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部讲「快速搞钱」的纪录片

晚上好,我是艾小白。

最近刷了部网飞纪录片《金钱通解》,一共5集。

100分钟左右的内容中,包含了快速致富骗局、信用卡、助学贷款、赌博和退休,这5个普通人容易掉入的「金钱陷阱」。

尤其是信用卡这一集,揭露了不少行业内幕,都还挺颠覆的,一起来看看吧~

01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用信用卡的时候,我们容易花出去更多钱。

其实信用卡公司每年会做好几万个试验,只为知道一件事:

「了解怎样从每个人身上,赚到更多的钱。」

1)缓解你的「支付疼痛」

比如,有一个这样的试验,选了两波人分开参与一场拍卖会。

一波人被告知只能使用现金支付,另一波人则可以使用信用卡。

拍卖的物品完全相同,但结果截然不同:

用信用卡支付的价格,比用现金支付的价格高出2倍。

研究发现,当我们用现金支付时,大脑会产生一种类似「疼痛」的不适感,从而导致我们对这笔花费三思而后行。

而使用信用卡支付时,这种「支付疼痛」会缓解很多,让你觉得只是「数字」变少了而已。

也就是说,信用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你的「支付疼痛」,从而让你花得更多了。

2)被忽略的分期手续费

信用卡不仅让我们的消费更冲动,更即时,更可能会让我们成为一名「循环信贷者」

我曾经就是这样,比如想换电脑的时候,不是先考虑手头上有多少钱,而是:

“我的信用卡额度足够了,先刷卡下个月再还,再不济分期就好了”

因为高频使用分期,我甚至连单笔2元消费都分过6期...

每当分期时,我只会下意识地关注「每期应还」多少钱,而每期的手续费看上去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却忽略了一个重点,近似折算年化利率(单利)高达16.13%

之前我们也给大家科普过 计算利率的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02 

那么,你可能想问,我从来不用信用卡,是不是就不会落入陷阱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每刷一次信用卡,银行都会向商家收取一笔手续费。

还记得2014年,轰动一时的鸡缸杯拍卖吗?

一位中国富豪刷黑卡(无限额度的信用卡),以3600万美金(2.8亿港元)成交价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

它的手续费是3%,算下来光这一单,银行可能从中赚了100多万美金

而在我们日常消费当中,羊毛最终还是出在羊身上,这笔交易费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银行向商家收取交易费,商家把它计入到商品价格中来抵消,最终还是由消费者买单。

也就是说,即使你不使用信用卡消费,你也在默默承担着这个「隐形的支出」。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用现金或者借记卡消费的人,每年向用信用卡支付的人「补贴」1000多美元。

这也在无形中造成了一种「财富转移」

看来,在这个鼓励消费信贷的现代社会里,只有合理使用「信用卡」这个工具,才能避开重重陷阱。

03 

你身边可能也有不少信用卡高端玩家,他们用尽一切机会薅信用卡公司的羊毛。

这一群人,被称为「信用卡黑客」,也被银行看作是「累赘」。

比如,视频博主Jung,就是一位「信用卡黑客」,他拥有13张信用卡,有专门的卡包存放,也有一个表格来统计。

他会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类型的卡,来享受各种特色权益:

免境外取现手续费、免费境外机场贵宾室、境外消费返现

兑换航空里程、高端酒店、医疗服务

……

这样刷信用卡攒积分,再兑换奖励、免年费、抽奖活动等等……

用魔法打败魔法。

不过,银行会因此「赔钱」吗?

2006年,美国摩根大通首次推出蓝宝石信用卡,开卡奖励价值1500美元,据说这让摩根大通损失了2-3亿美元

摩根大通CEO却说:“这张卡太成功了,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我倒希望是损失4亿。”

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每个人的「开卡奖励」只有一次,而想要获得奖励的前置条件是:

在开卡的3个月内消费满4000美金。

而持有这张信用卡的人,则会年复一年地刷卡。

你看到的奖励和优待,往往忽视了背后所需要付出的条件。

银行利用数据分析你是哪种客户,然后投其所好,看似是你在选信用卡,实则信用卡在选你。

而这给银行带来的收益,比开卡奖励多得多。

看来,还是银行的魔法更厉害一些。

如果你也曾经深陷信用卡负债的漩涡,也别太自责,“因为,游戏就是这样设计的。”

最后,想跟你分享几个小Tips:

1.不要让信用卡选择你,而是选择你需要的、适合的信用卡。

2.像现金一样使用信用卡,额度并不是你真正拥有的钱,避免循环借贷或者分期。

3.如果已经处于负债状态,每次迈出一小步,制定和执行还款计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