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李白诗卷》 2024-07-30 12:39:05 太白之诗共两首。第一首娓娓道来,仙气拂拂,引人入胜。第二首凄清空逸超脱人寰。书则第一首灵秀清妍,姿致翩翩,后十句渐入奇境,变化多端,神妙莫测。第二首驰骋纵逸,纯以神行人书合一,仙气飘渺,心随书走,非复人间之世矣。此书境界,颇难企及。苏轼的很多作品因注重创造意识,透过它们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多少领会到作者的苦心孤诣,换句话说,是露出了刀劈斧凿之痕的。那线条的优雅,行气的从容,章法的疏密有致,给人一种精美绝伦之感。这当然是一种美,但这种美中的形式因素相对要多一些。试观此《李白仙诗卷》,却大有“粗服乱头”之感。据载是由汴都道士丹元子口诵李白诗二首,由苏轼录之而成的。毫无安排、设计的余地,便只好露出了“马脚”,这'马脚'便是苏轼的真性格,真情感。刚举笔时,作者还很从容落墨,不失平日书卷时的雅致。因之,起首一行半,均仍由横势展开,肥阔之笔,不失俏媚风姿,正有诗中“巧妍”之意。及至第二行“只知雨露贪”起,用笔遂趋重厚,诗的意境已把作者带入了一种悲凉、旷远的心境。作者想必一边耳听丹元子的诵诗声,一边在追寻先贤李白心灵的辙迹。这时,他已忘情於笔墨,心性的脚步不断加快,到“青松霭朝霞,缥渺山下村”时,笔势起伏,左突右撞,潦潦草草,不顾左右。及至到“无后玻璃魂”,已经完全失去了平日的优雅韵致了。到了最后两行“今此一脱洒,长啸登昆仑,醉著鸾凤衣……”时,已变行书为行草,感情迸发,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状。笔墨随着情感的宣洩,达到了非常流畅的 “共振”状态。古人与今人,诗意与笔墨已经浑然一体,兴许达到了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净化”之境。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四川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今天给大家带来苏轼代表作《李白诗卷》赏析。该帖为宋神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58岁时书。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后有蔡松年、施宜生、刘沂、高衍及张弼、高士奇、沈德潜等明、清人跋。此帖已流入日本。施宜生谓“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此两诗为逸诗《李太白文集》所不载。苏轼《李白诗卷》此作苏轼书於五十八岁时,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赞 (0) 相关推荐 古诗词中能惊艳到你的人间绝句 啦啦小鱼儿昨天 1.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 2.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唐多令> 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平行篇 相邀李白 第3部分 如果李白来到现在,还会写出怎样的诗歌? 传古今名篇 承先贤壮志 文山河万千 化慧语三联 蓝色字体为李白的作品,黑色字体为"长云天上"的原创作品. 平行篇 相邀李白 第3部分 目录 1 送别得书字 2 送别 3 庐山谣寄卢 ... [习书] 笔墨中的寻觅1 学习书法,能让我走进经典,发现汉字之美,涵养化育精神境界.学习书法,能让我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在书写中散怀抱.达性情,徜徉于文辞和书写之间的畅快,直抒胸臆,酣畅淋漓.笔墨中的寻觅,主要想把我散落的习 ... 书法《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两幅 书法《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两幅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念奴娇&#183;赤壁怀古 墨涯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 ... 书法《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两幅 书法《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两幅 苏轼醉笔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中的名篇,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 ... 明朝第一才子写下一首词,足以媲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图模式 广告到贵州旅游,性价比高到哭,9成人不知道,抢到即赚到! 明朝与宋朝是两个相距比较近的朝代,而且两个朝代在某些方面,还有共同点,特别是文化方面,明朝更是继承了宋朝的传统,很多的文人除了创作诗 ... 名篇名诵 | 徐涛咏诵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https://www.ximalaya.com/lvyou/23194637/180285791 朗诵:徐涛 雷声 演唱:关栋天 撰文.制作:雷声 北宋元丰二年三月(1079年),苏轼接到一纸调令, ... 古文赏析|卫东诵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词14(原文 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原文 赏析) [宋]苏轼 诵读:卫东 朋友你好,我是卫东.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赏读的是宋词名篇,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 宋词三百首-07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古诗词文欣赏 品读古典诗词 畅享诗意人生 每日经典 聆听最美好声音 今日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也是豪放派古词的代表作之一. ...
太白之诗共两首。第一首娓娓道来,仙气拂拂,引人入胜。第二首凄清空逸超脱人寰。书则第一首灵秀清妍,姿致翩翩,后十句渐入奇境,变化多端,神妙莫测。第二首驰骋纵逸,纯以神行人书合一,仙气飘渺,心随书走,非复人间之世矣。此书境界,颇难企及。苏轼的很多作品因注重创造意识,透过它们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多少领会到作者的苦心孤诣,换句话说,是露出了刀劈斧凿之痕的。那线条的优雅,行气的从容,章法的疏密有致,给人一种精美绝伦之感。这当然是一种美,但这种美中的形式因素相对要多一些。试观此《李白仙诗卷》,却大有“粗服乱头”之感。据载是由汴都道士丹元子口诵李白诗二首,由苏轼录之而成的。毫无安排、设计的余地,便只好露出了“马脚”,这'马脚'便是苏轼的真性格,真情感。刚举笔时,作者还很从容落墨,不失平日书卷时的雅致。因之,起首一行半,均仍由横势展开,肥阔之笔,不失俏媚风姿,正有诗中“巧妍”之意。及至第二行“只知雨露贪”起,用笔遂趋重厚,诗的意境已把作者带入了一种悲凉、旷远的心境。作者想必一边耳听丹元子的诵诗声,一边在追寻先贤李白心灵的辙迹。这时,他已忘情於笔墨,心性的脚步不断加快,到“青松霭朝霞,缥渺山下村”时,笔势起伏,左突右撞,潦潦草草,不顾左右。及至到“无后玻璃魂”,已经完全失去了平日的优雅韵致了。到了最后两行“今此一脱洒,长啸登昆仑,醉著鸾凤衣……”时,已变行书为行草,感情迸发,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状。笔墨随着情感的宣洩,达到了非常流畅的 “共振”状态。古人与今人,诗意与笔墨已经浑然一体,兴许达到了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净化”之境。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四川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今天给大家带来苏轼代表作《李白诗卷》赏析。该帖为宋神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58岁时书。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后有蔡松年、施宜生、刘沂、高衍及张弼、高士奇、沈德潜等明、清人跋。此帖已流入日本。施宜生谓“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此两诗为逸诗《李太白文集》所不载。苏轼《李白诗卷》此作苏轼书於五十八岁时,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