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特有趣,让你写作恍然悟

三      坔     夜    话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叶圣陶老先生说,何为语文,就是口头表达为语,书面表达为文。李老师喜欢聊语文,曾以讲故事的方式聊过聊过口头表达,也就是怎样学说话,怎样会说话;今天呢,李老师换过话题来谈书面表达,也就是怎样写文,怎样写好文。要谈这个话题,李老师同样不想去讲什么深奥的道理,还是想先说几个故事。什么故事呢?莫急,我这就慢慢道来!

且说第一个故事。从前哪,据说有位德高望重,满腹经纶的老先生,他有三位高足。名师出高徒,他的这三位高足自然也是学问了得。老先生呢,家有一小女已到女大当嫁的年龄,于是他想在这三位高足中挑出一位来做他的乘龙快婿。怎么个挑法呢?老先生考虑由他出题目来对三位高足考上一考,然后让女儿根据考试情况自己来挑一位。他将这一想法跟女儿说了,女儿满心欢喜地表示同意。

老先生由此选了个良辰吉日,备了酒宴,将三位高足请来,并由女儿把盏斟酒。席间,老先生出了题目叫三位门生作答。题目是,每人说四句话,第一句话一定得有“模模糊糊”四字,第二句话得有“清清楚楚”四字,第三句话必须得有”容易的容易“五字,第四句话则须含”难上的难“四字。

题目一出,生甲即表示他可作答了。生甲随口说道:雪在天上模模糊糊,下到地上清清楚楚,雪化成水容易的容易,水变成雪难上的难。老先生父女俩听后未曾吱声。此时,生乙表示他也有句可答了。他说:墨在砚中模模糊糊,落到纸上清清楚楚,墨变成字容易的容易,字变成墨难上的难。父女俩听后依然沉默不语。下面便是生丙作答了,这当儿小姐过来斟酒,四目相对,生丙即心领神会,遂立马答道:小姐斟酒喝得我小生模模糊糊,但我心里清清楚楚,小姐想我容易的容易,我想小姐难上的难。话一出口,小姐不由一声”夫婿“便拉起了生丙的手。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说写文章审题立意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再讲第二个故事。上一个故事讲的老先生出题选婿的故事是告诉我们写作审题立意的重要,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呢?或许听了故事你就明白了,究是啥故事,我这就慢慢道来!

话说从前有位国王,是个瞎子,又是个瘸子,真正的残疾人呢!国王想在全国招募画师为他画像,多日不见有人应招。国王决定用重银招聘,画得好的另有重赏。告示一出,还真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遂有一画师应了聘。这画师到王宫大殿据实为国王画了像,瞎眼、瘸腿,没有哪一处与国王相异。然而国王看了这画师给他画的像,不由勃然大怒道:我的形象让你描绘成这样,全国的老百姓会把我讨厌死了,这不是存心侮辱我吗?于是下令将画师杀了。国王杀了这画师,正担心不会有人再敢来应聘,可第二天便又有画师来应了聘。这画师吸取前一位画师的教训,将国王的瞎眼画成了好眼,将他的瘸腿画成了好腿,国王在他的笔下俨然成了一名美男帅哥。谁料国王见了这画师给他画的像,再次动了雷霆之怒,厉声喝道:这是让我欺骗全国的老百姓啊,给我将这画师推下去斩了。就这样,这画师又被杀了。国王以为这下怕是真没人敢来应招了,可第二日竟然又来了一位画师,他不仅应了聘,还问了国王的一些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当他得知国王常备弓箭到山野打猎的信息后,心中便有数了。于是他将国王画成了一腿半屈,一腿藏于一石后,一手拉弓,一手搭箭,一眼圆睁,一眼闭瞄,全神贯注,威风凛凛。国王一看,大喜过望,即拍手称道:好啊,这才是真正的我呀!与此同时,重赏了这第三位来应聘的画师!

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告诉我们写作的选材非常重要,创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我们既要生活的真实,更要艺术的真实!

以上讲了两则故事分别来诠释了写作的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现在来讲第三个故事,主要是来说明写作语言词汇的推敲运用问题。

话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七岁那年跟着他的老师去游个园。师生俩东走西瞧,边走边聊,不觉来到了一座小桥上。忽然他们发觉桥下飘浮着一具女尸。老先生折扇一拉,眉头一皱,随口吟道: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浪中转,七魄水上漂。

小板桥一听,当即叫了起来:谬矣!谬矣!

老先生听小板桥说他荒谬,不由怒道:小犬,妄责汝师!何谬之有?

小板桥不慌不忙地说:我且问老师,你与这位女子是邻居吗?或者认识吗?

老先生说不认识。

那么你是怎么知道她二八一十六岁的呢?小板桥又问道。

老先生答不上来。

小板桥见老师答不出,便继续问道:请问我师,这女子落水时,先生在场吗?是目击者吗?

老先生摇头。

小板桥见先生哑言,就说,那就不一定是风吹落小桥的,或许是歹徒害死的也未尝可知。随之他又追问道:请问我师,三魂是啥样?七魄又是啥样?你咋看见它们在浪中转水上漂的呢?

老先生瞠目结舌,脸成了猪肝色。半晌说道:依你之见呢?

小板桥说是只要稍作修改便可,接着吟道:

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

青丝浪中转,粉面水上漂!

老先生一听,随转怒为喜,以扇击手大声赞道:妙哉!妙哉!

这则故事讲完了,想来或许会给朋友们抑或是给朋友们的孩子在写作上能有所启发吧!欢迎赐教!欢迎赐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