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对待食用菌企业老板(d)
第三节、应该努力去改变的老板
有些时候,老板会因为知识结构问题导致管理上的不足,如果这个老板能够对你有足够信任和尊重,那么还是很值得你努力去帮助他完成某些改变的。
但必须知道,改变人比做别的事情和技术工作本身更困难,因此这是一种有风险的事情,选择这样做的时候,必须是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同时认定老板的人品值得冒这个风险。
这种企业通常会有些特点。
这种企业基本上都是叫做代管式的企业,为什么叫代管式企业呢,那就是老板基本上不会自己参加日常管理,当然同时这种企业都是跨行业进入的,但这个代理管理企业日常事务的不会是职业经理人,当然也不会是内行,所以我们不说它是常态的企业,所以临时给个新名词表达,常态的企业应该是找职业经理人或者既有专业背景又有管理能力的人士。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企业出现呢,这就与补贴政策存在某种关联。如果是能够有多家企业的老板,且有资金进入食用菌行业,大体上老板本人都有很多的优点,否则不可能做大,我遇到的此类老板,基本上本人都很不错。所以如果他们是正常的筹办企业,一定会花大力气找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或者业内资深人士来操刀。但因为是为了补贴,所以觉得管理或许不那么重要,经营企业不如经营官方关系,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另外不了解农业和菌业也可能导致老板对管理者素质的疏忽或者漠视,而技术人员应该去做的,主要也是帮助老板理解这个方面。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老板会使用什么样的人来管理这个菌业企业呢?不好意思,从我的了解来看,都是些上不得台盘的狗肉。
司机、保安、办公室主任等等,基本上是老板草创时期的老跟班,属于吃过苦的但没有能力不适应做大了的企业的一批,很可能还有个别老板的乡下亲戚。总之,用“八旗子弟”来形容这批人比较合适,而菌业企业就算是栽在这帮人手里了。至今为止,这类企业我没看到一个做得好的(当然也可能是做得好的我没接触到),但企业的真正的老板,接触之下没觉得一个是不好的。
这种企业的人际关系非常微妙,大体上老板对这些人的态度不是高度信任,只是不肯卸磨杀驴,对曾经的部下宽厚些而已。但而这些企业管理人员对老板的态度也很奇葩,一方面对外要表示老板对他高度信任,另一方面多半偷鸡摸狗。在他们失去了对老板的支持能力后,心态怪诞,总觉得老板对不起他们,让外人(主要是那些后进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得到很多,而自己却很落寞。
所以此类的管理人员一定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争权夺利搞派系内斗,二是唯我独尊一言九鼎不尊重技术,三是欺上瞒下腐败堕落谋取不当利益,最后始终不忘的一点是,他们深深了解老板的某些个人爱好和缺陷,曲意迎逢讨欢喜。
但这种企业也有优势,最明显的当然是资本雄厚,未来前景空间会比较大。第一个优势是硬件普遍不必掣肘企业的发展,这是发展规模化的必须基础。第二个优势是市场成本承受能力强,因为不急于产生利益,可以做高端差异化产品。第三是企业拓展后劲足,一旦菌业主体生产稳定后,可以快速进入加工和品牌化运作,真正用现代模式做成老头(不是政府封的龙头企业)。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是起点规模会比较大,不存在慢慢来的拖沓,这对具有一定高度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尤其重要的一个因素。
当然还有一个外部优势,那就是这种企业通常有很好的政商关系,这是中国特色下必须的一种资源。
为什么把这种企业老板列入“可以教育好”的类别呢,当然不是什么为人民服务的思维,而是另一句话:“好老板找好员工不易,好员工找好老板也不容易”。因为作为技术人才,必然有“学成文武艺卖与老板家”的趋势。不要指望什么事情都三下半板斧就去做老大,有一个可能的发挥场所和别人报团取暖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一方面,老板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虽然老板会有点有钱任性的意思,但如果能够把企业运作好,那也不是不值得的,这是彼此都有需求的双赢事儿。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