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破口大骂十分钟 医生一句话竟开始三鞠躬…

疾病,我们以为只是生理上的抛锚,其实往往伴随着心理上的症结。因此,医生不仅要看病还要看心,不仅要医病还要医心。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高传友医生,讲述了他在临床实践中亲身经历的2个小故事,值得所有医生们都看一看。

故事一:医生一句话 破口大骂的患者竟深深鞠躬
▲▲▲

一位42岁的东北女患者,通过网络挂号,千里迢迢坐飞机来找高传友医生看病。患者表示自己泪道堵塞,急寻这方面的专家做手术。不巧的是,高传友医生虽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刚刚退休,不能再继续进行相关手术。于是,高传友医生就把这位患者推荐给另外一位技术很不错的专家。

没想到的是,患者认为术后效果不佳,通过网络挂号,又不远万里来找高传友医生。但当她第二次来到高传友医生的门诊时,不由分说进门便破口大骂,持续了整整十分钟。

面对患者毫无来由的诘难,高传友医生也感到非常委屈。但是,高传友医生并没有与这位患者针锋相对的争辩,而是等她骂累了、口干了,才温和地对她说:“女士,这真的不是我的错,但我可以帮你解决问题。专家号很难挂,我带你去找这位专家加号吧。”这位女患者的脸色竟慢慢的缓和下来。

不过,帮归帮,高传友医生同时把责任划分清楚,明确告知这位患者术后效果自己不能保证。患者听后也非常理解,为了表示感谢,这位刚刚还面红耳赤破口大骂的患者竟像日本人一样,向高传友医生鞠了三个90度的躬。

故事二: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瞬间这位男性像变了个人
▲▲▲

有人云:“这世界最动听的话,不是我爱你,是你的肿瘤是良性的。”

某32岁男性患者,温州的一家医院诊断其为鼻咽癌。为进一步确诊病情,该患者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了高传友医生。高传友医生给他挂号找专家看诊,病理结果却证实不是癌症。瞬间,这位男性患者精神焕发,像变了个人一样。

最难缠的是患者 最容易满足的也是患者
▲▲▲

其实,疾病不仅给患者生理上带来了不适和疼痛,还会让患者和家属心理上备受煎熬。

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一位西方医生特鲁多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所以疾病的治疗需要两剂良方,一剂用于“安身”,也就是医学技术;一剂用于“安心”,正是人文关照。但目前的医疗状况,“安心”这幅药却在无人的角落结了蜘蛛网。

2013年,美国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刊登了一篇文章《“Good” Patients and “Difficult” Patients—Rethinking Our Definitions》。此文讲述了身为医生的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75岁高龄的父亲,心脏手术后4周在家里修养,突发低血压而晕厥。她与母亲陪着老父亲到急诊就医,经过初步检查,诊断为脱水性低血压,予以了补液治疗。当晚,父亲的血压数次下降,她不得不多次去叨扰值班护士和医生。直到她从医护眼光里读出“困难家属”的意思,顿时意识到自己从前也曾经无数次这样礼貌地打发走焦虑的家属,告诉他们“没事的”、“还有其他病情更重的病人”、“会立刻处理”云云,意识到自己原来可以做的更好。

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肯定会遇到很多自己看来有点无理取闹的患者或是家属,而且这些患者或家属也不会因有效沟通而彻底消失,但医生也许可以尝试调整自己对待此类病人/家属的策略,多一些换位思考、多一句解释、多一份问候……

最难缠的是患者,最容易满足的也是患者。一句话可以让医患大动干戈,一句话也可以让患者感激涕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