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春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桃红柳绿人儿欢,是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确,“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个播下种子写满希望,值得兴奋值得期待的季节。而春天于我,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天的莅临总在“草色遥看近却无”,“千里莺啼绿映红”。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对于春的感知却在田里悄然拔节的麦苗、河边兀自拂动的新柳。“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每年此时,我也能从爸爸早出晚归为乡亲们奔走的宽厚的背影里,读出他对春的渴盼,因为村里一年的收成会从这里首发。
那时,我也像所有乡亲们一样,盼望着春回大地,盼望着万物复苏,因为我也想吃白面大馒头,不想喝那一吹三波浪狗都撵不上、稀得不能再稀的稀饭。那些年对春天的记忆几乎都停留在了一个“吃”字上。那枝头俏丽的桃花、清雅的梨花,以及寂寂无名清新一片的小草,被我轻轻略过。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当年逃难至此,在朋友严武的资助下建得蜗居草屋,心情大好,提笔挥出传唱千古的绵绵细雨。我亦欣赏朱自清笔下极致的描绘:“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虽然我也渴盼春雨滋润大地,带来生机,但我脚下的那条土路让我对春雨望而却步。因为斜风细雨,飘洒出的不是缕缕诗意,而是道路泥泞;因为连绵春雨,吟唱出的不是亢奋不已,而是难以出行。
记不清多少次,我和小伙伴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拔腿,甚至摔个狗啃泥;也记不清,父亲多少次帮我扛着重重的自行车蹒跚而行;更记不清,多少次我替妈妈推她沉重的三轮车,而妈妈还是累得汗水雨水顺着雨衣流成溪。那时的我,对春天有了别样的感触,至少这没完没了的春雨并不是单纯的让人沉醉。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或许春毕竟是一年的领头羊,那年,我真切地体会了春之声圆舞曲的欢娱。那年,我可爱的女儿降临了,在这花红柳绿里。我挥去了对春天所有的不适,只有迷恋。我开始细细地打量,那小草真的不仅嫩绿如茵,还柔情似水;那桃花的红、杏花的粉、梨花的白,不仅是多彩的色,还有醉人的情;那恼人的雨,虽然还是淅沥不停,但多了几分朦胧与诗意。
春天开始真正地向我走来,我也开始真正地拥抱春天。桃花沟,每年都会留下我马不停蹄的脚步;梨花溪,每年都会注满我欢快的笑意;植物园青青的草地上更有我亲吻大地的痕迹。我的精神世界与诗圣杜甫、与大师朱自清笔下的春完美交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正当我迷醉在无边的春色里,春天又跟我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给了我一个天大的打击,它带走了我最亲爱的父亲。整整一个春季,父亲被病痛折磨得变了模样,连往日浑厚的男中音也不见了踪影,每天都在镇痛药的作用下苦苦支撑。在我孩子生日的头一天,或许是对自己生命的预感,担心走在自己喜爱的女儿的女儿生日里 ,父亲选择了离开他珍视一生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乡亲与家人。窗外高大的香樟树啊,见证了父亲最后的离去。那摇曳的枝条伴着我不能自已的痛哭,兀自沉默。
在清明的冷雨里,我把父亲送往了他喜爱的青山绿水里,也把我的思念镌在墓碑上陪伴他日日夜夜,晨晨昏昏。春天,在我心里种下了沉重与悲痛。这是怎样的情节?这是怎样的安排?
如今,我又站在春天里,怀揣着对春天无比的敬意,我把往事一一细细过滤,但从不暗夜涕泣徒伤悲,我把姹紫嫣红皆看遍,但从不倚危栏徒生叹;我把唐诗宋词又吟起,但从不愁云惨淡徒乱绪,因为我早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雨季,更因为心里那别样的春天,或酸或甜,虽成过往,却是今生不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