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究竟在争什么?各家思想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百家争鸣,这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思想激荡,在历史书中,也只是两页带过。

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百家争的是什么?

诸子的思想,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历史的狡黠之处在于,它总会诱惑我们用刻舟求剑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变迁,具体地说来,以今人的眼光看古人的历史。

以现在的眼光看,百家争鸣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奠基期,是轴心时代东方思想家的盛宴。然而,这是马后炮般的定论,当时的诸子们,可不是单纯为了把思想留给后世才发声的。

百家的本心已被点出:政治哲学的出现是有社会背景的,政治哲学是用来塑造社会意义的。

百家争鸣的本质是治国思想的探索与竞争,是一场颅内的文化战争。

诸子的目标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建立一个理想国。想想看,孔子周游列国,是环中国游的潇洒自在吗?不,他是“累累若丧家之犬”!老人家这么辛苦为的啥?还不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被国君采纳嘛。

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历史的另一个狡黠之处在于:胜利后的统治思想,总会对历史重新叙述。

这让我们产生了一个认知误区,总以为中国天然是保守的、是尊崇道德的、是克己复礼的,事实并非如此。

商朝的统治方式是政教合一,君主也是祭司,商人信奉一种原始的巫教。这种原始宗教的细节已难循迹,我们可以从后来的楚国士人著作中看到一些遗留,比如屈原在诗中经常提及的山鬼、女神、香草、美人都源自这种信仰。

而周朝建立之后,扬弃了商朝宗教气息浓厚的治国方式,而将治国思想定为“礼”。

这个礼,和我们现在熟悉的礼仪、礼貌不同,周公制定的礼,是一种思想体系。礼是社会秩序,也是信仰仪式,换言之,礼具备了神的功能,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宗教”。

这里要提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细节:鼎,这种器具,实际上是祖先煲汤的大锅,在商朝时是作为祭器,而在周朝时变成了礼器。

百家争的是什么?

尽管孔子推崇周公,也强调治国以“礼”,但周公的礼,和后来儒家的礼,在思想密度上还是不同的。

比如,在诗经中,我们经常看到女人对男人露骨的表白,比如“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再比如孔子本人,就是父母野合生下来的。一句话,那时候的中国,比现在还开放。

但西周灭亡后,中国进入了战事频仍的乱世,士人们开始对“礼”这一治国思想,发出了质疑。

他们认为,礼,不足以治国,甚至于是礼,引起了数百年的乱世纷争。

如何让国家长治久安、避免战乱,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初心。换言之,他们提出思想,是带有鲜明的现实关照的,而不是探究生死的纯粹哲学。

许多影视剧,总是把孔子的脑仁,放到21世纪,将孔子塑造成为远离尘世纷扰、一心做学问的出世的哲学家,一开口就是:“我要成为万世师表”。

这实际上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脱离孔子所处时代的意淫。

百家争鸣的诸子首先是士,然后是子。

翻译成现在的话,首先是有强烈现实利益考虑的贵族,然后才是研究思想学问的学者。

其实,中国的原生哲学基本都是入世的,少有像佛教这样出世的思想。这与中国实干、务实的文化基因不无关系。

百家争鸣,就是一次治国思想的大竞争,是一场文化领域的大混战,一次没有鲜血的文化战争。诸子们卯足劲,追求的不是哲学的终极问题,而是自己治国思想的胜出。

百家思想的本质区别在哪儿?

国家治理的对象是人,百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人,直观地说,如何规范人、如何管理人,我们再往深层了说:人性的量化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社会主义者,度量人的核心标的。这种社会关系直观地说,便是阶级关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法家以法量人,人是一切法律关系的总和。国家的根本是法律,没有任何人,能逾越法律,哪怕是秦王犯罪,也要用刑。权力也在法律之下,法律即抵人心。评价人是用守法与否,来做核心的标准。

儒家以道德量人,人是一切道德关系的总和。国家的根本是仁义道德,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道德必然吃人,因为评价人是用善恶为标准,道德就是把人性关进笼子里。

道家呢,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国家,如何视人。简单说,人是一切自然属性的总和。道德经说,民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自然性,或者可以称之为原始性。换句话说,原始规范,取代了人造规范。魏晋风骨的反社会性,其实也是从道家的根子来的。

思想是如何治国的呢?

简单来说,制度建立了秩序,但这种秩序的维护,是靠权力。权力从哪儿来?人心。秩序-权力-人心,这就是国家的本质结构。

但是,权利是最脆弱的,权利的易手,总会引起国家的混乱。于是,先秦的思想家们,决定把权力拿掉,直接从秩序,到人心。

怎么从秩序到人心呢?这便需要这些直抵人心的思想。

我们现在评价人,首先是道德评价,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包括守法与否的评价、契约精神的评价,都是排在道德评价之后的,甚至会被囊括进道德体系。

在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也犀利地指出:明朝时,所有问题,都变成了道德问题,连官员处罚也是因道德不检。

这便是因为,两千年的儒家思想,早已塑造了我们的内心,换句话说,秩序通过思想,已然直抵人心。

不过,儒家思想,是一举就取得了最终胜利吗?并不是。

秦始皇治国,是以法家思想,汉文帝、汉景帝是以道家思想治国,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才初步统治了中国,这中间还有曹魏的法家思想复辟、晋朝的道家思想复辟。

可为什么,在我们的感觉中,儒家一直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呢?这源自于体系化的历史观——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都是按照儒家史观,书写中国历史,儒家眼光也就这样,潜入了文化底层。

如果读法家李斯、兵家尉缭的著作,却会看到另一种历史评价体系。

当我们卸去儒家思想的眼光,抛下儒家的评价标的,就会看到百家争鸣的斗争性和残酷性——这是一场文化战争,一场成王败寇的思想之战。

(0)

相关推荐

  •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影响这么大,他具体的思想精髓有那些重要内容呢?... 儒家文化对中国人影响这么大,他具体的思想精髓有那些重要内容呢? 辛酉宝宝  2019-09-18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 ...

  • 《中国哲学简史》(3) “孔孟之道”中国儒家哲学思想精华

    孔子,原名孔名丘,公元前551年生于鲁国.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成员,宋国贵族是商朝王室的后代,商朝是周朝的前一个朝代.在孔子出生之前,他的家由于政治纠纷已经失去了贵族的地位,所以搬迁到了鲁国.他年轻时周 ...

  • 论语集中反映了什么 论语全面反映了孔子的

    论语较为集中的反映了什么?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主流的观点,把<论语>当做忠 ...

  • 现代意义

    ​现代意义: 孔子门下 弟子三千 总结出很多 行之有效的 教育方法 比如: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quo ...

  • 激光雷达和摄像头之争,究竟在争什么?

    马斯克曾将激光雷达贬得一无是处,认为激光雷达多此一举,仅靠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足以征服天下. 然而,国内越来越多的车企,声称将会搭载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必将往前跨越一大步.谁说的更有道理,这两派究竟在争 ...

  • 造车,纯电,增程式以及混动之争,各家葫芦里卖什么药?

    造车似乎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代名词,各大车企相继地进入到造车这个行业里面,新势力派以特斯拉.小鹏.蔚来.理想等为代表,传统车企派以丰田.比亚迪等为代表,虽然都是造车,但造车这件事,是各大车企都有不同的声 ...

  • 百度和今日头条正式交火,PC王者和算法新秀究竟在争什么?

    百度和今日头条终究还是打起来了. 1月29日,今日头条通过其官方微信号发布消息称,将对"百度不正当竞争"提出诉讼.今天,百度对此做出回应:否认了不正当竞争的指控,并表示今日头条近期 ...

  • 腾讯和头条公关在朋友圈互怼,究竟在争什么?

    11月17日,今日头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生机大会,新任CEO陈林首次亮相,宣布了今日头条内容生态升级. 同一天,今日头条公关与腾讯公关在朋友圈隔空开战. 当天下午,腾讯一名公关负责人在朋友圈率先发出疑问 ...

  • “百家争鸣”中代表性人物及主要思想是什么?

    ​百家争鸣中的代表性人物及主要思想如下: 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的理论核心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qu ...

  • 日内交易究竟能不能赚到钱?评论区沸腾了

    首先来听听广大朋友对于日内交易的看法: (一)周期越大,验证结果越需要时间,在盖棺定论之前,略有浮盈的账户让韭菜有了吹嘘的资本,让围观的群众有了趋势交易才能获利的错觉.诚然,日内需要的综合素质更高,但 ...

  • 时间究竟是什么?再次探索时间本质!

    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说到时间就必须要谈到空间.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表现形式,时间是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形式.时间和空间紧密的交织在一起.现有观点认为,我们所处的时空是四维的,由三维空间和 ...

  • 黑格尔哲学思想与叔本华哲学思想本质区别是什么?

    在18世纪至19世纪年代里,德国哲学界群星闪耀,竞相出现了如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这样的哲学泰斗. 要回答黑格尔与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本质区别,则需要从他们的哲学思想源头--康德哲学体系出发. 康德在哲学史 ...

  • 哲学与思想的本质差别(附音频)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上一讲,因为自己之前精心准备的极尽常识化的作品没能在自媒体上得到积极的反馈,反对声音依旧,这让我不得不对自己几年来在民哲圈子里所受的一贯否定现象进行反思,他们为什么明明不够雄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