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14)

第九课:关于孢子分离与保存

孢子分离和组织分离的功能是一样的,即获取种质资源和杂交素材,而不是生产用的菌种,组织分离得到的菌丝体如果经过栽培试验证明使用价值,可以直接使用,而孢子分离的结果则根本不可能直接使用,因为是单倍体。

实际上食用菌子实体产生的孢子都是巨大数量的,所以分离孢子的第一步是获得大量的孢子,然后去稀释。稀释后得到单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体才是孢子分离的最后产物。

除非是高度稀有的菇种,否则,长期保存一堆孢子的实用意义是不存在的,所以尽管很多书籍里面都有孢子保藏的描述,但缺乏使用必要。作为产业化的食用菌技术,孢子分离是有其必要性的,但保存孢子堆或者孢子印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孢子分离的结果因为是单核体,所以不能做菌种使用,但作为遗传物质载体,他是杂交的基础,单核菌丝配对杂交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之一。当然布勒杂交(单核菌丝与双核菌丝相遇,交换细胞核的现象叫布勒现象,用这种现象进行杂交的方法叫布勒杂交)也是离不开孢子分离这个基本工作的。

所以孢子分离就是一种阶段性的工作,应该用分离的孢子萌发的单核菌丝来作为保存备用的材料,而不是保存孢子本身。孢子在自然界存在是遇到适当的温湿度就会萌发的,其他条件下则以休眠体方式存在,关于休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看到相关的研究资料,但对于食用菌技术来说,那不是个非要了解不可的问题。收集孢子印置于干燥容器内低温保存,应该最为是可行的,更多讲究就不必要了。

回到第一节写的“单孢子菌种”,就知道我们很多朋友对菌种知识的了解有多么少,“单孢子菌种”的存在意义就是育种材料,与栽培者生产者基本上没有关系。

另一个方面,孢子分离结果是取得原菌株一半的遗传信息,这一半如何划分,还是一个随机决定的概率,所以即使取自同一亲本菌株的孢子配对成功,也未必可以保持所有优良性状,并不可以直接用于生产。而杂交育种的本身是希望其中一半遗传信息都完整优良的单核菌丝遇到一个另一半来源的携带了优良遗传信息的单核菌丝,这个想法是美妙的,但现实里,遗传信息数量巨大,好的东西完全聚在一起的可能性就不一般的小,所以杂交育种的成功概率也是极低的。

由于上述理由,食用菌生产领域里是不谈孢子分离的,谈也无意义,而且即使无事,也没必要打这个主意,因为耗时费力,结果不可期待。

不过孢子分离育种的机理和操作难度并不高,一般实验室条件都可以做到,所以一些菌种窃贼就动不动把偷来的菌株说成是自己通过杂交获得的新菌株,似乎能够做就必定有结果。事实上除非连续多年长期从事该工作,否则你就不要相信好了。真正能够做这个工作的,得到好菌株不需要强调来源方法,而是投入培植结果说话,在没有培植结论(一定是可信的,不能道听途说)之前,吹嘘杂交育种的,我确保那人就是吹牛的杂种。

有一个未经证实的想法,就是能不能通过大量多孢子混合培养获得新菌株并投入使用?存疑,如果是,会不会产生类似动物自交结果的保证品种特性的遗传育种新套路?(本段内容思想来自与张金霞老师闲聊的启发,不敢隐瞒)

(待续)

(0)

相关推荐

  • 怎样提高发酵菌种的性状?

    科技与产业革命打破了环境污染工业发展的瓶颈,小到酒精.大到各种维生素和酶制剂,在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都从工业合成转变为生物发酵生产.生物发酵生产离不开菌种,没有菌种,生物发酵就无从谈起,而菌种性能的 ...

  • 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21)

    第十三课 菌种事故的判定. 食用菌行业争议最大的事故都是菌种问题,别的问题再大,都没有多少争议,因为很多事情判断依据明显,但菌种问题都是时过境迁的事情.一般技术人员根本无从了解,然后很多技术" ...

  • 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20)

    菌种生产的质量管理问题,也是菌种生产走向稳定的一道坎. 这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拥有技术的前提下保证技术的稳定发挥,这是一个现代的东西,也是工业化模式在农业领域里的应用基础,可惜,中国菌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

  • 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19)

    第十二课:菌种生产状况的最核心问题 关于菌种的制作,技术是一方面,菌种生产的质量管理是另一方面. 目前的菌种生产技术,在各异性方面表现越来越大,由于基础理论的不完善,对于菌种生产的一般程序规范就比较宽 ...

  • 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17)

    第十课:菌种业的部分专业词汇及释义(续2) 四.菌种概念词汇 1.菌种,指食用菌产业里用于保藏.生产.杂交等用途的,纯净的,单一或固定组合的菌丝体培养物或特殊形态的休眠体.其特点包括纯净和固定生物构成 ...

  • 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16)

    第十课:菌种业的部分专业词汇及释义(续1) 4.温性:生物学特征描述常用语,包括菇种温性和品种温性两个概念. 菇种温性是指自然发生期的温度适应特征,是一种自然的属性,比如金针菇为低温型.草菇为高温型. ...

  • 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15)

    第十课:菌种业的专业词汇及释义 网络发达给本来迷信公家权威的国人带来了一个最大的挑战,那就是现在任何问题网上都会有不同的说法,搞得许多人无所适从.就是在专业领域,也经常会遇到一些新名词或者表达方式,从 ...

  • 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13)

    第八课:谈菌种质量(再续) 关于菌种的外观鉴定,前面讲的基本上是主流,但还是有好多例外,比如蜜环菌的菌种,是以菌索为主要结构的,菌索是肉眼可以看清楚的,所以就不适合用一般的方法去观察.由于我也没有从事 ...

  • 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12)

    第八课:谈菌种质量(续) 现在谈一谈关于菌种的表现质量及鉴定方法. 先说外观.对于正在生长的菌种,前端菌丝的表现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对象,但菌种采购是很少能够看到这个过程的,所以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是属于制 ...

  • 低级菌种知识培训课(11)

    第八课:谈菌种质量 通常说的菌种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种性本身,这个与制种过程和技术有关但不等同,另一个是制作技术水平,这两个东西无法严格分开.因为不好的制作会使菌种种性得不到良好的体现,但菌株本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