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治疗吐涎三十余年案
患者信息
姓名:王某某
性别:女
年龄:81岁
初诊日期:2020-10-10
主诉:反复呕吐粘涎三十余年,加重三天。
现病史:患者三十余年来,时常呕吐粘涎,每当感寒,生气后诱发,先是干呕,随后即可吐出大量粘涎,往往晨起时发病,服中药(方药不详)可缓解一段时间。患者平素怕冷,便溏,年轻时有“精神分裂症史”,现不服药。
刻下症:患者昨天感寒后,早晨开始干呕,十分钟后随即吐出大量清稀粘液,粘液色白无脓血夹杂些许泡沫。双手凉,无口干、口苦,无胃脘、腹痛,无咳嗽咯痰。并常伴腹泻,大便呈色黄稀糊样,不甚臭秽,夜尿两次。
查体:舌淡胖嫩,苔白,脉沉弦。
方证辨证: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吴茱萸汤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其方证是头痛怕风怕冷,或呕吐涎沫。此案患者,时常呕吐粘涎,每当感寒,生气后诱发,呕吐物色白,清稀而粘并杂有泡沫,显然符合此主证。
处方
吴茱萸10 党参20 生姜40 大枣40
5剂中药配方颗粒,开水冲溶,分温三服。
二诊:2020-10-16
患者述,呕吐粘涎好转大半,但昨晚吃食稍冷,一夜腹泻5次,呈色黄水糊样,不臭,腹中冰冷喜热敷,无肠鸣,无不消化食物。遂上方再合上理中汤。
处方
吴茱萸10 党参20 生姜40 大枣40 干姜20 甘草30 苍术60
3剂中药配方颗粒,开水冲溶,分温三服。(因方中有生姜,故干姜没用到30克)
三诊:2020-10-20
患者来诊,述腹泻已止,大便成形,呕吐粘涎已痊愈。为巩固疗效,再开7剂吴茱萸汤,每晚半付,睡前温服。
按语:
1、《汤头歌诀》:吴茱萸汤参枣姜,肝胃虚寒此方良;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亦堪尝。此歌诀可以说是高度概括其功效与用法。
吴茱萸《本经》云:温中下气;《名医别录》云:主去痰冷,此药“大热”可温肝胃之寒,故九痛丸、温经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均采用此药。另,此药苦而难以下咽,仲景重用生姜、大枣,来固护胃气,改善口感,生姜亦可相须为用助吴萸温肝胃之寒。
2、理中汤中“术”之白与苍:
A、《伤寒》、《金匮》原文中只有“术”,而无苍术与白术之分,至宋校正医书局林亿,在术前加了白术,所以现在所见的宋本《伤寒》均是白术,但不少医家主张苍术更合适。白术偏润,故可用于脾虚便秘,比如白术附子汤中即有“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苍术,偏燥,水样泄中可用,比如五苓散,理中汤治水样泻时,可用。无论白术治便秘,还是苍术治疗腹泻,均需要大量,往往60克起步,甚者100克或更多。
B、理中丸方后注“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原方中有干姜三两,吐多者再加生姜三两;那“下多者还用术”中的“还”,是否可理解为,再加一些“术”呢,即量更大些呢,鉴于此遂加苍术至60克,是甘草两倍,不料其效甚捷。后腹泻(水泻),多用重剂苍术,必要时可用至100克,往往随手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