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玉印的艺术成就及市场价值京城百工坊

(一)    两汉玉印的艺术成就

两汉玉印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印纽艺术成就

两汉玉印钮式较多见的覆斗钮,除此之外尚有为数不多的龙、龟、熊等钮式。无论何种钮式,其制作均十分精良,均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各种动物钮式。两汉玉印的动物钮其动物造型的比例、神态均雕塑的十分准确生动,在细部的处理上,无一丝疏漏,力求尽善尽美。印纽与印体结合混若天成,即使没有印面文字亦早已是一件精美绝伦的玉雕艺术珍品。

两汉玉印动物钮式中龟形钮式较多,这与两汉用印规则有很大关系,《汉官仪》记载:皇帝用玉玺螭虎钮,皇后用金玺螭虎钮,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及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其余两千石的官吏银印龟钮,两百石以上中下级官吏皆铜印鼻钮。虽然《汉官仪》所记印质为金银铜,但在钮式的使用上却可看出等级森严,各种钮式的使用上有明确的指向。然从目前所见的实物和文字资料也可看到《汉官仪》规定并未贯彻始终,其不过是400余年两汉中一个时期的规则,不足以解释两汉用印的全貌。从它反映的信息中可知龟钮曾被广泛使用于两汉高层官吏之中。

传世所见两汉玉印龟钮形制大致相同,基本为立体圆雕仿生龟,龟四肢直立,头向前上昂起,双目圆睁,尾下垂向内勾向腹部。玉龟形象十分生动神采飞扬,极富活力,如此之妙品后世罕见。其他诸如螭龙钮、熊钮同样工艺精湛,传世所见此类动物钮式其龙、熊均盘曲于方寸之内,使动物形态保持自然而不生硬,难度很大,汉代玉工在此表现出高超的造型能力——在适度的艺术夸张中凸显欲表现对象的内在生命力和外在形象的视觉冲击力,使动物的造型上神似与形似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且极具艺术张力。如此之高的审美和造型能力及精雕细琢,娴熟雕琢技艺堪称后世玉雕动物造型之楷模。

两汉动物钮式玉印传世甚少,凡现世者皆为艺术珍品。

(2)          两汉玉印的印文艺术成就

两汉玉印印文文字在西汉早期,承继战国、秦的印文书写和制作风格,总体上字形为小篆,印面文字布局略显松散,有的还保持着四字格,字的笔画偏细。至汉武帝时印文书写和制作风格开始有了明显变化,字形偏方,笔画变宽,笔画转折圆润自然,但文字布局仍嫌松散,印文的方正平直虽尚未成为主流,但已接近新莽时期的印文风格。

王莽新政存续仅15年,但在15年内王莽极力推行变革,无论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无不欲革汉而立新,据汉书记载“仅地区的地名就数次更易,致令下官吏无措”。尽管如此,两汉玉印在此期间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提高,这与王莽博征天下工匠有极大的关系。王献唐在《五镫精舍印话》一书中赞曰:“印为国家重器,尤刻意求工。今传新莽官印,钮制炼冶,俱皆华妙。印文书刻之工,远迈秦汉,更无论魏晋。篆刻至莽,殆摹印之极规矣。”可见评价甚高。

近代著名书画大家、篆刻家白石老人曾讲:“刻印,其篆刻别有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之处,全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

韩天衡、孙慰祖编著的《印章艺术概说》一书中提到:“汉代有不少以玉、玛瑙、白晶石等天然矿物为质料的印章,多为当时王公贵胄所佩戴。其雕琢精美绝伦,文字清俊姣好,线条流动匀落,别有一种字里生金,行间玉润的美感,是汉印中的逸品。”

由欧阳中石、卜希旸主编,赵宏著的《篆刻教程》一书中作者指出:此时(两汉中期)琢玉技术及其成熟,自然,几乎达到既善尽美的程度,笔画方起方收,一丝不苟,丝毫不爽,峻拔明快,笔势婉转流动,畅达自如而无丝毫滞涩,印文自然穿插避让而不露痕迹,令人叹为观止。玉印以渊静典雅胜,不以起伏多变,斑驳古气夺人,后世学习者可得堂堂正正君子之风。

从以上引文可知,两汉玉印的印文篆刻以其雍容华贵、渊静典雅之态赢得了历代书人、印学家的高度赞誉,也成为后世篆刻爱好者首推的学习典范,古人称之为极规。两汉玉印印文篆刻尤以王莽至东汉中早期为佳,堪称独步天下。

两汉玉印文字从早期承继秦小篆到西汉中期的印文文字变革,直至西汉晚期完成印文文字的彻底变革,历时两百余年,最终在新莽时期达到历史最高峰,此时缪篆体印文彻底取代了秦小篆文字。印文文字由长方向方形转变,笔划加宽,使印文在印面上分布更为均衡丰满,而由于笔划加宽,文字笔划因布局之需适度增减,笔画穿插纵横中追求方正平直,结字法度森严,不仅增加了印面文字构图之美,也把中国文字结字之美推向极致。

由于两汉玉印无论官印、私印、其艺术水品均极高,而存世量极少,故有幸收藏者无不视为珍宝,秘不示人,现今能亲眼一睹两汉玉印之风采已属不易,更何谈拥有。

(二)    两汉玉印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当今的市场价值

(1)          两汉玉印的历史文化价值

两汉玉印富含深厚的历史人文信息,在众多类别的藏品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其功能和作用是其它收藏品不可替代的。玉印不同于铜印,由于原料珍贵来之不易,且数量十分稀少,玉印的加工过程复杂,其加工难度远大于铸铜印,故玉印只能是少数王公贵胄使用,而这点也恰恰反映了两汉时期的社会等级划分,玉印印文内容也为后世研究两汉时期的各级政权的设置及高层官吏设置称谓及其他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历史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同时两汉玉印文字也真实的记述了先秦——两汉的文字发展变化,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须知两汉文字实物传世极少,目前全国汉代碑刻仅存十余块,且由于年就风化人为毁损已变得残破不全、模糊不清,唯传世两汉玉印文字有如新制,虽历经2000余年,却完好无损,何等之珍贵,实可谓不可多得之珍宝。

(2)          两汉玉印的市场价值

近年来我国艺术品市场偶现两汉玉印拍品,大多数品相较差,体量较小,钮式以覆斗为多。2010年6月3日北京雍和嘉诚拍卖公司拍出汉代白玉玉印(钮式不详)高2.5厘米,成交价69400元,北京保利2010年12月6日拍出汉代螭龙钮玉印,高2.5厘米,成交价95200元。在2010年台湾回流文物专场拍卖会预展上,073号汉代玉印拍品一对,印文为单字“御”,印纽为瑞兽,印高9.9厘米,印面2.6x2.6厘米,总重272克,起拍价780万元。另074号拍品为汉代白玉皇后之玺一对,大小各一,覆斗钮,品相较差,其尺寸为7.1x7.1x4.9厘米和4.3x4.3x1.9厘米,起拍价880万元。北京中嘉国际2009年古玉专场拍卖会拍汉代白玉熊钮印一组5枚,尺寸为高3.5厘米,印面4x4厘米,起拍价150万元,枚均价30万元。上述拍品价格并不能充分代表两汉玉印的市场价值。两汉玉印大小、制式、工艺、品相、职级、材质、时期等众多因素各不相同,有的差异较大,故难以一概而论,总的说上述几个因素条件越好,其市场价值越大。另外世人对两汉玉印的认知度越高,其市场价值也越高,不识者取之无用。

如前文所述,两汉玉印绝大多数为最上乘和田玉所制,其材质甚为珍贵。今人只知和田玉籽料珍贵,殊不知两汉玉印皆为中国最上乘和田玉籽料制成,须知中国以政府行为大规模开发和田玉山料起源于清乾隆时期,乾隆以前制玉多以籽料为主,何况汉代,在汉代玉乃王公贵胄独享之物,是身份地位等级的象徵,绝非有钱就可用有的,更不是普通百姓佩戴把玩之物,故行内人称汉玉为王玉。如果说当今和田玉仔每克高达1万至两万,那么汉代玉印中的冰玉材质每克高其数倍亦不为过,遗憾的是和田玉自商代开采至今,资源已近枯竭,冰玉几乎绝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