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干嘛干嘛
估计这两天菌业又有人为伟大祖国而骄傲自豪,因为“灵芝(赤芝、紫芝)、茯苓、冬虫夏草等16种菌类药材的菌种、菌株、纯化、培养、发酵和生产工艺被列入禁止出口目录中”。这16种菌类药材是:冬虫夏草、羊肚菌、牛舌菌、云芝、树舌、灵芝(紫芝、赤芝)、雷丸、猪苓、密环菌、松茸、短裙竹荪、长裙竹荪、黄裙竹荪、大马勃、黑柄炭角菌、茯苓。我初步估计,外国人最关心而且想要的东西,就是羊肚菌和松茸了,别的吗,不好意思,老外都是老土,老外都是吃货,不太热爱伟大的中国传统医学。甚至我去年去昆明看望王云老爷子,老爷子和我聊到蜜环菌,说美洲人不吃这玩意,我当时甚为惊奇,这些洋鬼子不开化啊,不知道小鸡炖蘑菇何物也。上述东西里面,目前真正热门的药用种类,是灵芝,其他东西似乎根本没有多少国外市场(也是海外华裔才买)。不过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中国灵芝培植最多的菌株,是号称“韩国赤芝”的一个外来品种。这些种类里面,好像没有什么中国特有种,也就是说,老外即使被制裁了,也是有条件自力更生获得种源的。至于培育高效菌株的技术方法水平,但愿外国人不要限制出口给我们就谢天谢地了。而纯化、培养、发酵的工艺,我祈求菩萨保佑外国人别禁止我们使用,毕竟这些都是别人创造出来的,我们实现了拿来主义。生产工艺,倒是地地道道的国货,因为外国人基本上不玩这些东西。当然他们也玩不起,劳动力太贵。君不见,牛皮哄哄走向海外的七河,也得在国内找人去外面种菇呢。羊肚菌现在这套方法,据说实际上早已流传出去了,去年良工马总去熬死切利牙(Australia)回来,就说早已有人在那疙瘩种开了,而且种的很好,比国内还要好。这让我有点感到杯具,是哪个王八蛋如此没有国格,招呼都不打就卖国了一把?羊肚菌是守不住了,松茸怎么样?不好意思,我没听说国内松茸研究有什么值得限制的进展,不仅中国没有,全世界都没有,连小日本都没有。我所了解的,或许云南那几个哥们在搞的原产地保护性促进意义倒是挺大,不过,当松茸产品以出口为主的局面不改善时,其实这技术都还是服务了洋人。今年,因为有yq,松茸出口影响甚大,所以,许多没有机会尝一口的老友,就都有口福了。技术的目标是制造产品,产品的目标是换人家的钞票。中药这类产品,在国外似乎远不如在国内那么受待见,中国有多少技术特色的东西能够成为外国人必须的呢?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清楚上面这些不是。如果说一点爱国无罪的话,那就是我们应该想到怎样让上述产品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起码他有可能获得较大市场份额,那么保护或者说限制出口的意义才会存在。再有一点,那就是难度问题,中国很多人觉得芯片都可以自力更生了,那有没有可能这些难度并不高的东西,洋鬼子却没能耐自力更生?我看很悬,中国食药用菌的研究基础技术条件,几乎都是外面进来的,我们的研究水准基本上属于照葫芦画瓢,你凭什么限制出口去威慑人家?这很像是自我安慰,或者简单说叫自慰。最伤脑筋的是,今天网上又有消息,说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声称,连种猪都要开始自力更生了,呵呵,食药用菌反过来限制技术出口。不过这始终是好事,说明终于有人知道有咱们这个行业了, 说明领导终于觉得菌业干的不错(错多少另说),终于让低头种菇的伙计们可以抬头扬眉吐气一把,终于有一个既可以光光彩彩说出去又不会被外国人反制的筹码了,终于这些玩意其实和千千万万普通菇农其实没啥关系。那谁有关系呢?那些从事过上述技术研究(有用与否另说)的一班友仔,在评功摆好的时候有话可说,有据可凭,能够伸手要加官进爵,加薪晋级了。时间过去几天了,骄傲也骄傲过了,自豪也自豪过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必须的,家里的米缸里有多少米还是实在的。至于这些限制出口的东西,最好不要逼到人家自力更生,到头来先进国货产品卖不出去,就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