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六年结婚人数减少400万对,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结婚?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说年轻人不爱结婚,并不是乱扣帽子,而是从统计数据中得出的社会趋势。
据民政部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我国结婚对数就开始呈先升后降的态势:
2010年,结婚对数还有1241万对;2011年,结婚对数达到了1302.4万对;在此以后的两年中,结婚对数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到了2013年,我国结婚登记数上涨到了1346.9万对;而就在近十年的历史高位增长后,接下来的六年里,我国结婚对数开始持续减少。
是如何持续减少呢?
  • 2014年,降到1306.7万对;
  • 2015年降至1224.7万对;
  • 2016年降至1142.8万对;
  • 2017年降至1063.1万对;
2018年结婚对数虽继续保持在1000万对以上,但抵达2019年,就跌破1000万大关。
为什么登记结婚的人数会持续减少?这是因为,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国适婚的人群总量一直在持续减少。
1986~1990年,这5年中的出生人口数量超过了2300万,尤其1987年创下近40年出生人口的最高峰2508万,即使在1988年,出生人口数量也有2445万。
而到了2010年~2014年,这部分群体正好进入了25、26岁的结婚阶段。
因此,这期间结婚数据也相对乐观,大致保持在1300万对以上。而创下近十年最高峰的2013年,对应的结婚群体,恰好是1987年的出生人口高峰。但从此之后,我国结婚人口总数就开始持续下降至今。
除去大数据统计下的适婚人群总量持续减少之外,年轻人们不爱结婚,结婚率低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 平均结婚年龄线越来越高,晚婚乃至不婚者越来越多。
大城市目前很多人受教育的年限比较长,比如硕士、博士在读会导致结婚比较晚。通常情况下,一个硕士毕业后年龄一般都在25、26岁了,工作几年就已接近30岁,到了这个年纪才开始考虑谈婚论嫁,当然就会被社会和舆论归入大龄范围。
第二、 高房价、低收入、快节奏的生活与更为残酷的工作竞争环境,导致年轻人普遍压力过大,心理负担较重,从而不愿意也不想踏入“养家糊口”的人生新阶段。
简单说就是,自己的日子都没过清楚,哪有胆量去负担一个家庭?
第三、 部分地区高额彩礼和父母养老问题,也是影响年轻人谈婚论嫁的因素之一。
江浙、中原地区的高额彩礼,往往会导致一个普通家庭从中等收入陷入赤贫状况。男方用高额彩礼买进一个新娘,以延续家族命脉;女方家庭以卖出女儿,获取养老资本。
这样残酷而非文明非理性的婚嫁方式,无论是在二三线中等城市,还是落后偏远地区都依然存在。
第四、 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丰富与多元化,让年轻人更为注重个人发展,而轻视婚姻的,甚至将成家立业看作是对自己的羁绊。
随着国际化、多元文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这一届年轻人见多识广,意识形态丰富,不再局限于父辈的言传身教,他们更多的想要在有限的人生中最大化自我价值,最优化自己的人生。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结婚乃至养育小孩自然会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自我探索形成拖累。因此,部分年轻人选择以不婚主义、独身主义甚至丁克家庭方式,应对社会舆论与父辈们对自己的诘问与非议,从而导致矛盾。
这种矛盾的出现,既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代际关系差距的体现。
从社会舆论角度来看,人们并不知道全中国4000千万男光棍,3000万剩女,都在想些什么,为什么不结婚。
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群体已经对不婚男女有了更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和支持。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在节目汇总说过,近年来,中国的高房价毁掉了无数年轻人的爱情和梦想。但到目前为止,房价还是这么高,生活成本也居高不下不断上涨,它们所摧毁的,将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爱情和梦想。
虽然我国的人口红利锐减,人口出生率降低等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但是,回过头来看看现实我们就知道,阻碍社会人口总量升降的关键因素,从来都不是年轻人结婚不结婚,结婚后生不生孩子的问题。
而是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勇气结婚,以及有没有能力抚养下一代的问题。
高昂的教育支出和医疗费用,显然是这一届年轻人不愿谈婚论嫁的社会内因。
拿家庭教育支出这一块来说,无论是70后,还是80后,乃至如今的90后,但凡有孩子的家庭都对此深有感触: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前途拼尽全力,不仅要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训练营,如今还要应对网课收费、网络学习等赚取更多费用的手段和方式。
无数双手都伸向了家长的口袋,都在千方百计地把家长榨干。而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却始终没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父母年老,需要抚养;孩子年幼,需要抚育;夹在中间的夹心人苦不堪言。
年轻一代一早就看透了这种生活方式,谁敢结婚?谁还愿意结婚给自己套上如同父辈一样的人生枷锁呢?
我们大可以说这届年轻人太缺乏人生责任意识,缺乏面对人生现实的勇气,但却不能忽略他们所承受的,远甚于父辈的各种压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不愿意结婚的这一届年轻人的责任会是什么呢?
也许就是主动退出人生程序,尽量过好自己短暂一生,以人口数量减少,个体生命质量提高为代价,让全社会乃至全世界从既有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序列中退让出来,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生活的价值。
这样乌托邦的幻象,显然会遭人诟病。
为国结婚,为国生孩子的确伟大值得自豪。但个体生命质量与价值完善,却无人提及,甚至于根本无人关注。
生活在宏大家国目标里的个体,其实可以适时为自己思量再三——与集体共进退,还是高质量地体验生命。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2] Firestone, T. (2018). Daring to Love: Move Beyond Fear of Intimacy, Embrace Vulnerability, and Create Lasting Connectio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