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煎煮中药,自煎还是代煎?
汤剂是中药最主要的服用途径,《千金要方》序:“凡古方治疾,全用汤法,百十之中未有一用散者……卒病贼邪,须汤以荡涤。”而由于长期保存容易变质,急救时应用不便,长期久服不便等特点,发展出丸散膏丹等剂型,而中药的丸散膏丹各有作用。《本草纲目》曰:“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而名老中医岳美中引用中医大师蒲辅周的慢病轻治法时,是用散剂来煎煮口服,后面我会单独写一篇慢病轻治法的文章。在很久之前我们医院药房主任就问我,代煎的中药和自己熬的中药是同样的,该浸泡也浸泡了,先煎也先煎了,后下也后下了,那么效果怎么就不一样呢?那么下面就看看为啥不一样。
『煎药的容器如何选择』
熬药的容器选择很重要,一定要砂锅或者陶瓷锅,李时珍说:“煎药并忌用铜铁器,宜银器、瓦罐。”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高温加热易氧化。
很多植物类中药材为酸性或者碱性,而有些草药含鞣质或其他有机酸,比如乌梅、山楂、白芍、大黄等常用草药,铁器可以与中药材所含的鞣质等发生了化学反应,势必会造成鞣质等的损失,降低了药物成分的浸出率,有的会产生毒性。轻则影响治疗效果,重则危害人健康。因此,选择陶瓷类熬药锅是非常重要的。
『煎煮中药之前的浸泡』
很多人在煎煮中药之前,把草药用水洗一下,认为里面含沙土,这个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冲洗草药反而容易把有效成分流失,尤其细小的中药被冲洗掉。首先加凉水,浸泡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加水的量,根据草药的多少决定,尽量将所有草药浸泡彻底,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草药的吸水能力强,浸泡时间到后发现浸泡的草药已无多余水时,可继续加水再煎煮,而有特殊煎煮时是加黄酒浸泡,而后加水煎煮,加黄酒浸泡时处方会给予提示。
『如何煎煮中药』
下面是我自己熬药的过程,先大火煮开,中医所说的武火,后小火盖盖熬,也就是文火熬药,一般头煎熬半小时,那么补益的中药或者根块以及矿物类药物多时,可以煎煮时间延长到一小时,但治感冒的中药或者芳香类的草药尽量头煎时间十分钟左右即可。
煎好后,过滤出药液,继续加水,熬第二煎,一般二十分钟左右。
再过滤出药液,治感冒或者芳香类的草药,二煎五分钟即可。
先煎要在头煎之前,浸泡,熬半小时,和头煎要混合熬制。
后下是在二煎时最后五分钟下,熬即可。
两次熬制的药液混到一起。
二煎时一般加冷水,也可以加开水,先煎附子(黑顺片)时,和头煎药混合前,头煎的草药必须熬开再和熬好的附子同煎,二煎有附子的药,必须加开水,此法为孟河医派春生道长所传授,在此感谢,春生道长已仙逝,后面会单独写篇文来纪念道长。(冷水激附子容易产生毒性,这就是很多人选择代煎之后,服用剂量大的附子的方剂后会出现舌麻感,头晕,恶心等毒性反应的原因。)
分成两份,早晚各一次,服用一般饭后半小时服,也有特殊服用方法,比如在胃承受能力可以接受时,补益的中药可以空腹,泻下的中药空腹服,而安眠的中药睡前半小时服,特殊时分早中晚三次服,或者分四—五次,甚至少量频服。很多人有误区,认为熬药的时间越长药效越好,事实并非如此,长时间熬药有可能会破坏有效成份,导致药效减退,也可能会熬糊。
『特殊煎煮方法的中药』
1.先煎 ①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如寒水石、生石膏、白石英、海浮石、生牡蛎、石决明、珍珠母、醋龟甲、醋鳖甲、水牛角等,需打碎先煎30分钟。②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黑附子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二煎有附子的药,必须加开水。③有些植物药先煎有效,如石斛、天竺黄、火麻仁等。
2.后下①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砂仁、草豆蔻、降香等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分钟左右入煎即可。②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生大黄、番泻叶等应后下。一般在煎好前10~15分钟入煎。
3.包煎 ①花粉类药物,如松花粉(亦可冲服)、生蒲黄;细小种子果实类中药,如葶苈子、菟丝子、苏子;药物细粉,如六一散、黛蛤散等均应包煎。这些药物虽然体积小,但总表面积大,颗粒的疏水性强,浮于水面或沉于锅底,故需用纱布包好与其他药物同煎。②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如浮小麦、车前子等在煎煮过程中易粘糊锅底焦化,故需包煎。③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枇杷叶等,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4.烊化 一些胶类或糖类药物,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蜂蜜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烊化服用。如若与方中群药同煎,不但使煎液黏度增大,影响其他成分的扩散,胶亦受到损失。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后,冲入汤剂中服用。
5.另煎一些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鹿茸、高丽参、野山参等,可以另煎取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6.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如牛黄、三七、羚羊角、朱砂、熊胆等宜研极细粉加入汤剂中服用,或用汤剂冲服。
7.兑服一些需取鲜汁应用的药物,如生藕、梨、鲜姜、鲜白茅根等榨汁后,兑入汤剂中服用。鲜竹沥亦不宜入煎,可兑入汤剂中服用,祛热痰,尤其痰湿导致小儿清嗓子,个人喜用鲜竹沥,祛痰效果甚佳,但需兑付。
『为何代煎中药疗效差』
代煎的中药一般都是用煎煮机器,也浸泡了,煎煮时间也是够的,虽然许多煎煮机器已经有了先煎后下等各种复杂的功能,但是目前代煎中药仍然缺少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也就是说究竟有没有先煎、后下等特殊处理,这是个未知的事情。即便是该先煎的也先煎了,该后下的也后下了,但大部分的煎药装置都是密封高压系统的,100℃时水不容易变成沸腾流动状态,而有些中药在温度没达到的时候,他药理性的组织是不容易分析出来。另外,完全密封的煮药环境,煎煮过程中水分蒸发也会变少,如果按照平时的加水量,熬制出来的中药药量就会微微偏多,也偏稀,如果按照定量的包装,多余的也可能会被抛弃,有效量就会减少。所以代煎的机器不仅破坏了药性及药效,也破坏了中医本身的灵魂。
『中药的特殊炮制方法』
另外中药的炮制在方剂中举足轻重,很多家传秘方,比如同仁堂的丸剂都是经过特殊炮制工艺的。而临床上,我经常借鉴李可老中医的方法治疗白癜风,用到大剂量的九蒸九晒豨莶草,而一般医院药房是没有的,九蒸九晒是用黄酒浸泡,忌用铁器,而浸泡时最好是用铜器,此方法从满医传承王春雨,王老那学来的,王老又传授了我很多中药炮制的技巧和方法,在此感谢王老的悉心指导。而蒸后晒干,一共九遍,一般药房不会做的,因为涉及人力和物力,导致对中药的特殊炮制很少去研究,很少去传承。
『寄语』
现代人开了药方,交给药房代煎并取出熬好的袋装汤剂,回家放入冰箱,每天取一袋,热一热喝就行了。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我很喜欢中药那种沁人心脾的味道,草药没有经过最初的浸泡让其筋络舒展,药性其实很难在后来的熬煮中充分释放,更何况失去了亲自熬煮的环节,你的念想更是无从加入其间。
匆忙的年代,快节奏的生活,让现在的人压力大,闲暇时间少,所以很多人为图方便,不仅不替自己熬药,更不替亲人熬药,看起来少了这个环节没什么,但你为亲人熬药的这个过程是你注入爱心的机会,当草药在水中沸腾熬煮的过程里包含着你对亲人痊愈的期盼,这样一个朴素的付出所包含的诚意比之草药本身加之于亲人的药力只多不少。没有这份关怀,亲人只能靠自己和一堆冷漠的草药来和疾病战斗,就失去了来自至亲的你最宝贵的襄助。我们能给予身边的人的总是比我们希望给予的少,有一个机会珍惜一个机会,这个世道就不会太寒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