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二刷观后感
攀登者 - 谭维维 (Sitar Tan)
词:陈涛
曲:王备
编曲:王备
乐队:国际首席爱乐乐团
录音:李岳松
混音:李岳松
背朝灯火 面朝星光 下一步就在前方
白云之上 哪来悲伤 万古只见雪茫茫
每寸冰霜 每寸锋芒 每一步都是信仰
往来绝壁 那道天梯 可以是我的肩膀
喜马拉雅 暴风雪故乡
她正在等我前往
不必是我 登上绝顶 脚下群山仰望
每寸冰霜 每寸锋芒 每一步都是信仰
往来绝壁 那道天梯 可以是我的肩膀
喜马拉雅 暴风雪故乡
她正在等我前往
不必是我 登上绝顶 脚下群山仰望
哎 哎
喜马拉雅 暴风雪中央
一生一死两难忘
必定有我 登上绝顶 只为国旗飘扬
必定有我 登上绝顶 只为国旗飘扬
看完电影,想起了下面这些名人名言:
----引自《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毛泽东,作于1965年5月
-------------------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引自《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作于1944年9月
----------------------------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引自《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作于1949年9月
--------------------------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引自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
-------------------------------------
我们的古人林黛玉讲,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现在呢,不是阳风阳火压倒阴风阴火,就是阴风阴火压倒阳风阳火。
----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21页)
----------------------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由进藏筑路大军首先提出,在边境作战中充分显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用生命将其升华。
毛泽东同志说过,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引自《大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
http://theory.people.com.cn/GB/n1/2018/1212/c40531-30461882.html
------------------
-----引自《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作于1959年6月
-----------------------------
“他们不干,我们自己干!
任何人也休想卡我们的脖子。
中国人民就是要争这口气,你们一定要登上去,为国争光。”
..........
“要不惜一切代价,重新组织攀登。
剩下几个人算几个人,哪怕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登上去!”
-----贺龙,引自《北凌绝顶——1960年中国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始末》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6425126407366999&wfr=spider&for=pc
-----------------------------
今天二刷了电影《攀登者》,第一次观影是在两年前。
2019年,建国70周年,举国欢庆的日子,我在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记得当时写下了观影感受:
今天重看,部分原因是带着明确的目的: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阅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电影,写读后感观后感。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吸引我,让我深思某些问题。
影片开头是从徐缨回忆的视角展开的,提到了迁徙的蓑羽鹤。
蓑羽鹤是很有意思的意象,它们需要飞越喜马拉雅山,因为它们要到达在印度的越冬地。
喜马拉雅山被称为世界的屋脊,据说是“鸟儿都飞不过的高山”。
每10个攀登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的人中就有1个丧命,即使成功登上了顶峰,呆的时间也不能长。但是,每年却有5万只蓑羽鹤飞越了喜马拉雅山。
徐缨的旁白中提到,这些迁徙的蓑羽鹤并不是都能成功,有成千上万的迁徙者丧失了生命,但种群却通过这艰难的方式,存续了下来。
上世纪50年代,英国和瑞士登山队先后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但在中国境内的北坡,始终无人自此登上世界之巅,包括马洛里在内的英国人数次在北坡折戟,以至于他们得出结论,想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引自《北凌绝顶——1960年中国首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始末》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6425126407366999&wfr=spider&for=pc
攀登者们就准备从北坡攀登这座“连飞鸟也无法飞过”的山峰,“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他们最终凭借顽强的意志,彼此协助的团队精神,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什么一定要冒生命危险,进行登山这样的挑战呢?
电影中给出了许多种回答:
因为山在那里
----马洛里
因为我们是登山队的!
因为我想成为像方队长那样的人;
因为中国人的山,中国人自己要登上去;
因为人类总是需要走向未来的,需要走向海洋,高山,外太空,开拓更广阔的疆域,征服更多的未知;
因为爱情,让相爱之人之间的那座山消失;
因为那里离天最高,如果先父有灵,我想告诉他不要后悔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我希望成为他的骄傲;
因为要争口气,彰显我们今天的胜利与强大;
因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因为登山于我就是天堂,尽管很多人以为是地狱.........
每一个因为都是一种答案,每一种答案都代表了一种意义,而不同的意义可能产生不同的精神力量!
这个问题有些类似于为什么读书?
少年周恩来的回答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尼采
电影没有展示那么清楚的时代背景是:
1,中苏决裂,中印登山竞争
事实上,当时中苏关系已经走向决裂,只是还没有公开化。
早在这一年6月,苏联就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
推脱登山一事,其实也是苏联高层顾忌政治因素而已。
当年参加中苏双方会谈的翻译周正就曾告诉翁庆章,苏方代表、也是原拟担任苏方登山队长的库兹明私下聊天时透露,“此次合登珠峰机会难得,运动员都愿来”,只要上层同意,队员一周便可集中,两个月可以训练完毕。
既然苏方态度如此,最初由苏方提议、一波三折的合登珠峰活动,注定无法继续了。
“我们自己干!”
1959年10月20日,贺龙把体委副主任黄中、登山队队长史占春等人请到办公室,问大家:“如果苏联不参加,我们自己攀登珠穆朗玛峰有成功的把握吗?”
史占春回答:“在攀登方面有困难,我们可以尽力去克服。有个最大的困难是我们缺少登8000米以上的高山装备。”
................
值得一提的是,史占春等人在瑞士的一家登山和滑雪装备商店采购时,竟无意中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瑞士店员指着不远处的另两名亚洲顾客说,他们是印度陆军登山队的采购人员,印度也正准备1960年从南坡攀登珠峰。
史占春一听,顿感责任更大,任务更加艰巨。
事后,他告诉翁庆章,当时就下定了决心,这次非上去不可!
获此消息后,史占春很快通过使馆报告国内,不久,中国驻印使馆也确认了这一消息。
那时的国际关系状况是,中苏走向决裂,苏印颇为友好,如今,中国、印度一北一南同时攀登珠峰,无疑是一场特殊的竞赛。
-------------------------------
2,中国---尼泊尔边境谈判
据说,访问缅甸后刚回到昆明的周恩来总理很关心登山队的情况,一下飞机就问:“我们的登山队登到哪里了?”得知登山队三次行军后损失惨重,周恩来指示:“要重新组织力量攀登顶峰。”
接着,贺龙副总理向大本营传达了新的命令:“要不惜一切代价,重新组织攀登。剩下几个人算几个人,哪怕剩下最后一个人也要登上去!”
总理对登山的关注,不仅是因与印度的登山竞赛,还与我国正与尼泊尔谈判的中尼边境划界问题有关。
当时,双方关于珠峰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1953年,尼泊尔籍的丹增·诺尔盖作为英国登山队的高山向导,从南坡成功登顶珠峰,尼泊尔对此大肆宣扬,其目的不言而喻,你们中国人都没上去过,怎么能说是你们的?
正是这样的背景,使得攀登珠蜂的登山队员们,陡然间肩负了一项庄严的国家使命。
电影以及历史史实让我引发深思的第一个问题: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问题: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如何冲突又是如何统一的?
先看冲突的那一面:
个人有七情六欲,有个人的追求,个人的财产,甚至有个人承担的风险,付出的努力或牺牲的差异;
最典型的个人利益当然是爱情,爱情具有排他性,喜欢上一个人,自然希望对方也喜欢自己;最好仅喜欢自己。
当两情相悦的时候,希望对方对自己忠诚,哪怕有时管不住对方心理YY,嘴上花花,但底线至少是不能身体出轨。
因为爱情,所以希望能够长长久久,总是陪伴在身边,但人的一生又不只是爱情。所以才有“身已许国,何以许卿”的无奈。
为国而战,因公而奋斗,这就是追求某种集体利益,这份集体利益中有个人利益的得失,但绝不仅仅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而常常是个人利益让位于集体利益的付出与牺牲。
这在电影里有戏剧化的表现。
首先就是吴京饰演的方五洲与章子怡饰演的徐缨,方五洲那一句没有说出口的话,一憋就是十五年。
真的说出来的时候却已是生死诀别。
这当然有电影中故意展现的戏剧冲突的成分,但反映出来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并不总是一致却实属平常。
方五洲第一次没有说出来,是因为同是登山的战友叫他,说赵政委有话对他们说。与赵政委交谈之后,他们了解到尽管之前登上了峰顶,但是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不符合国际惯例,所以有人说闲话,表达质疑。
之所以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却是因为方五洲要救曲松林,所以必须舍弃摄影机。
了解到原委的赵政委,说了一句非常有水平的话:
我们今天的胜利与明天的强大,不需要所有人承认。
但这份遗憾却沉沉地压在了曲松林与方五洲的心头,他们都想再次登上珠峰,或者协助自己的同胞登上珠峰---曲松林为了上次登上珠峰,脚趾冻伤,做了手术,亲自登上去是很难的事情。但他有“成功不必在我”地境界,也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追求。
曲松林为此去了登山队,一守就是十三年;
而认真准备的方五洲,再次等来机会也已经是十多年后,原因无他,因为他们遭遇了国家的劫难----文化大革命。
在文化大革命中,方五洲无法发挥自己的所长,只能做一个锅炉工人,他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许多事业并不是自己想要完成就能完成,而需要许多条件的配合。
个人利益的实现常常需要集体的辅助,这个集体广而扩之,就是时代,就是社会。
我总能想起爱因斯坦的名言:
From the standpoint of daily life, however, there is one thing we do know that man is here for the sake of other men ---
above all for those upon whose smile and well-being our own happiness depends,
and also for the countless unknown souls with whose fate we are connected by a bond of sympathy.
Many times a day I realize how much my own outer and inner life is built upon the labors of my fellow men, both living and dead, and how earnestly I must exert myself in order to give in return as much as I have received.
My peace of mind is often troubled by the depressing sense that I have borrowed too heavily from the work of other men.
但是从平日的生活来看,有一件事情我们是很清楚的:我们是为别人而活,
最重要的是为了这些人活:他们的笑容和幸福构成了我们快乐的源泉。
同时,我们活着还为了另外无数个不相识的生命,怜悯之心,将我们同他们的命运联系起来。
每天,很多次,我都会意识到我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人们的工作之上的,意识到我必须诚挚地、竭尽全力地努力去回报我所得到的东西。
我经常心绪不宁,感觉自己从别人的工作里承袭了太多,这种感觉让我惴惴不安。
-----《人是为了别人而或者》 爱因斯坦作
电影中最后,截肢的杨光登山了珠穆朗玛峰,所依赖的是医学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后勤的完备,也依赖前人建造的“中国梯”!
而第一批攀登者,他们肩负着国家的重托,下定了决心,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完成任务,或者自己或者协助战友登上世界最高峰。
他们是勇敢的,坚定的,充满了精神力量,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
也许我们并没有那样的天赋,我们并不想攀登高峰来证明自己,但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值得自己付出与攀登的精神上的高山,那是我们存在的证明,是活着的意义,是让我们感觉这一辈子活得值的心安。
这份追求是否能够得到所有人的承认呢?
有时能,尤其是你追求的是集体的利益,而不只是个人的私利,受益于你这份努力的人,认同于你这份理念的人,都会在心中将你铭记,在心中给你竖起丰碑;
更多的时候,也许不能,因为他们可能并不属于你奉献的集体,也不认可你追求的理念,抑或他们不认同需要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甚至是牺牲了人最可宝贵的生命!但一般而言,面对这样的牺牲,哪怕分属不同的阵营,甚至是敌对的势力,都会致以敬意----因为那代表了面对信念最大的忠诚!
而最重要的,还是赵政委说的那句话:
我们今天的胜利与明天的强大,不需要所有人的承认!
我觉得攀登者就是尼采那句名言的践行者: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尼采
而就我个人而言,我尊敬攀登者,我能体会到他们牺牲,付出的崇高,我觉得我属于他们为之付出的那个集体的一员,我是他们奉献,牺牲的受益者,而这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
他们不需要或者等不到我的回报,但我要知恩图报,为我们的这个集体进一步添砖加瓦,这个集体不是其他,就是
我们的祖国!
或者如主题曲所唱的:
必定有我
登上绝顶
只为国旗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