏细弱无力,于1955年秋施以大灸两次。第一认灸后自觉胸腹腰背都温暖,全身颇感舒适,情神亦觉畅快,大便次数略减,食欲渐旺。因病情大有改善,两星期后,患者又要求灸第二次,灸后腹胀肠鸣全部消失,频频思食,大便渐稠,日二至三次,有时一次,病已去大一半,能参加劳动,据说回家后不久病即痊愈。
几点说明:
1.灸法能治虚弱久病,起沉寒痼疾,在寻常灸法力不能举的疾病时,有待于此种火壮力宏的大灸法来解决。但其适应症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2.“大灸疗法”在临床观察中,还未发现任何副作用,但病例较少,仍需进一步现察,始可得出结论。
3.本文所述操作程序系按本师所传,为了观察古法的疗效,在用品方面亦未敢擅加更改。
4.此种大灸方法,灸点较多,倘照顾不及,容易造成烧伤,增加患者痛苦,应特别加以注意,最好在施治时有助手协作。
5.在灸的程度上,要求各穴火力均匀一致,注意防止有的部位灸出灸疮,有的部位皮肤还未见红色,以免影响疗效。
6.灸后必须于十宣刺血少许,针泻三阴交,不然会影响疗效,产生副作用。
7.我们曾经治一例精神过度敏感的患者,未效,虽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但应研究进一步提高疗效措施。
8.“大灸疗法”应加以系统研究,以扩大临床适应症的实际意义。
本文来源:《新中医》,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