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医是怎么样治疗狂犬病的?是否有什么特别的药?
人类历史上第一支狂犬疫苗于1885年由巴斯德试制成功,但其实早在很久以前,中国历史上就有了中医治疗狂犬病的记录。
晋代医家葛洪
在其所著医书《肘后备急方》中,专门有一章“治卒为犬所咬毒方”来阐述对狂犬病的治疗方法,但其所记载的多为当时的土方,疗效早已不可考了,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下面,我举例介绍一下,书中那些在当下看来或许有一定道理的部分记述。
“先嗍却恶血,灸疮中十壮,明日以去。日灸一壮,满百乃止。”
这句话的意思是:葛洪告诉人们,在被疯狗咬伤后,首先要将残存的瘀血毒血用嘴吸出,这样便可最大程度上减少进入体内的病毒量。
之后再在伤口上进行艾灸,首次治疗要灸多次,之后还要每日一次连续一百天。这里我们要注意了,此处的艾灸可不是像今天一样用艾条来灸,而是指当时常用的“瘢痕灸”,又称化脓灸,顾名思义就是灸了以后会化脓,而且在结痂脱落后会形成一个瘢痕。
不同于今天的艾灸,艾条是离开皮肤的,而在古代,艾柱都是直接放在皮肤上的,用到的艾柱一般差不多有绿豆粒大小,一个艾柱就叫作一壮,一次治疗往往要连灸多壮。
以今天的观点来看艾灸主要有以下作用:
- 瘢痕灸通过引起创口的化脓,从而产生局部大量的免疫反应,这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人体免疫反应杀灭进入体内的病毒。
- 狂犬病毒不耐热,艾柱燃烧产生的高温或许也能杀死一部分病毒。
所以总的来看,以当时的医疗条件,这样的治疗手段在进入体内的病毒量不多,并且伤口远离神经组织,同时治疗及时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可能性能保证人被疯狗咬伤后不发病。
另外,葛洪在书中还提到:
“犬咬人,七日一发。过三七日不发,则脱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
这可能是最早的关于狂犬病潜伏期的描述。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他认为体内瘀血瘀热蓄积可能会引起精神功能的失常,从而可能会表现为发狂。
在《伤寒论》一书中记载了“抵挡汤”一方,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则记载了“下瘀血汤”一方,二者皆有破血逐瘀的作用,只不过前者更加针对旧有的瘀血,而后者则针对新形成的瘀血。虽有上述二方,但并未有确切的文字记载,表明仲景曾用某个方子治疗过狂犬病。
清末名医张锡纯
张锡纯在得知死于狂犬病的被疯狗咬伤的牛在解剖后发现其腹内有巨大血块后,经过类比张仲景提及的“下瘀血汤”的适应证后,认为该方也应该可以用于治疗狂犬病,用后发现效果不错。
“下瘀血汤:大黄三钱,桃仁七粒,地鳖虫去足炒七个,共为细末,加蜂蜜三钱,用酒一茶碗煎至七分,连渣服之。”
服药之后排出像鱼肠猪肝一样颜色的大便,小便也是像苏木汁一样的颜色,通过二便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服药之后不能中断,直至二便恢复正常之后才能停药,否则易复发。
近代中医
1924年由浙江宁海名医严苍山撰写的《汤头歌诀续集》中对“下瘀血汤”一方亦有记载,只不过此处改叫“癫狗咬毒汤”:
“癫狗咬毒无妙方,毒传迅速有难当。桃仁地鳖大黄共,蜜酒浓煎连滓尝。”
而后在解放前无锡名医周小农在《山西医学杂志》的刊文中亦提及此方。
建国后,发行的《赤脚医生手册》中也有记载该方,在随后发表的《黄道六医案》和《狂犬灵防止狂犬咬伤45例》中均对该方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描述,称其效果良好。
小结
中医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在理论和临床实践之中都有独到之处,当今我们在学习西方现代医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中医的发掘和创新,西医治不好的病中医或许就有恰当的解决之道,这是我们应该从历史上中医对狂犬病的治疗这一案例中获得的启示。
注:本文所涉及的各类药方、验方以及治疗方法等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处方和治疗方法,请勿盲目试用,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