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钩,既应重“效”又应重“度” ——《 没有人报名的课代表》案例评析
(图片来自网络)
将某项工作适当与其他方面的表现挂钩,是管理上常用的一种方法。“挂钩”科学合理,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则有可能产生“负效”。李华老师的《没有人报名的课代表》便是典型的案例。
如何使“挂钩”科学合理?必须既重“效”又重“度”。
首先是“挂钩”一定要有效。李老师在宣布竞选班干部和课代表之后,用两周的时间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并对乖巧听话的孩子进行表扬,对调皮好动的孩子口头警告,结果,那些平时表现不错的孩子在竞选中不出意外地胜出。这其实就是对“挂钩”的有效运用——通过李老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全体同学都将学生平时的表现不自觉地与竞选职位挂起钩来。这是一种无意关联,教师虽然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引领,却并没有将学生的某一方面表现与特定职位明确挂钩,同学们也只是无意识地进行了挂钩,实践证明,这样的引领,效果是明显的。
后来,李老师将语文课代表的职务与学生的纪律关联起来,这就是有意关联。
恰当地有意关联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教师的关联一定要有度,即与职务挂钩的关联项,必须是与职务特点相关的或者接近的,尽量不要扩大范围,或者不能盲目扩大范围。李老师的“挂钩”,将课代表与其坐姿、午间洗手时讲话、上卫生间跑动等等关联起来,最后竟然撤掉了课代表,便是失之于“度”;李老师所挂钩的关联项,与语文课代表的职位特点没有任何关联,这样的有意关联是不可取的。
从另一个侧面说,既然课代表是全体同学通过举手表决的形式选举出来的,班主任就没有权力自行撤掉课代表,这也是失之于“度”的表现。好在后来李老师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让课代表恢复原职。
非常赞同王晓春老师的那句话:“不要动不动就把小干部的表现和他的职位挂钩。”若需挂钩,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效”和“度”,做到既重“效”又重“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