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辅导语文越讲越上火,孩子却听不懂,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碰到负责的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特别认真,付出和辅导都能尽心尽力。但是这一类家长特别容易困惑,因为家长的要求一高,辅导多了,孩子就听不懂。家长觉得自己已经是很有耐心了,一遍一遍讲解阅读理解,启发和引导,可以孩子就不会,甚至已经告诉孩子标准答案了,问孩子懂了吗?孩子一脸茫然摇摇头,那一刻,正常的家长都会崩溃了。家长给孩子辅导语文学习,越讲越上火,首先不是要关注孩子听懂了没?

家长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在讲题的时候,要明白一件事:家长不是专业的老师,你的讲解,孩子听不懂很正常,毕竟,老师讲的,他们也可能听不懂。所以,家长要反思,我们给孩子辅导语文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她学会理解的技巧还是赶快把作业完成了,家长好省点事。孩子为什么需要讲解?他们为什么不会?家长越讲越上火,这本身就是家长的问题。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不是需要那一道题目的答案,而是家长需要解决的“孩子为什么不会”这件事。

1、孩子需要的是原理,解题的过程交给孩子

我们家长总喜欢在辅导学习这件事上自告奋勇,认为自己的学识是足够解决孩子的阅读理解问题的。家长最常怀疑的是,明明是一篇简单的文章,没有生僻字,没有难理解的话,这么简单的一个小故事,为什么孩子就看不懂?已经讲出了故事的重点,讲清楚了题目的意思,就等着孩子说一说答案,可是面对孩子那一脸懵懂的样子,家长的火气实在是很难控制。其实在辅导语文的过程中,孩子更需要的是技巧和原理,也就是为什么这道题要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通过这么一个词语的意思,就能体会出作者在表达什么心情?把原理性的东西告诉孩子,剩下的解题过程交给孩子就行了。

和数学辅导是一样的,面对公式性、套路性的内容,我们需要的就是让孩子去自己体会和理解,只要理解了规律,那么在解答的时候,就能豁然开朗了。面对阅读理解、作文、甚至是基础性的问题,孩子需要的不是答案,也不是解题的过程,更不需要家长去讲就这么理解没有错,而是原理,家长需要让孩子先明白,我为什么不会,然后再去弄懂我怎样才能解答,只有这样,辅导的过程才是有效率和结果的。否则就是家长一个人干着急,孩子越讲越糊涂,一篇阅读理解,耗在主观问答题上半个小时,纯属浪费时间。

2、家长要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不会

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不管是讲什么题,不是给孩子讲答案得来,而是解决孩子为什么不会。我们家长常把这个问题丢给孩子,为什么这么简单你不会?为什么你还搞不懂?我明明讲了好几遍了。家长还会把答案一并给孩子回答出来,是不是上课没听讲?我看你就是阅读练少了,得多做几套题。这样的答案对家长来说,是片面地去评判孩子的学习能力。对于孩子来说,被家长这样贴上了语文学习不行的标签,更难建立学习自信,专注度也无法在家长辅导上,满脑子想的就是,我怎么脱离家长的控制。

给孩子讲题关键在于为什么他不懂,而不是问题的本身。如果我们家长只是讲问题的本身,那么辅导就失去了针对性,变成泛泛而谈,变成了对牛弹琴。而且,尽管这一次,可能孩子勉强理解了,等到再面对同样的阅读理解题,面对同类问题,只是换了一篇文章,还是去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时,孩子还是不会作答。所以,建议所有家长在讲解语文,或者其他学科的时候,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法:针对孩子的实际学习能力+生动有趣的讲解。这个讲解的方法,避开了家长讲的不是孩子需要的,讲题仅仅在客观问题上,把孩子不会的原因挖出来,孩子能听懂,就证明家长讲对了。

3、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家长就不会上火

我们很多家长在讲题,语文学科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并不像数学,把公式列出来,孩子就能推导出结果。我们家长觉得简单的文章素材,在孩子眼中,每个字都认识,但是理解不了,缺少了阅读理解的能力,都是很正常的。我们家长虽然困惑,自己明明很努力,控制着情绪给孩子讲题,但是孩子就是听不懂。这说明家长根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家长上火,绝大部分也不是气孩子太“笨”,而是自己没有能力像老师那样,简单几句话就能把问题讲清楚。所以,孩子听不懂,还是因为家长讲得不对。

我们家长在辅导学习的过程中,其实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的。家长的学历很高、工作能力强,说明家长对自己的要求高。但是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小学生,家长可以参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仔细了解过,就能知道每个年级段,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是怎样的一个标准,孩子阅读理解能力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才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学习要求。所以,家长给孩子辅导学习,讲题讲不通,不妨我们先放放,和孩子聊聊天,彼此给自己一个空间。毕竟剑拔弩张的讲题过程,是没有学习效率的。你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评论。

(0)

相关推荐