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人的食用菌项目结局学什么?(3)
人总是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事情是选择人。
三、战略性人才与管理的配合
没有一个地方会以为行政官员可以替代技术人才,以阜平为例,也是聘用了专门人才的,不过,聘用专门人才这个事情,说起来容易做到难,为了把这个问题理清,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目前的菌界人才现状,然后再谈人才的选择。
1、人才层次分析
中国菌业人才层次,大体上可以按照社会地位分为三层,其构成情况的现状是:上层过剩,中层奇缺,下层良莠不齐。
第一层称为学术上层比较恰当,这是指知名学者和国家级高校、研究所的具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士,虽然这个层面的实际学术水平也有相当大的极差,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是经常性参与大型决策咨询的,影响不能小看,尤其是一些国家级高校又办在地方的,几乎可以控制地方的行业话语权。
不过由于中国的行政体系对人才评价的错位,这个层面的人士很多时候只适合前期的导向工作,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和具体能力来从事项目工作,用战争作比喻,这个层面的人士适合做动员。因为他们的理论主要偏向于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等上游技术领域,倒是在行业本体的培植技术方面,他们缺乏深入,这里面既有分工的原因,也有个人选择的原因。
真正的菌业高层面技术人士,应该都有丰富的行业本体经验的,仅以华裔为参照,张树庭教授、王云研究员、杨新美教授等老一辈巨匠,都是具备培植能力和经历的,但现在的大家们,都顾不上这个了。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也风趣的说过,院士是不会蹲下来替你做项目的,人家打飞的都忙不过来。实际上不仅院士不可能来,绝大多数大腕人物都不可能来。
为什么忙不过来?中国很大,动员需求也很多,大家都只想找最顶尖的到场站台,所以,不够级别的也就太多,结果就表现过剩。虽然过剩,也不会去干项目的具体工作,那玩意太考验人,而且有了这个层次,基本上年纪也大了,年轻的则功夫可能虚点,也不敢玩真刀真枪。
第二层连名字都不好叫,因为分散、无名、量小、低调,所以暂时叫中层吧!
当然这个层面的构成相当复杂,有高校里的,有地方研究机构的,有企业里的,也有当老板的。其出身也有相当大的差距,从中学生到博士甚至留学的都有。
因为沉迷具体工作,这些人受政府的待见程度不高,也多数没有什么头衔,但都是枪林弹雨闯荡过来的,吃亏无数,失败堆积的教训无数,所以,也是高成本的一个层面。
这个层面的特长,在于对菇种的了解及对行业大局的掌握都很深入,所以具有高层面指导区域性发展的能力和具体项目实施的手段,同时也具有实际工作中指导低层次技术人员试验摸索变通的能力。由于都是身经百战的关系,几乎95%都有了自己的位置,通常的引智政策也不太可能吸引到他们。
毋庸置疑,虽然加起来在中国这个层面人数也不少(否则如何支持得了整个产业规模),但面对需求,尤其是突如其来的需求,只能用奇缺来形容。
同样用战争比喻,这样的人是帅才。
第三层可以不假思索的叫做实战层或实干家,这个层面的特点是对于具体菇种的培植实际有很深入的了解,遗憾的是理论基础太差,如果具备了理论能力,他们是可以跃迁为中层的。
同样由于评价体系的缺乏,对于这个层面人士的判别非常艰难。同时因为既有自行创业的也有专业服务的,既有较高学历(少数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但未必有足够的培植理论知识)的也有低学历乃至无学历的,既有几个菇种的培植能力的也有单菇种能力特别精进的,当然一定也不缺乏鱼目混珠的。
这个层面的人数非常多,自然也很容易冒充,所以真的找几个好的也不容易。但不能否认这个层面的重要性,因为一个区域化发展,这种人的需求量也很多,基本上在同一菇种不太大的范围就需要一个,因为他们是完成日常指导的必要,他们自身的欠缺,如果有中层层面的指导与研讨,大致不会有很大的问题。这个用战争比喻就是将才,没有将带兵,元帅是毫无作用的。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把一个区域性发展的食用菌项目搞好,一到数个(视拟发展种类而定,好比海陆空各有一位元帅)中层的人物是必须的。
最不容易找的,也就是这样的人士。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