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病例(2021.3.10):百思不得解-从来没错这么多!你能说出所以然吗?
前言:一直专注肺结节,尤其是磨玻璃结节,通过总结分析与归纳整理,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在国内诸多医学平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解析不同类型肺结节的影像特征。但最近的一个病例,翻车了!术后病理与术前判断出入非常大!但回顾分析仍找不出之所以然的原因来,只能说明一是学无止境;二是影像真不是能断病理的(同病异像、异病同像)。我们来分享下这个病例:
金华的某A,检查发现左肺多发结节,先来看术前CT图像:她有好几个病灶,我们一个一个展现与分析:
A病灶:左上叶舌段
影像表现:
见左上叶舌段混合磨玻璃结节,似有血管进入病灶,实性部分密度较杂乱,磨玻璃部分密度稍低,但轮廓相对还是清楚的。下面是靶扫描的图像:
病灶与血管关系较密切
有点状高密度,轮廓相对清楚,但磨玻璃部分密度较低
上图层面见瘤肺边界较为清楚,明显磨玻璃成分,红色箭头示其内有高密度,是比较典型的混合磨玻璃结节
上图更是典型混合磨玻璃结节,且瘤肺边界清,高密度部分杂乱
上图见血管进入病灶并散了开来,蓝色箭头示微血管进入,绿色箭头示有磨玻璃成份,红色箭头示实性成份
绿色箭头示有磨玻璃成份,桔色箭头示血管(增粗的血管)
上图示增粗的血管
术前考虑:
较为典型的浸润性腺癌表现,建议应及时手术切除,单此灶可以考虑舌段切除
大体标本:
B病灶:尖后段胸肋面
影像分析:
平扫淡磨玻璃结节
靶扫后轮廓清晰,纯磨玻璃,紧贴胸膜,瘤肺边界清,胸膜无牵拉
纵向看病灶有微血管进入,密度略不均匀,收缩力弱
上图仍示微血管征,进入病灶
术前考虑:
至少微浸润性腺癌,不能排除浸润性腺癌的贴壁生长型。若单灶考虑,可楔形切除。
大体标本:
C病灶:尖后段纵隔面结节
影像分析:
平扫淡磨玻璃结节,轮廓较为清楚,但密度较低
上图示靶扫描后病灶瘤肺边界清晰,较淡的纯磨玻璃结节
纵向看病灶,密度略不均匀,边界很清楚,周边有小血管
术前判断:
考虑原位腺癌可能性大,不能除外不典型增生或微浸润性腺癌,甚至浸润性腺癌的贴壁型也是有可能的。若单灶,可楔形切除。
大体标本:
D病灶:下叶纯磨玻璃结节
影像分析:
靶扫描示磨玻璃结节(红色圆圈处),与胸膜关系密切,瘤肺边界清楚,但微小,仅约3-4毫米许
平扫示左下叶结节,微小,平扫上无法看细节,但因有上叶多处磨玻璃结节,如果是恶性,则此结节也极可能是恶性
术前判断:
考虑原位腺癌或不典型增生可能性大
大体标本:
综合分析:
病灶性质:上叶3处病灶,下叶1处病灶,均是磨玻璃结节,主病灶在舌段,考虑主病灶为浸润性腺癌;上叶另两病灶考虑微浸润性腺癌或浸润性腺癌贴壁型,也可能为原位腺癌;下叶病灶考虑原位腺癌或不典型增生。
手术方式:如果没有A病灶,均可以再观察随访,因A病灶考虑浸润性,且最大径约1.5厘米许,所以需要干预。而干预A灶,则B灶与C灶以及D灶均最好同期解决,否则,进展后还要再手术。A灶可舌段切除,那么B与C均需大楔形切除(为保证切缘),此时上叶留下部分的舒张性会非常差,容易肺膨胀不全,而A灶若确实为浸润性癌,则肺叶切除也符合原则,更何况多发且分散在不同方向的位置。下叶另行局部切除。经过与患方的充分沟通,并综合考虑,选择“单孔胸腔镜下左上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并下叶楔形切除”。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恢复也很理想。
最终结果:A灶:隐球菌性肉芽肿性炎症;B灶:原位腺癌;C灶:隐球菌性肉芽肿性炎症;D灶:原位腺癌。
反思:这个病例的4处结节,从影像上看都是较为典型的恶性表现,而且隐球菌性肉芽肿多在肺外周部位,为高密度实性结节伴晕片的常见。而且肺癌与隐球菌同在,临床非常罕见。在我的印象中就没碰到过!而且我回顾再回顾分析,也找不出B灶与C灶为何是截然不同的病理结果,影像上明明几乎一样。A灶也难理解,感觉没有特征指向隐球菌。
与你分享,看看大伽们如何解答,或有什么经验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