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首五律《倦夜》,不知被何人修改,意境顿时提升一档次
昨天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历代文人对李白杜甫的评价,以及他们二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作为传统诗歌史上两颗璀璨辉煌的双子星,关于谁优谁劣尚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诗歌的题材、体裁,至杜甫手中,都到达了顶峰。
古体诗李白杜甫各有千秋。绝句李白更胜一筹。但论及律诗,杜甫说第一,恐怕唐宋元明清没人敢说第二。
不过,后世学者在整理杜甫诗集的时候,发现杜甫有一首五律,不知被何人改动,意境顿时提升一档次。这首诗便是《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飞萤自照水,宿鸟竞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我们先来梳理下这首诗。
此诗写在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令杜甫甚为忧虑,好不容易盼到收复长安,然而吐蕃又趁虚而入,率军进攻长安,唐代宗甚至逃亡陕州避难。干戈才止,兵灾又起,心怀悲悯的杜甫,心急如焚,写下此诗。
此时的杜甫,尚在成都的浣溪草堂。诗的首句,是环境描写。时值深秋,竹叶萧萧,凉风侵入卧室之内,野外的月光,洒落庭院之内。凉竹野月,渲染了秋意。
颔联承接首联,将秋意再深化。浓重的露水,滴落在叶上、阶上,竟连绵不绝,宛如雨滴,稀疏的星辰,似有似无。杜甫披衣仰望,望着外面出神,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
前两联,塑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环境氛围。
颈联由静态描写,转为动态描写。萤火虫紧贴着水面,照水而飞。夜宿的鸟儿,也竞相呼叫。对秋夜观察如此细微,可见杜甫长夜无眠的孤寂心理。
最后一联,道出心事,道出意格。这般秋夜,本是幽静的,然而因为国家尚处于干戈之中,杜甫无论怎么转移思绪,思绪都联想到百姓遭受的战火牵连。所以杜甫无心睡眠。然而杜甫报国无门,只能在着清夜徒自悲叹。
有熟悉这首诗的读者,肯定读到过另一个版本,即颈联为“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上文的版本,是晚唐顾陶编录《唐诗类选》所记载的版本。“暗飞”这个版本,则是宋代的版本。
按理来说,顾陶是唐朝时期的人,离杜甫时代更近,应是初版。而宋代的,则是被改后的版本。
初版“飞萤自照水,宿鸟竞相呼”是十分平常的作诗手法,平铺直叙,句内并没有什么变化,也没有劲健的字词活用。
改版“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其实就是改动了一个字,去掉了“竞”,增加了“暗”,然而重新排列了字词的顺序。如此一样,这联诗变得繁复、劲健起来。
萤飞,是暗飞。渲染了秋夜的环境,同时,萤不是照水了,而是自照。萤火虫本身有微弱的光芒,“自照”而不说水,则有孤影自伤之感。
后一句同样,先点出“水宿”,再说鸟相呼,让五个字的句子,变得有层次感。“暗飞”二字倒装在萤之前,“水宿”二字倒装在鸟之前,让这一联变得曲折繁复,耐人咀嚼。虽然这一联只是改动一字,但意境大有提升。
对于这一联版本不同,传抄过程的错漏,应该可以排除。毕竟传抄错误都是一些形近字的辨认不清,像这种前后格律对仗都无误,而且字序变化如此精妙,定然是修改过后的产物。
那么是谁修改的呢?
学者繆钺认为,这其实是杜甫自己改的。从唐人的笔记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少对诗词推敲的典故。杜甫作诗,定然也是会修改的,力求更精。
“飞萤自照水”版本,是杜甫最初的版本。唐代没有雕版印刷刊印诗文的,编录诗人诗集时,多是手抄。所以当时很多人传抄的,是这个版本。后来杜甫修改成“暗飞萤自照”,于是出现了两个版本。
宋代刊印的时候,看到“暗飞萤自照”,觉得这样写更好,于是这个版本更多一些。
其实从字里行间,也能看出来、“暗飞萤自照”这种语言结构,在杜甫的诗中经常出现。多用实字,实物密集,语劲句健;分作数层,造成层波叠澜的效果;比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从杜甫改诗来看,即便是诗圣,传统诗歌的集大成者,也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然后在自我否定中达到更高的境界。另外,曲折繁复的句意,可以让诗更加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