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笺】姚茫父的笺与诗

姚茫父

鲁迅和郑振铎两位先生于1933年编纂的《北平笺谱》,可谓一部清末民初制笺的“百科全书”,因为取材选题不拘一格的缘故,在各色花笺中常会赫然出现一些气韵高古的作品,姚华(号茫父)先生的作品就在此类。

我曾单独收过《北京笺谱》的一本零册,是第四卷。这套六卷本的笺谱是1958年荣宝斋为纪念不幸遇难的郑振铎先生而根据《北平笺谱》重新复刻的,收录画笺一如原版。第四卷中集中收录的正是民国初期画坛领袖陈师曾、姚茫父以及金城等人的作品。其中姚茫父画笺十二枚,包括静文斋制古佛笺、淳菁阁制西域古迹笺、淳菁阁制唐壁画砖笺各四种。

西域古迹笺画图案出自现属新疆的雅尔湖与吐峪沟,为人物头像特写,无论是肃穆的天人、怒目的金刚,还是典雅的天女、虔诚的供养人,皆用白描法写出,线丝圆润清爽,人物神情盎然,颇可见吴道子遗风。

而四枚唐壁画砖笺均为写意仕女画,妆容红丽如桃花,衣带简约博大,其中两幅人物半藏在帷幕之后,很合白居易“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姚茫父在日记中记载道,“吾近得唐砖四,二有墨笔书,二则墨笔画,其价五百元也。”虽然未必一定是《北平笺谱》中收录的唐代画像砖,但他痴于金石、不惜千金的豪情可想而知。与之相交甚笃的陈师曾特意题诗佐贺:

娥眉奇绝内家妆,粉墨凋零想汉唐。

好古别开金石例,弗堂双甓费思量。

郑振铎在有关《北平笺谱》的杂记中也有这样的评论,“他们大胆的涂抹,颇足以代表中国现代文人画的倾向,自吴昌硕以下,无不是这样的粗枝大叶的不屑于形似的。”

静文斋所制古佛造像笺,展现了姚茫父最具独创性的“颖拓法”——因为毛笔被戏称为“毛颖公”——以毛笔摹写出拓片效果,不但需熟练掌握“双钩、涂抹、画法”三种技能,更要能灵活运用、“无缝对接”。1950年代,郭沫若见到姚茫父的颖拓作品,感叹它“传拓本之神,写拓本之照。有如水中皓月,镜底名花。”而无论白描、写意还是颖拓,琉璃厂肆的工匠们都能如实复刻原作的神韵,鲁迅先生称赞民国刻印之法足以为画家之副,而且水准已在日本木刻专家之上,此言实在非虚。

姚茫父四幅颖拓佛像笺画的题跋,皆用蝇头小字,或是考据造像年代,或是录写佛经偈语,皆显出他深厚的学养。如其中一幅周长安观音造像石刻,他这样题跋道:在滋阳县。此石如佛龛而缺其左边。中镂佛像。右刻大周长安二年,岁次壬寅年十二月廿二日。按长安二年,武则天僭位之十九年也。其月日作(异体字),正合彼时字体。右边末尚有施主二字,其姓则全泐,名存一直画,不可知矣。

再如一幅开皇五年佛造像,是端方的旧藏,姚茫父记为“《匋斋吉金录》著录之品”,他抄录了四首古佛偈诗,恰好将造像嵌在其中:

身从无相中受身,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姚茫父曾自刻一印,曰“信天好古”。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这样写道,“吾事事信天,于好古亦然。吾生至约,而购古甚浪费。然吾非古董玩物之是役适焉,而将以为学问谋也。学问之价,不可以数计。”可见他的“好古”,绝非玩物丧志,而是为了博物治学,如果当今许多专家学者能有姚茫父先生一般的宏大气魄与钻研精神,恐怕也不会只抄几句《心经》或者百度一下就当作各种拓片的题跋了。

姚茫父先生的代表作品被选入《北平笺谱》,不仅仅由于高古的绘画风格在民国初期独树一帜;他高尚的人格操守以及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令鲁迅、郑振铎与之惺惺相惜。

姚茫父曾于1913年至1916年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并兼任国文教授,在女校任教时间恰好早鲁迅先生十年。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先生出离愤怒,写下了雄文《纪念刘和珍君》,而姚茫父先生亦连作两首诗,哀悼女校遇难的晚辈学生刘和珍与杨德群。其一是:

留得一冬雪,春来两度看。
为因埋战血,较觉作花寒。
未霁仍将积,旋消若已残。

不成惠连赋,秋思动长安。

其二是:

宣和不闻陈东死,南渡胡为死东市!

千年夷夏祸犹存,碧血又渍绿窗史。

呜呼刘杨二女士!

他借东晋谢惠连所作《雪赋》指代时事的阴冷肃杀,将刘和珍与杨德群比作南宋时因呼吁抗金而被处死的太学生陈东,以此来寄托愤懑与哀思。

1927年4月,李大钊先生等20余名革命志士被张作霖杀害,其中的方舟烈士,即是姚茫父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授过的学生,他后任京华美术专门学校的校长时,方舟则是学校的美术教师。方舟遇难后,师友集资为他出版《衡山方舟画集》,姚茫父不畏风雷严迫,毅然在画集上题诗两首,其一是:

生前著意染胭脂,别样风姿正入时。

画里玄机惟守墨,可怜落笔苦争奇。

其二是:

朝浴清波暮白沙,野性由来养不家。

冷魂黑夜绕洲渚,孤影依然伴落霞。

鲁迅先生在编辑《北平笺谱》的1933年,同时也为艰辛出版的李大钊文集《守常全集》作序,其时姚茫父已病故三年,但无论是革命家、文学家还是艺术家,他们的勇毅豪情,都彼此相通相照,历经刀霜而不朽。

论及姚茫父和郑振铎的文字缘分,则要提及泰戈尔的《飞鸟集》。郑振铎1922年用白话诗翻译出《飞鸟集》,已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译作之一。姚茫父先生虽不通西文,但于1924年冬读到郑振铎的译文时,“怦然于中,不能自已”,“以国风为之,依意遣辞,日必数章,岁尽篇终。”他用五言古诗体转译的《飞鸟集》,被诗人徐志摩激赏,认为它同林纾凭他人口译而写就的小说传奇一样,是前所未闻的佳作。我们今天读来,依然音韵琅琅,满口余香。

如开篇的一首,郑振铎译文是“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秋天的黄叶,它们没有什么可唱,只叹息一声,飞落在那里。”

姚茫父转译为:

飞鸟鸣窗前,飞来复飞去。

红叶了无言,飞落知何处?

如第十七章,郑振铎译文是“这些微思,是绿叶的簌簌之声呀;它们在我的心里欢悦地微语着。”

姚茫父转译为:

微思托绿叶,簌簌作喧声。

中心似相语,愉悦不可名。

意境清新,用字轻巧,是一派王维田园诗的味道。

再如第十六章,郑振铎译文是“我今晨坐在窗前,世界如一个过路人似的,停留了一会,向我点点头又走过去了。”

姚茫父转译为:

晨兴百无营,坐我绮窗前。

似有行客过,徘徊结我缘。

顾我点头去,一往不复延。

生世只如此,感之辄喟然。

如第五十二章,郑振铎译文是“人不能在他的历史中表现出他自己,他在历史中奋斗着,露出头角。”

姚茫父转译为:

生者积为人,死者陈为史。
生随死俱去,甚事足立矣。

汲汲欲自见,混混去无已。

姚茫父凭自己深厚的诗才,直接化入《古诗十九首》与陶渊明,将有几分寡淡无奇的白话诗,译出了不可言说的空虚和苍茫感。

再如第十八章,郑振铎译文是“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姚茫父转译为:

我身不自见,我见非真相。

如将身悟影,谓身亦已妄。

第五十四章,郑振铎译文是“我们之如海鸥与波浪相遇似的,遇见了,走近了。海鸥飞去,波浪滚滚地流开,我们也分别了。”

姚茫父转译为:

人情鸥与波,相遇即相狎。

鸥飞波更落,离合成一霎。

这样的短句,无论是阐释哲理,还是形象比喻,经姚茫父的笔底写出,都已经是一首首原汁原味的禅诗了。无论是哪一种风格,姚茫父的译诗都可称神接古人,非但读起来觉得似曾相识、心有戚戚,即便是插在两汉晋唐诗选中,恐怕也很难被挑择出吧!只可惜天不假年,姚茫父1930年去世,而《五言飞鸟集》至1931年才告出版。不难想见郑振铎读到此书的时候,该是如何的悲欣交集?他在1933年协同鲁迅编录《北平笺谱》之时,一次次地在琉璃厂奔走,跑遍多家店肆去搜集笺样,最终集得姚茫父三套画笺共计十二枚,并特意在《北平笺谱序》中予以高度评价:“姚茫父先生作唐画砖笺、西域古迹笺,虽仅仿古不同创作,然亦开后来一大派。”这两位在现代文艺史上留下深刻足迹的人物素昧平生,却能用诗与画互相致敬,真可以看做是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了。

姚华虽未享高寿,但已是民国蔚然一大家,他以画家与诗人身份闻名,同时更是古文字学家、戏曲理论家、金石学家、曲学家、师范与美术教育家、中国早期宪法起草参与者。对于这样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来说,他的成就即使用一部专著也未必能够讲完。一些学术研究者深为姚茫父先生只以几幅笺画、几座墨盒、几首小诗为世人所知而感到不平。但须知曲高和寡,即使他名满天下之时,能真正读懂的又有几人?应该相信不同学术领域的人如真有所求,一定会从姚茫父先生渊博的学术遗产中受益。而以诗画为小道的意见,则有些书呆子的迂腐了,鲁迅和郑振铎的眼界早已给出了明证。不妨借用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句,来作为对姚茫父先生的纪念:

活得短暂的人——并非需要怜悯,

贡献少的人——并非值得悲哀,

生在我们时代的人——活得丰富多彩,

贡献出诗歌的人——贡献出了一切。

(0)

相关推荐

  • 琉璃厂故事⑤ |《北平笺谱》

    夏和顺 北京琉璃厂,又称厂甸.辽代为海王村旧址,元代曾在此设官窑烧制御用琉璃瓦.清代中叶起,每逢科举会试,文人雅士常聚集于此,商贾之家亦开铺设摊,以书铺为最,古玩.字画.文房四宝等次之,俨然京都文化中 ...

  • 肖振鸣:《(北平笺谱)广告》是否为鲁迅佚文

    1933年2月5日,鲁迅在致郑振铎的信中说:"去年冬季回北平,在琉璃厂得了一点笺纸,觉得画家与刻印之法,已比<文美斋笺谱>时代更佳,譬如陈师曾.齐白石所作诸笺,其刻印法已在日本木 ...

  • 鲁迅的美术出版历程及思想探究

    摘要:鲁迅的美术工作定位在绍介翻印出版工作.他在搜集古今中外版画书刊.名作原拓的基础上,自费编印十余种画册,印行近万册,以供美术工作者参考再造.鲁迅是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西方版画艺术的绍介者,也是中 ...

  • 《北平笺谱》鲁迅、郑振铎先生合编辑 传统木刻水印笺纸集

    书共分六册,内收人物.山水.鸟兽.花果.殿阁.造像等笺纸三百三十二种,由当时荣宝斋.淳菁阁.松华斋.静文斋.懿文斋.清秘阁.成兴斋.宝晋斋.松古斋等九家藏版选材刻就.此为民国二十二年初印本.笺纸自古便 ...

  • 鲁迅淘宝琉璃厂  书商主动抱书给他

    鲁迅先生与琉璃厂有着不解之缘.1911年鲁迅在绍兴师范学校当监事时,非常向往北京的琉璃厂,他在当年四月十二日写信给当时居住在北京的许寿棠,特意打听:"北京琉璃厂书肆有异书不?"19 ...

  • 萧振鸣:郑振铎与鲁迅之版刻三书

    郑振铎,字西谛,生于一八九八年,逝于六十年后的一九五八年,至今,又过去了六十年.郑振铎是很有激情的人,一生追求他所热爱的事业,创作.翻译.编辑--按鲁迅的话来说:"此君热心好学,世所闻知.& ...

  • 【轉帖】【收藏】庚午春词 姚茫父

     词社同人仿庚子秋词之例,有庚午春词之约.选于唐五代宋词凡十有四家,二十有三调,二十有九阕.依调拟作,不命题,不限韵.予以废余意蹇,语涩吟艰,逢此不辰,遘兹多闵.即意内而言外,亦感春而绪秋矣.虽然,即 ...

  • 唐宋风韵诗笺 第704期 || 【兄妹和诗第十六期】晚秋 东鑫

    唐宋风韵诗社 视频 渔舟唱晚 点我开窗       点击开窗丨打开动画,左右打开   兄妹和诗   第十六期 五律  唱和 晚秋 相逢同道里,唱和自灵犀. 笔落三江雨,笺留五柳题. 倾襟随竹劲,执念与 ...

  • 唐宋风韵诗笺 第725期 || 【咏物诗十首】作者:执著

    诗人风采 作者:执著 执著:名鞠志照,网名普提.祖籍安邱市.曾在黑龙江嫩江市学习生活工作.后到山东淄博为教师.公务员.现山东省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淄博市诗词学会理事.近年在报纸微刊发表散文诗词 ...

  • 水云笺‖006.一张旧笺

    水云笺|006.一张旧笺 旧笺 整理旧物,得友人字笺.因爱其字,不忍卒弃,故得存.其中"青春常在,欢乐长存"数语,感慨系之,遂有此诗. 一岁老去一年生, 云笺落寞暗尘封. 京华一晤 ...

  • 唐宋风韵诗笺 第641期 || 肖成德咏怀诗

    刊头题字:秦声老师 编辑:晚秋 作者风采 肖成德,微信名,闲云,山东淄博市人.淄博第十七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上世纪九十年代,有多篇教学论文在<语文报>等刊物发表.退休后 ...

  • 唐宋风韵诗笺 第568期 || 嵌句入诗【望 春】

    刊头题字:秦声老师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春,魂牵梦绕!盼春的琼花千树!惜春的落红如雪! 长安春望 唐代: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 ...

  • 唐宋风韵诗笺 第511期 || 【兄妹和诗】之十三 作者:晚秋 东鑫

    刊头题字:秦声老师 本期编辑:晚秋 本期作者:晚秋   东鑫 图片来源:晚秋摄影 兄 · 妹 · 和 · 诗 晚秋,东鑫 东鑫:黑龙江人,唐宋风韵诗社编委.追求清新自然.灵动流畅的诗风,提倡继承民族传 ...

  • 唐宋风韵诗笺 第301期|兄妹和诗之九|作者:晚秋、东鑫

    唐宋风韵诗笺 知 秋 一盏清茶听竹韵, 半窗虹彩卧溪流 晚秋:东北人,农民诗词爱好者,唐宋风韵诗社公众平台总编,喜欢用文字寄情山水,用平仄感悟生活! 晚  晚 晚  秋  东鑫(本名霍东光)60后,黑 ...

  • 唐宋风韵诗笺第85期诗词 诗笺同题【拈字成诗】

      七律·拟乘船      文/炎冰    平水韵 遥山一抹淡如烟,暗送春风入画船. 手探江波推影皱,天倾玉泪为谁怜. 易寻垂柳栖云雀,却望平芜落纸鸢. 得见友人迎客至,花开两岸笑嫣然. 七律·闲居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