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烧饼
烧饼是我们溧水人早餐的标配。一块烧饼,一碗豆浆。原来老溧水人都喜欢这样过一个丰盛的早餐,广东人家也叫早茶。
在溧水的我们生活简朴,条件所限,于是就吃烧饼,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我们的习惯。
我们叫炕烧饼。烧饼摊以前在路边有很多,以前就在方塘巷这里有一家,还有在中大街大约靠近西门桥这里有一家,弯子口好几家,财贸新村那里也有好几家。
现在好像不多了,都改做一种大饼,形状像烧饼,用油煎的,那个太油腻,但年轻人喜欢。或者做得很大一块,然后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分开卖,有些像披萨。不是论块卖,是按斤卖,也有图省事的成分。
我说的烧饼就是用一个大铁皮筒,里面是耐火泥做的,就像一个大煤炉,炉底是点燃的煤。将和好的面经过稍微发酵,拍成薄薄的面饼,上面撒一层白芝麻,贴在内壁上炕,5分钟左右就熟了。吃在嘴里香脆酥,烧饼要趁热吃,冷了就发硬。
那个大铁皮桶放在门口难看,也不雅观,太土,于是许多小店都弃用。在绿邨村这里有一家,做得土烧饼。原先很好吃,但现在发现面发酵有些不良,有点硬,硌牙。那家店就在路口,卫生状况不说,我们这些人就是图的那个味。没有以前那种酥和香脆,而且硬梆梆的,往桌子上一扔,能跳起来。
还有一家这种用火炕的土烧饼很好,在三元新村那里。本来很好,但里面荤油太多,有点腻,只能偶尔吃一下。但他做得越来越小,只比铜钱大一点,约半个巴掌大,实在没有看相,两块同时放进这嘴里都不嫌塞,这里的烧饼有些像黄桥烧饼。在新建巷这里原来有一家自名为正宗黄桥烧饼的店,就是现在这个味道,荤油、香而酥,但总觉得缺少一种炕烧饼的香气和爽口。只是貌似而已。
在平山林场往洪蓝去拐弯地方,有时趁城管不在,有兄弟两人,用一只筒,在那里做烧饼。那个很有些土烧饼的味道,但为了与城管躲迷藏,他们可能有些累,时间总不准确。总不敢去,生怕落空。在洪蓝农贸市场中间一个豁口处,有一家烧饼店,一对苏北也许安徽的夫妇俩开的小店。那里烧饼还比较正宗,即很土。长的是咸的,圆的是甜的。价廉物美,一元一只,有一个半巴掌大小。咬在嘴里,有些意思,小时候的味道好像还在的样子,变化不大。
在柘塘卫生院门口街道的路边,有一个烧饼摊。一个老人做的烧饼很好吃,基本要素都具备:酥、脆、香。然而那饼太华丽,有些洋气。就像村妇女主任,穿得花里胡哨,骨子里是村妇,其实就穿朴素点,可能更好一些。好吃固然,但始终体会不出小时候的那个味道。
至于蓝湖西岸、美丽新城、中城花园等处的烧饼都有一些滥竽充数的味道。
如果说品味小时味道,还是洪蓝的正宗;如果说好吃,还是柘塘的比较好吃,我一直怀疑里面有没有其它作料;如果说结合油饼和烧饼的味道就是三元新村那家。无论如何,时代在变,口味也在变,烧饼也在变。不会因为我们老了,他还一层不变地跟着我们一样老去,那是不现实的,也是痴人说梦。
因此,我们也要学着烧饼的样子,也不能不层不变。否则,要么破产,要么消失。如果一定要守成,可以偶尔试试,玩玩可以,不能当回事。
请在右下角点一下在看,谢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